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芙蓉文章网 散文美文 清明时节访关中

清明时节访关中

收录时间:2021/7/15 4:05:57

关键字:习仲勋  窑洞  南邑  特区  

阅读:135
上一篇:老家
下一篇:佛缘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民主政府爱人民呀,

  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庆阳民歌》

  每到清明时节,大江南北、神州大地的中华儿女总要踏青扫墓、寻根问祖,以多样方式、多种渠道彰显和表达对先祖先烈的思念之情。清明节前,我与朋友相约一同探访了关中特区革命根据地,又一次聆听了革命先辈的感人故事,表达对先烈、先人、先贤的感恩和敬仰和思念之情。

  从正宁县城向东南行20公里,来到位于子午岭林缘区的五顷塬回族乡,有一个名叫南邑的村子。村子不大,但在80多年前,这里成为关中特区党政机关的驻地,是新正、新宁、赤水、淳耀等县红色政权的“心脏”。就是在这个小村子,红军战士穿梭在山坳坳里打游击、帮农民、保家卫国。正是在这一个个毫不起眼的窑洞里,伟人们运筹帷幄,演绎了一段风云变幻的革命历史,取得了一场又一场战争的胜利,巩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我正是为寻觅这些风云而来。

  沿着一条伸向山腰的水泥路向南前行,巍巍子午岭林区跃入眼帘,一派苍茫翠绿,生机盎然,我仿佛回到了旧时光。那是20世纪三十年代,我看到了贾拓夫、秦善秀、习仲勋、张帮英……他们神态各异,有的雷厉风行,干练果断;有的目光如炬,神色凝重;有的精神精神焕发,斗志昂扬。我正准备向他们打招呼时,一阵春风夹杂着蒙蒙细雨吹过,洗亮了我的眼睛,仔细一看,原来这群人浮雕在墙上。我被现代绘画艺术的高超震撼得目瞪口呆,猛然产生了一种穿越的冲动。

  从原边向山腰下行,沿路经过四个台级,台基上依次分布着几十孔窑洞,历经了几十年的风吹雨打,虽已十分破旧,仍然轮廓清晰,静静地守望着这片青山,见证着历史的风云变迁——这些窑洞,就是80多年前关中特区党委、苏维埃政府机关和红军军委的办公所在地。

  顺着“关中特区党委”指示牌右拐,来到一个当地人称为敞院子的小院里,两棵古老的槐树相隔相依,并肩站立,微风吹拂,俨然两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在高高飘扬。院子正面有四只窑洞,老式的木质门窗,朴实无华。整个庭院庄严肃穆,仿佛有人正在屋内开会。

  我站在院子里静思,生怕惊动了屋内开会的人,我想象着80多年前屋内的情景:习仲勋正认真传达瓦窑堡会议精神,话语慷慨激昂,为工农群众阐明了“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条件下,开展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于是,就在那一天,关中特区各项工作才逐步摆脱“左”倾错误的干扰,为混沌迷茫的革命根据地工作指明了方向。

  “胜利的旗帜哗啦啦地飘,千万人的呼声地动山摇,毛泽东、斯大林像太阳在天空照。红旗在前面飘,全世界走向路一条,走出人民民主,走出持久和平,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就在我陷入深思的时候,一阵吐字清晰有力,曲调高亢优美的歌声在大山里回荡。

  我抬头望去,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崖上面唱红歌。听说我要探访习仲勋旧居,这位名叫袁菊莲的老奶奶高兴的说:“我七八岁的时候,经常和老人们一起给我习伯伯烧水送水。”老人脱口而出的“我习伯伯”触动了我的xīn líng。一段难忘的红色历史,因红歌而深深埋在这位老人的记忆里,老人的红歌声中,流淌着绵绵不绝的红色情。

  在老人家的指引下,我来到一处修葺一新的崖庄院子,这里就是1936年1月到5月期间,习仲勋住过的地方。院子里6孔特色明显的窑洞,注视着对面巍峨的子午岭林区,见证着这里的每一次发展。旧居门外一棵5米多高的桑树,树前的墙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介绍说:“此桑树是1936年习仲勋同志在此居住时亲手所植。”如今,80多年过去了,这棵桑树在春天仍然枝叶茂盛,结满了青翠的果实,呈现出无尽的生命活力,好像在为人们讲述着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在习仲勋当年居住的窑洞里,炕上的小方桌上放着一盏锈迹斑斑的油灯和一个瓷质茶壶,土炕旁的桌子上还放着一个木制的小行李箱。隔壁的窑洞里还陈列着习仲勋当年办公用过的算盘、笔筒。陈列室旁边的一个窑洞是当年的厨房,现在依旧是厨房的样子,只是没了烟火,厨具也锈迹斑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习仲勋等老一套无产阶级革命家团结一切力量,开展生产自救,保卫关中特区政府,巩固新正根据地,开创了关中革命新局面。

  我瞩目这里的窑洞和群山,历史的画面总在眼前浮现。南邑的每一寸土地都洒下了烈士的鲜血,每一片稍林都浸透着红军的汗水,每一个沟峁都留下了红色的足迹,每一条河流都流淌着壮怀激烈的传说……

  沧桑的往事总被时间之风推涌远去,而记忆总以历史的形式出现在教科书中。南邑,注定成为一个与中国革命息息相关的词语,犹如一篇辉煌的史诗,激荡在人们心间。

  群山中,南邑又一次敞开了歌喉:

  高山上长着一棵松,

  它的根扎在穷人心,

  山谷里有一队红军,

  红军生活在穷人堆。

  ---- 文章来源于网络,阅读更多散文/随笔/诗词/佳句、发表文章作品尽在文字站!

习仲勋  窑洞  南邑  特区  

上一篇:老家
下一篇:佛缘
精彩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芙蓉文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19821号     豫公网安备410322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