当前位置:芙蓉文章网 散文美文 背井离乡者

背井离乡者

收录时间:2021/6/21 2:19:01

关键字:面馆  房东  阶层  民工  

阅读:293
上一篇:无字丰碑

隔壁搬进来一对年轻夫妇,在楼下开家面馆。这儿是有待都是开发的边缘地带,随着城中村的改造,曾经汇聚城中村的外来人口,也树倒猕猴散式的向城市外围扩散开来。这些人虽然是外来人口,但却是城市建设中的中流砥柱。

一度偏远、冷落的村落开始繁华、熙攘起来。每天总有一大拨人,和我一起出入村时挤公交车。瞧,这儿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再加上周遭高楼映衬,宛若进入了县城的感觉。

想想,wǒ men人在一出生的时候,大家是一样的无知,但是每个人降生后的物质基础却不尽相同。乡下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穷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有教养和没教养的孩子,就是这样的一群孩子,在若干年后构筑了一个社会。这样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过程,组建了这样一个由三教九流构建的社会。就像这村里所包含的一切,干部阶层、房东阶层、做小买卖阶层、打工阶层。每个人都在组建的阶层里穿梭着,希望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之后,荣升到上一个阶层。这种金字塔的排列组合,在数千年里本身就存在着,只不过是延续到现在、乃至将来。

这个村,房东为了将来不定期里的拆迁补偿,开始大规模的加盖楼层。于是这样大批如我寒酸的人所蜗居。这对夫妇所经营的是一家面馆,开张大约一个多月。在他们对面,是一家面馆和砂锅店,在他们的左边紧邻的是两家面馆,右面隔一家的也是面馆。这对夫妇开面馆的铺子,以前是房东出入的门道,后开侧门,就在原来的过道上按上了一扇可以锁上的门。经过这样的改装,一个月可以出租一千块钱。

我认识这个村到随后的入住,也有三年时间了。这村,流动人口以民工居多,主要是在村东大片正在建造的楼盘做事。这些人吃饭,先以饭的量为第一位,其次才谈口味和卫生。民工的去留曾经决定着这个村的繁华程度。因为每年的腊月和第二年的正月,除了本村的村民,剩下的便是就近未归的几家卖饭的,而大批的民工也基本上返乡了。

由于受消费群体的限制,这儿的生意基本都是那种个体模式。故而生命周期大多很短暂,要么一个月,要么三个月,要么半年,长点的是一年。今日的手机店,明日的超市,后天的饭馆。今天开业的鞭炮声,明日的装让、空房出租。商铺的更迭,产业的变化,人口的流动,似乎是正常的盛业规律,但是当这种规律的周期很短暂的时候,是投资者前期的考察不周,还是经营有问题,更或者是市场的问题,不得而知,也许兼有吧!

村民房东永远是获利者,因为消费的是流动人口,赚钱的也是流动人口。而村民房东在此处,无异于麻将馆只收炸弹费的主家。因为无论谁家输赢,于他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在这场博弈中的获益是永恒不变的。房东赚着自己的房租,不论开店的,还是住人的,这都是一本万利的好事,更何况若干年后的拆迁中,他们还可以得到一笔丰厚的安置赔偿费用。至于房客的生意,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关系,手机店走了,超市来了,超市走了,饭馆来了。在他们看来,城市永远是繁华的天地,即便这城市的边缘一带,也不例外。有的是投资者,不用愁自家的房子租不出去。他们整日可以在闲暇的逛街、看小孩中,度过他们无忧的每一天。店铺的更迭,并不影响房租的价格,而是随着租房市场的行情而水涨船高。

这对夫妇的面馆,生意也不算好,吃饭的黄金时间基本在下午的两点到晚上的七点左右。在这期间,十个吃饭一做,一个吃饭也是一做。忙于不忙,全从他们的步伐中可以看出来。晚上十点多,他们才会放休息,有时候看着他们在十点多回来,还要在初冬的的深夜里,手洗着一大盘如山的衣服。在一家毫不遮掩的房子里,时常除了这对夫妇外,还有他的小舅子,她的公公,在交替前来的帮着他们打理生意。帮完了忙,三个人挤在一张双人床上休息。第二天一早,就要下楼开始准备当天的前期工作。

往日里,wǒ men遇到了点头示意一下,基本没说过几句话。但是对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wǒ men而言,相逢何必又要亲密无间呢?保持一点距离,在朦胧中看人岂不更好。就这样的像朋友天天照面,像陌生人那样各自忙活自己的生活。

我不知道他们的面馆,能在这个餐饮几位众多的村落里生存多久,因为供养他们的民工,现在的年末就是他们的归期。而他们的面馆才开张月余。我不是救世主,我只是一个善意的旁观者,祝福者。但愿他们能一路顺风的开下去,且生意越来越好。谁让wǒ men都是一伙,背井离乡的人呢?

面馆  房东  阶层  民工  

上一篇:无字丰碑
精彩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芙蓉文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19821号     豫公网安备410322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