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才宰相王安石,名人小故事
【拗相公】
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警世通言》,有《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写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事。王安石告老还乡时,沿途所见所闻,都是百姓对变法的不满和怨愤,因之抑郁、悔恨而逝。文中写道:"因他性子执拗,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
【三足】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话并不是王安石所说,却符合他的思想,因此,一般都将它归到王安石名下。"天变不足畏"指的是对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祖宗不足法"是指对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不应盲目效法,"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后世对这三句话多加褒奖,认为它表达了一位改革家无所畏惧的精神态度。王安石正是以这种精神毅力来顶住一切压力、排除一切阻力,坚定不移推行新法的。
【清廉素】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上饭后,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就把剩下的饼拿过来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地告辞了。
【不迩色】
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使其夫妇破镜重圆。
有人告诉王安石的夫人,说她丈夫喜欢吃鹿肉丝。在吃饭时他不吃别的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夫人问,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了什么地方?大家说,摆在他正前面。夫人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调换了一下,鹿肉丝放得离他最远。结果,人们才发现,王安石只吃离他近的菜,桌子上照常摆着鹿肉丝,他竟完全不知道。
【千锤炼】
王安石作《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第三句最初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觉得不好,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然后又改为"满"字,换了十多个字,最后才确定为"绿"字: "春风又绿江南岸"。
【囚首面】
王安石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王安石的这些恶习众所周知。苏洵曾经描述王安石说:"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庆历五年(1045年)三月,韩琦任扬州知府,王安石为签判,成了韩琦的幕僚。王安石经常通宵达旦地读书,因此当差的时候时多来不及洗漱装扮。韩琦以为王安石夜夜寻欢作乐,就劝他不可荒废读书。王安石也不辩解,只是说韩公不能知我,后来韩琦才发现王安石非常有才华。
【酒色气】
相传苏轼有一日于京都相国寺和佛印和尚对饮。酒意正浓,佛印和尚便挥毫题写了一首"酒色财气诗"来:
酒色财气四堵墙,
人人都往墙里藏。
谁能跳出墙垛外,
不活百岁寿也长。
苏轼看着别有情趣的"酒色财气诗"即度和道:
饮酒不醉最为高,
见色不迷是英豪。
世财不义切莫取,
和气忍让气自消。
后来宋神宗皇帝和王安石一同游相国寺,看到墙上的"酒色财气诗"颇感新鲜。神宗要王安石和一绝,王安石稍加思忖,便吟成一首诗。这首诗把人们恐惧"酒色财气"与国民生计联系起来,给"酒色财气诗"添上了积极向上的色彩。
世上无酒不成礼,
人间无色路人稀。
民为财富才发奋,
国有朝气方生机。
王安石不愧为推行新法有独创的宰相,一绝"酒色财气诗"引来了神宗皇帝的诗兴。当即,神宗皇帝吟道:
酒助礼乐社稷康,
色育生灵重纲常。
财足粮丰国家盛,
气凝大宋如朝阳。
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
王安石任宰相时,当时潮州(当今的广东)有位文人去拜访王安石,并要求王安石为他改诗,原诗是这么写王安石 乌塘
王安石乌塘
的"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一看这诗就笑了,明亮的月亮怎么会叫呢?黄狗怎么能卧在小小的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笔将这两句词改为了"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于情于理,那位潮州人看后笑笑,一言未发。王安石进拜宰相期间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王安石两起两落,熙宁七年(1074年)年罢相,次年复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为了疏解烦闷的心情,王安石游历南方,来到了潮州,他暂时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庭院,里面的花开得很艳丽,有一个花农在忙碌着,王安石便询问花农:"老农,这是在做干什么?"花农回答:"我在捉虫子。"王安石就很好奇:"你的花开得这么好,怎么还会有虫呢?"花农回答:"有一种虫叫黄犬虫,它很厉害的,它喜欢啃食花心,花的茎部还会流脓,被它这一折腾,花就活不了了"。花农话音刚落,王安石就想起了数年前那个潮州文人让其改的诗,原来诗中指的"黄犬"不是指黄狗,而是指黄犬虫呀,王安厂为此感到很不安,当夜他睡不着,让当地人陪他去散步,当时天上的月亮很明亮,寂静的夜里传来婉转动听的鸟叫声,一般的鸟儿都不会在半夜时分鸣叫,王安石感到好奇,便问:"这鸣叫声是什么鸟?"当地人告诉他:"这种鸟叫明月鸟,越是明月当空的时候叫得越欢。"王安石才知道那句诗中的"明月"指的不是天上的月亮,而是明月鸟,而当时那个潮州人并未告诉他这个情况,估计还暗笑他将近十年的时间了吧。
【苏书童诗】
北宋年间,有一年春季,桃红柳绿,风光无限,苏轼携书童前来泰山游玩,两人走走停停,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佑庙前。佑庙里有不少碑刻,大都是历代帝王将相所立,名家名人所书,苏轼与书童随人流进了铺庙,观赏碑林。
这时,打东边过来一位器宇轩昂,风度不俗之人,苏轼仔细一看,不觉大喜过望,那人竟是他的好友王安石。苏轼连忙招呼:"王大人,怎么这么巧,你也来游泰山?"
