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难道没有办法回避“套牢”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了各方面的专家,总结出以下三个解套办法。 产品质押 投资者可向银行提出产品质押。例如,兴业银行最近推出的“万汇通”理财产品,就提供质押服务。质押比率为产品金额的80%,质押利率按照同档次消费的贷款利率计算。这样,至少可以把大部分资金套现。如果银行不提供质押服务,客户也可以向典当行等机构求助。不过,要尽量缩短质押周期,因为越长,利率越高。关键要衡量质押成本和预期收益的大小。 提前转让 考虑向其他人转让。比如上国投去年推出的外汇信托产品就规定,产品在到期前可以转让,价格由买卖双方协商。一般而言,转让价格是根据转让时的市场利率水平,以及产品的收益情况确定的。如果想联系下家,可以先向信托公司表达想转让的意向。 提前赎回 浮动收益产品一般都可提前赎回,如近期渣打银行推出的挂钩道琼斯工业指数的产品等。一般而言,浮动收益产品周期长,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银行都会规定到期保本,如果没有持有到期,就不享受保本待遇。以渣打银行这款产品为例,尽管客户可以提前赎回,但赎回的价格可能有高有低,也有亏本的可能,这取决于当时的市场利率水平和道琼斯指数的走势。 香港理财专家陈茂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解套的关键是客户如何衡量机会成本,也就是说,要比较赎回成本和未来收益的大小。银行固然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为客户设置“障碍”,但这都是以市场利率为参考依据。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一概而论。如果有高于市场平均利率的投资渠道,或是紧急情况下需要变现,就要争取提前赎回。 此外,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既不能“来者不拒”,也不应该一味持币观望。购买产品的时候,应掌握以下三个防套原则。 固定收益产品期限不宜长 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期限不要太长,最好是1年以下,尽量缩短投资周期。因为,固定收益类产品对抗利率、汇率波动风险的能力最低,客户应在上掌握主动权,不要被表面上的高收益率所迷惑。 浮动收益实现的可能性要高 浮动收益率产品,要研究收益率实现的可能性。有些投资者认为,浮动收益类产品一般都可提前赎回,而且收益率高,因此,要好于固定收益类产品,这是一种误解。一些周期较长的浮动收益率产品,预期收益率动辄百分之十几,这需要提高警惕了。有的产品条件设置相当严格,实现的难度很大,而在提前赎回的时候,期间亏本的风险,是由客户承担的。以市场目前情况来看,美元产品1年期收益率在3%~3.5%左右是实现可能比较大的。 有提前赎回权者优先 优先考虑有提前赎回权的产品。现在,创新意识比较强的银行,已经在产品流动性方面进行改进了。厦门国际银行新推出的“九九艳阳”美元理财产品,首次将投资期限缩短到9天为一个周期,而且每9天到期以后,银行和客户都有终止的权利。无论是美元升息还是汇率波动,客户都能及时收回投资,这使“被套”的风险大大降低。可见,尽管产品的收益率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客户有提前赎回权的产品,可能更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