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权势决定亲疏
以权势视其关系亲疏,实则是亲一时,疏一世。凡是这样“套”来的亲,没有长久的。因为权势本身就不是永恒的,而是无常的。所以,为人处世不要过分亲近权势,不要势利眼。不然,会刺伤后者的自尊。
汉代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清廉又重义的人,叫朱晖。他在读书的时候,偶尔结识了一位大官张堪,张堪恰是他的同乡。张堪很看重他,但朱晖却因为自己只是一个大学生,不敢与之过从太密。有一次,张堪对朱晖说,你真是一个自持的人,值得信赖,我愿以身家子妻托付于你。朱晖因为张堪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对此重言不晓得作什么反应,只是恭敬地拱手相应。后来,张堪死了,身后没有留下什么丰厚遗产。朱晖其时早已与张堪无甚交往,但闻讯之后,感于张堪的知遇,竟千方百计地济以钱粮,甚至前去嘘寒问暖。朱晖的儿子对他说:“爸爸,wǒ men以前并不曾听到你与张堪有什么厚交,你为何如此善待他的家人?”朱晖回答说:“张堪生前,曾对我有知己相托之言,我当时已有备于心。做人不能分其尊卑欺骗别人,更不能欺骗自己即可。”
人们在社交中需要分清主次,有轻有重,不可能平均用力,等齐划一。但聪明的人在保证“重点”的时候,绝不忽略“一般”。
有这样一场家宴:宴席上坐着男主人、男主人单位的领导以及男主人的几位tóng shì,圆桌上的酒菜已经摆得让人感觉全心全意了,可是,围着花布裙的主妇还是一个劲地上菜,嘴上直说:“没有什么好吃的,请领导对付着用点!”
男主人则站起来,把领导面前吃得半空的菜盘撤掉,接过热菜又放在他面前,热情有余地给领导夹菜、添酒,而对其他tóng shì只是敷衍地说声“请”。
男主人的tóng shì都很难堪,其中两位竟愤然起来,未等宴席告终,就“有事”告辞了。
像这样的宴席,男主人眼里只有当官的,而慢待他人,使tóng shì们的自尊心和面子受到损伤,tóng shì当然会“有事”告辞。
尽管人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不同,但都需要受到尊重,维护面子的精神需求是一致的。但要真正做到不以权势为标准来决定亲疏远近,维护每个人的面子,那就十分了不起,那是真正“禅”透了,想开了。
比如,去某单位办事,恰巧遇见了三个都认识的人,都好久未见了,其中一位正是自己急于寻找求助办事的,你怎么对待呢?是抓住一人,不计其余,还是逐个关照,热情寒暄一番,然后和其他人说明情况,保证重点?这就是一个技巧。除了技巧是必需的之外,根本问题是要一视同仁,不尊不卑,唯有这样处世,才是明智的选择,不然,一定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以致众叛亲离。
坦荡做人,不卑不亢
心有千千结,人有千千面,人性纷呈,性格各异。所以,wǒ men生活在这个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就难免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有些人刚烈,激情所至,如钱塘江春潮,汹涌澎湃;有些人脾气平静,如昆明湖水,波澜不兴。前者使人想到张飞,后者使人想到诸葛亮。有些人的性情如高山流水,奔流回转,活泼自如;有些人的性情则如地下湖泊,潜流奔涌,外表却了无痕迹,前者如王熙凤,后者如林黛玉。有些人天性喜欢造谣生事、挑拨离间。
喜欢造谣生事、挑拨离间的常被人们称作小人,而小人每个地方都有,这种人很令人讨厌,所以有些人对这种人不但敬而远之,甚至还抱着仇视的态度。
仇视小人固然可以显出你的正义,但并不是保身之道,反而凸显了你的“正义”的不切实际,因为你的“正义”公然暴露了这些小人的无耻、不义。再坏的人也不愿意被人批评“很坏”,总要披一件伪善的外衣,这是人性,而你特意凸显的“正义”,却照出了小人的原形,这不是故意和他们过不去吗?君子不畏流言、不畏攻讦,因为他问心无愧;但小人看你暴露了他的真面目,为了自保,为了掩饰,他是会对你展开反击的。也许你不怕他们的反击,也许他们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是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用的始终是不法的手段,而且不会轻易罢手。不要说你不怕他们对你的攻击,看看历史的血迹吧,有几个忠臣抵挡得过奸臣的陷害?
所以,和小人保持距离就好了,不必嫉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线,他们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何况你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小人,因为小人是一种人性现象,而人性是亘古存在的,因此不如和他们保持一种“生态”上的平衡。而且,有他们的存在,才能彰显你这“正人君子”的价值与可贵啊!