王安石见是苏轼,一边观赏碑文,一边回答:"只许你这位大诗人观赏泰山风光,铺庙碑刻,就不许我也来凑凑热闹?"苏轼急忙辩解:"哪里话,能与王大人同游佑庙碑林,实乃人生一大幸事!"说完用手一指身后:"这是书童福德。"王安石用嘴一撇右前方那位年轻人,说:"我的书童学智!"
王安石话音刚落,福德便跑过去与学智打招呼,谁知学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只是"哼"了一声,算是打招呼。
四人不紧不慢边看碑文,边朝前走去。来到一块微微向东倾斜的石碑面前时,四人止步,评头品足。福德因刚才看了学智的脸色,心中不快,就上前一步,抢先说道:"安石不正影子歪!"学智何等聪明,一听人家福德在讽刺自己的主人抛岂肯罢休,脱口接道:"轼前倾根基斜!"
听见两位书童斗嘴,王安石插话说:"学智说得一点没错,此碑确实因为根基斜了,才轼前倾啊!"苏轼"嘱"了一声,说:"王大人言之有理,不过,咱福德说得更有道理,身子不正影子才歪么!"说完,王安石与苏轼相视着"哈哈"大笑起来。
见主人大笑,福德与学智也跟着吃吃地笑了。
【抬高米价度年】
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杭州一带阴雨绵绵,到了八九月份收割庄稼的季节,田地里颗粒无收。米价一天一个价,到了十月,米价已从原来的每石400文猛涨到每石1500文了。为了阻止米价节节上涨,大宋朝廷连连下发官文,要求每石米的价格控制在500文左右,违者就地斩首示众。
杭州时任知府吕向高为了落实朝廷政策,限制杭州府下属各县市面上的米粮涨价,特派几名心腹到各县巡查。心腹们先后回来禀报说:"大人,惨不忍睹啊,街头到处都是饿死的灾民,请您快想办法啊,快向朝廷求援吧……"
自从规定大米不准涨价后,杭州府的米商都不愿意把米拿出来卖,导致市面上无米可供,饥民纷纷外迁,杭州街头到处是饿殍(piǎo,饿死的人)。吕向高已向朝廷求援3次,可朝廷来信说陕甘一带连年大旱,朝廷国库空虚,无力顾及江南一带的灾情,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吕向高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时他派往鄞县的心腹也回来了。这个心腹一回来就跪倒在地,大呼道:"大人,鄞(yín,属浙江省)县出大事了。"
在吕向高的催促下,这名心腹从腰间掏出一张盖着鄞县印鉴的告示,说鄞县县令王安石违抗圣旨,不但置朝廷每石米500文之规定于不顾,而且还公开发布告示允许大米涨价,鄞县的大米每石已涨到3000文了。
作为县令,王安石不仅不抑制米价上涨,而且还推波助澜,致使米价涨了6倍,这是杀头之罪啊。吕向高看完告示后,惊讶不已。他心想,这王安石仗着祖上世代为官,肚子里有些墨水,在江南有些名望,竟敢无视朝廷圣命,得找他算账去。
第二天一大早,吕向高就带着师爷和一帮心腹,兴师动众地来到鄞县。王安石早已领着手下在城门口等候他了。
吕向高一见到王安石,就怒骂道:"王安石,你可知罪?大灾之年,违抗圣命,不积极抑制米价,我要亲自送你面君。"说罢便招手示意手下将王安石绑了。
这时,只见王安石的师爷来到他身边,在其耳边悄悄耳语,一旁的吕向高见状,朝那师爷大喊道:"你家大人已经快成朝廷的死囚了,有什么事不敢大声说出来让我听?"
那师爷吓得跪倒在地,王安石说道:"你就照实说吧。"
师爷点了点头,对吕向高说:"吕大人,是这么回事,自从我家大人发出布告允许大米涨价后,各地米商纷纷涌进鄞县,他们为了感谢我家老爷,不断给我家老爷送银两。前几天,一个外地米商没有给我家老爷送银两,老爷就派我跟那米商索要,这不,那米商拿着银两来了。"
师爷的一番话,更让吕向高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心想这王安石的胆子也太大了,大灾之年不仅不为朝廷着想,还擅自抬高米价,收贿索贿,发国难财,这样的人砍头100次都不够。
吕向高咆哮道:"将那米商带来。"不一会儿,一个肥胖的米商被推到吕向高面前跪下,他吓得哆嗦着身体道:"大人,草民有罪,但这不全是草民的错。鄞县发布公告说这里允许大米涨价,我作为商人当然想卖高价,就跑来了。至于给那位大人送礼,本不是我的意愿,是那位大人派人来索要,我才不得不……"
"滚!滚!"吕向高不等那米商把话说完,就把他骂走了。随即,吕向高问鄞县师爷:"你们一共收了米商多少贿赂,可有账目?"
