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有在新春动笔的习惯,且坚持了很多年。农历大年初一,是wǒ men全家大团圆的日子,待“纳财”、“敬神”、“挂红”仪式过后,父亲必在这天“发笔”,神情庄重正襟危坐案前,一边磨墨一边挥毫,然后在红宣纸上一丝不苟,书写“新春发笔,大吉大利,万事如意”等吉语,并写下一年的希望、计划、理想,诸如全家健康,子孙平安,事业顺利等。
“新春发笔,万事如意。”这是大年初一早起民间新春发笔写的一副对联。清朝雍正元年以后,各帝王也要新岁发笔,他们以朱笔黄笺,写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之类的话。这些元旦开笔吉语现珍藏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其中尤以乾隆皇帝的最为完整和具有代表性,言吉意佳。
天资聪颖的父亲4岁丧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955年父亲只有17岁,靠一手打得滴溜溜转的十珠算盘,幸运地被临时招进了国家粮管站,可谓少年得志。父亲虽不是什么大人物,却也经历过大起大落。在永兴寺伍祠堂,父亲任粮仓保管员、资料员,诸如扇谷,过磅,做饭等脏活累活抢着干,且样样在行都是里手,后得以留用转正捧上“铁饭碗”,眼看似乎一路青云直上。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其间因饥饿年代怜悯农民,父亲偷偷接济百姓,1961年反右倾被处分回家种田。直到20年后的1982年拨乱反正,父亲平反重返粮站恢复工作,被原鸡笼区公所领导赏识,从业务单位改到行政部门,进入乡镇机关任办公室秘书、组织委员。
虽说父亲是脱产干部,秘书看起来也算是一个闲职,但人民公社人手不够,父亲像一个陀螺连轴转。每天除了处理繁冗的公务,上传下达上级文件会议精神,一个人guǎn lǐ公社食堂,还得调解民事纠纷,办理结婚证登记等杂七杂八的事。一般没有节假日,即使春节过年也不休息,为的是不让老百姓吃闭门羹走冤枉路。
粮食和燃料等物资极度匮乏,电灯更是个稀罕物,电压不稳定且经常断电。没有照明电的时候,父亲晚上就着煤油灯在钢板上刻腊纸油印,所以父亲运用毛笔、钢笔的字有些生硬,有板有眼,行得正端得正恰似父亲做人的原则。父亲的毛笔字虽达不到艺术家的高度,也谈不上神形兼备,但字字遒劲有力。
退休后的父亲,总爱在大年初一写几副字帖、对子,老人家的孙子和外甥围坐在旁边,那些小不点不但入迷看得津津有味,写字一招一式也模仿得有板有眼。父亲每年新春发笔,对我的人生影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受益匪浅。
---- 文章来源于网络,更多美文尽在文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