至于君子,你也不必去逢迎拍马,因为真正的君子一般都有洁癖,他们不喜欢这些非正道的行为。固然人都喜欢被奉承,喜欢一群人把他捧得高高的,但真正的君子会自省,一旦发现你是故意在奉承他,他基于洁癖,反而会刻意疏远你,甚至生起嫌恶之心对你,这就弄巧成拙了!
所以,做人要坦坦荡荡,不卑不亢,这样,不仅让小人对你敬而远之,更让君子对你欣赏有加。
要选择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
尊重他人,别人才能尊重你,从而慢慢喜欢上你。
一般而言,人们对于自尊往往存有不容侵犯的保护意识,因此,一旦个人的自尊遭受侵犯或攻击时,即使对方过后表示歉意,恐怕也已无法弥补双方的恶劣关系。
相反地,如果你能顾及对方的自尊,处处为对方的自尊设想,那么,对方必然会因此对你表示友好与感谢。
顾及他人的心态及立场,尊重他人的自尊,乃是相当重要的为人之道,也是受人欢迎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夫妻情侣之间的分歧、上司和下属之间的矛盾都是因为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因为不了解对方的立场、感受及想法,wǒ men无法正确地理解和回应。然而遗憾的是,很少有人有这样的“好奇心”,人们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认为别人应该怎样,或者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界定别人“应该”有的想法和处理方式。
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你可以收获更多:
1.多一份理解,少一点矛盾。如果只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世界上那些不如意的事情都可能成为随时引发矛盾的导火线。为什么老板要求这么严格?为什么妈妈那么哆嗦?为什么他会拒绝我的好心?如果你接下来的推理不再以自己为中心,把对方当作主语继续说下去,你会发现原来别人有难言之隐,有良苦用心,有为难之处,那么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2.多一份博大,少一腔怒气。也许你还会为一件事情而耿耿于怀,甚至大动肝火,但是因为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你将更加善解人意,更加细心,更加宽容,更加和善,你也会因此而心平气和,一腔怒气消散了,而同时你的人格也得到了升华。
3.多一点信赖,少一点盲目。为别人着想给对方带来的是方便、利益和愉悦,别人自然会把你当作自己人来看待,无形之中就会信任你。而对你自己而言,先前那些盲目、不释然、困惑、恼怒……都会因此消除。
必要的时候把别人当成自己,或把自己当成别人。将心比心,进行一番换位思考后,你的心情自然会豁然开朗,在真诚的宽容下善待别人,善待自己。生活在集体中,应学会站在对方立场看问题,多给别人理解与关心,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卡耐基?梅伦大学的商学教授罗伯特?凯利,在加利福尼亚州某电脑公司遇到一位程序设计员和他的上司就某一个软件的价值问题发生争执,凯利建议他们互相站在对方的立场来争辩,结果5分钟后,双方便认清了彼此的表现多么可笑,大家都笑了起来,很快找出了解决的办法。在人与人的沟通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意见才行。如果双方在意见交流时,能够进行换位思考,就能避免双方大动肝火,很快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生活压力空前高涨,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社会交际圈对人们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与提高工作效率将起到一个调节剂的作用。所以在与人交往中,一定要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对他人多一些包容与理解,少一些矛盾、怒气和偏执,这样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是一件好事。
得理也让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可能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同。朋友相处常常就会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当wǒ men面对这些矛盾时,不要总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因为胜的同时,一份友情也就消失了。
很多时候面对某件事情wǒ men会觉得自己有道理了,就变得咄咄逼人了,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样子,为什么不能选择退让呢?
想想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实在佩服诸葛先生的度量和远大的目光。他的七次擒纵直接带来了西蜀南方五十多年的长治久安,如果当时他执意杀掉孟获,烽烟战火恐怕是不会停的,诸葛亮也不会一心攻打魏国而无后顾之忧了!