师爷答道:"回老爷,全部有账。"
吕向高下令将王安石和他的师爷押回鄞县县衙,准备审理后上报朝廷处决。
城门离县衙有一段路程,当吕向高带领一队人马路过一个集市时,那里人头攒动,闹市不远处还传来唱戏的声音和阵阵掌声。大灾之年,杭州其他县城都饿殍满街,一遍凄凉,可鄞县不仅集市繁华,还有唱戏的。吕向高满腹疑惑地来到那唱戏处,戏台前看戏的老百姓见有官府人马到来,正要散去,吕向高大喊道:"各位父老乡亲,我乃杭州知府吕向高,来本地视察灾情,大家不必惊慌。"
吕向高在讲话时,老百姓已看到他们的县令王安石被捆绑押解,纷纷围拢过来,下跪求情说:"大人,为何捆绑王县令,他可是好官啊。"
吕向高把王安石擅自抬高米价、收受贿赂的事情讲了一遍,突然一位老妇人来到吕向高面前大声说:"你说得不对,敢问大人,这大灾之年,咱杭州府哪个县不是街市萧条?你再看咱鄞县,米粮充足,街市繁华,没有一个人饿死。这是谁的功劳?是王县令的!请问大人,wǒ men王县令何罪之有?"老妇人的话引来一片掌声。
吕向高无言以对,这老妇人说得没错,鄞县确实没有一点受灾的迹象。他沉默片刻后对围观群众说道:"我会好好调查,给大家一个交代。请放心,朝廷不会冤枉一个好官,也决不放过一个贪官。"
来到鄞县县衙,吕向高公开审理王安石。公堂上,吕向高问王安石为何置朝廷圣命于不顾,抬高米价。
王安石神情严肃地说:"大人,如果执行朝廷规定的米价政策,鄞县跟其他县一样会饿死很多人。不放开米价,哪个米商愿意出售大米?"
"这样高的米价,老百姓买得起吗?"
"大人有所不知,江南历来富庶,不仅鱼米丰饶,商业也十分发达,普通人家几十年下来,都小有积蓄。乍遇荒年,人们需要的只是粮食,米价虽高,俭省一点,也能坚持一年半载。那些家庭贫苦,无力买粮的人家,我会发给他们银两救助。"王安石边说边叫师爷将救助名册拿来呈递给吕向高。
救助花名册上,不仅详细记录了受助人的名字、住址、家庭人口,而且还有受助人按的红手印。吕向高翻看完毕后,语气有所缓解,问道:"救助的钱来自哪里?"
"大人有所不知,那些米商发财后,个个欢呼雀跃,纷纷给我王安石送来金银。如果我拒收,他们一定会诚惶诚恐,我就收下他们奉送的银两,登记造册后又发给那些无力买粮的穷人。"王安石叫师爷将那份收受米商银两的花名册拿来。吕向高将两个花名册进行比对,一收一支,分毫不差。
吕向高这才发现王安石的高明处,大灾之年他将鄞县治理得这么好,实在不简单。他不仅没有治王安石的罪,反而将鄞县的做法上报朝廷,请求朝廷嘉奖王安石。他甚至还向王安石请教下一步应对杭州府情的办法。
王安石建议杭州府境内都将米价彻底放开,说一开始米价会节节攀升,但不出3个月,米价就会回落到1500文左右一石。吕向高根据王安石的意思,通令江南各地放开粮价,米价一下子冲上每石3500文。全国各地的米商得知消息后,都源源不断地把米贩到江南来。江南市面上大米充足,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不到3个月,米价果然又回落到1500文一石了。
江南民众终于渡过了难关,杭州府却又面临新的问题,陕甘一带因大旱缺少米粮,朝廷下令要求各地支援。
王安石又给吕向高出主意,让他即刻发布公告,以每石1000文的价格收购大米。
大米1000文一石,米商们肯卖吗?吕向高半信半疑,王安石却胸有成竹地说:"大人有所不知,前阵子这里的米价飞涨,全国各地的商人都把米贩到wǒ men江南来了,赚足了腰包,眼下米粮越积越多,再过几个月江南新米就上市了,那些商人不好再把米粮运回去,只能降价销售,否则就会赔本。我算了一下,1000文一石,米商已经保本了。"
吕向高采纳了王安石的建议,以1000文一石收购了大量米粮,运往陕甘一带,受到朝廷嘉奖。王安石也因此名声大振,后来成了北宋的一代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