诸葛亮办事原则体现了豁达大度,他本来非常有理由杀掉孟获,但他还是让了三分,换来的是蜀国的长治久安。那wǒ men平时处理问题是不是也可以做到“有理也要让三分”?日常生活中,争强好胜者未必掌握真理,而谦让的人,原本就把出人头地看得淡,更不消说一点小是小非的争论,根本不值得为此“雄辩”,越是你有理,越表现得谦让,往往越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胸襟之坦荡、修养之深厚。
豁达大度,待人宽厚是一种美德。事情本来不大,就要得饶人处且饶人,而且是得理也要让三分。中国传统美德讲恕道,讲究“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原谅人也是一种美德。
有一次,眼见一位老大爷骑车被从路旁小胡同中冲出来的一个骑车女孩子撞倒了。那个女孩子对着倒在马路上的老人大声埋怨:“你骑车也不瞅着点儿!”路旁行人看不惯,纷纷指责那女孩子:“别说是你把老大爷撞倒了,就是你没责任,也该先扶起老大爷看撞着哪儿了吧?”说得那女孩子不得不过去扶起老大爷,小声说:“对不起。”那老人站起身,活动活动,说:“疼点没事儿,你下回可得小心了!你要没撞着哪儿就快走吧!”看看,和气多好。
现在,社会节奏加快了,有人心生浮躁,没点修养便说话带气带刺,他们得理不饶人,无理也搅三分!其实,原谅人不等于窝囊,是有意为之的高尚。懂得这些,也就没有什么气可生了。
宽恕别人,看着像是“窝囊”,其实那是人格的完美高尚!带来的那种崇高美感,是一种千金难买的精神享受。
要尊重人
卡耐基曾说:“人类天性中最深切的冲动,就是‘做个重要人物的欲望’。”我希望大家能牢牢记住这句话。这对大家与人相处极为有益。
所谓尊重人,就要把别人作为重要人物一样去对待他,而不是轻视他。这样,你的人际关系一定会大大改善,而且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有一位推销大王叫乔?吉拉德,他在十五年中,一辆一辆地推销高档小轿车,他推销出了多少辆?竟推销了13001辆!这简直不可思议。由于这个纪录太惊人了,无人可破,因此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他是怎样成功的呢?
尊重人就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次,他的汽车展销室走进一位妇女,他热情地前往接待。聊天中他知道这妇女只是进来打发一会儿时间。因为今天是她55岁的生日,她早已打定主意在生日那天给自己买一辆白色双门厢式轿车,牌子应该是福特牌的。可刚才她在大街上那家福特轿车展销室购车时,那小伙子说要出去办点事,叫她一小时以后再来。没有办法,她只能逛到了乔?吉拉德所在的展销室。当然,这里的车不是她早就认准的福特牌,而是雪弗莱的专卖店,她只是随意来转转。
但不管这妇女想不想买雪弗莱,吉拉德还是热情接待了她。只是因为看来有急事,他礼貌地告辞了一二分钟,接着又回来了。
大约一刻钟以后,他正在给这位妇女热情介绍,忽然门口进来一位年轻小姐,手里捧一打鲜艳的玫瑰花,将花递给乔?吉拉德。
“这花不是给我的。”吉拉德接过花忙解释说,“今天不是我的生日。”说完,他转过身,双手捧着那一打鲜艳的玫瑰花彬彬有礼地对那位妇女说:“祝您福寿无疆,尊敬的夫人!”
那位女士被这突如其来的礼遇几乎弄傻了,她感动得热泪盈眶,并闪着泪花说:“已经很久没有人给我送花了。”
感动之余,这位妇女谈了她刚才的遭遇。她说:“那个推销员真是差劲!我猜想他一定是因为看到我开着一辆旧车,就以为我准买不起新车。我正在看车的时候,却突然说他要出去收一笔欠款,叫我等他回来再说。就这样,我上你这儿来了。”
这位妇女最后究竟是买了一辆什么车,我想这结果我不说大家也自然知道了。乔?吉拉德为什么会成功,wǒ men在这个故事里不是看得很清楚了吗?因此wǒ men应该尊重人。
防人之心不可无
中国古代有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给wǒ men最大的启示就是为人处世,要有防人之心。所谓的防人之心,也就是要求wǒ men在做人做事上,要居危思安,不能鼠目寸光、瞻前不顾后,要学会时时保护自己。
在盛夏的园子里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有一只知了爬到高高的树枝上,拉着长声尽情地歌唱着。唱累了,它就吮吸几口露水,接着再唱,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但是在知了身后有一只螳螂正在向它逼近。有意思的是,正当螳螂蹑手蹑脚、全神贯注地举着镰刀似的前爪,准备偷袭知了的时候,它丝毫没有注意到,后面有一只黄雀已经盯住它了。
当然,扑闪着翅膀、伸着脖子的黄雀,更没想到的是,就在它准备飞扑猎物的一刹那,树下有人拿着一张弹弓,已经瞄准它的脑壳将要射击了。
在这个寓言里,知了只顾自得其乐,螳螂只顾偷袭知了,黄雀只顾盯着螳螂,它们都犯了鼠目寸光、瞻前不顾后的毛病,只想尽快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却丧失了防范之心,以至于随时都会招来杀身之祸,面临灭顶之灾。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动物界如此,整个人类社会也是如此,甚至比鸟类世界更加复杂。有好人,也有坏人,更有时时处处都在算计别人的小人。
所以,wǒ men一定要记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为人处世,必须把这句话时时刻刻牢记在心,这样才能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