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芙蓉文章网 散文美文 好胜不争 低调做人

好胜不争 低调做人

收录时间:2021/5/27 8:49:59

关键字:项羽  胡雪岩  王有龄  刘邦  

阅读:238

与世无争 无欲则刚

高峻洁清 无欲则刚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个人若能去除私欲,就能无所畏惧;无所畏惧,就能一身正气,刚直不阿,办事公道,成就事业。

欲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人要生活下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饿了有食欲,渴了有饮欲,困了有睡欲,冷了有暖欲,缺东西用时有物欲,情窦初开时有情欲。但是,凡事总要有个尺度。欲望多了、大了,就要生贪心;欲望过多过大,必然欲壑难填。贪求私欲者往往被财欲、物欲、色欲、权欲等等迷住,贪求私欲的危害实在太大了。

《韩非子?解老》说:“有欲甚,则邪心胜。”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励精图治,将唐王朝推上盛世的顶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开元之治”、“天宝盛世”。后来,他穷奢极欲,享乐无度,宠幸杨贵妃,从而导致了延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致使生灵涂炭,山河失色,唐王朝由此转盛而衰。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义以为上”、“见义勇为”、“杀身成仁”,即要有为了坚持正义敢于牺牲个人一切的精神。而刚直不阿的品德,则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也是古今贤人在道德修养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后汉书?酷吏列传》记载,董宣任京都洛阳令时,湖阳公主(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的家奴,无端打死卖唱的父女二人,董宣智捕凶犯,就地正法。公主告到刘秀那里,刘秀要将董宣乱棍打死。董宣陈述情由后,“以头击楹”欲自尽。刘秀见状,又让太监搀架董宣,强迫他向公主磕头谢罪,而董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刘秀见他铁骨铮铮,称之为“强项令”,即刚正倔强,不可使之低头屈从的县令。董宣的“刚”,源于“无欲”。他一心秉公,不惜生命,不恋官位。至于生活,更是俭朴,74岁时死于任上,“布被覆尸”,家中仅有一辆破车和几斛大麦。

老子说:“只有无争,才能无忧。”利人就会得人,利物就会得物,利天下就能得天下。从来没有听说过,独恃私利的人,能得大利的。所以善利万民的人,如同水滋润万物而与万物无争,不求所得。所以不争的争,才是争的上策。所以老子说:“只有不争,所以天下无有能与他相争的了。”这就是虚己无我的作用。

以虎门销烟闻名中外的清朝封疆大吏林则徐便深谙放弃的道理。他以“无欲则刚”为座右铭,历官40年,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做到了洁身自好。他教育两个儿子“切勿仰仗乃父的势力”,实则也是为人处世的准则。他在《自定分析家产书》中说,“田地家产折价三百银有零”、“况目下均无现银可分”,其廉洁之状可见一斑。他终其一生,从来没有沾染拥姬纳妾之俗,在高官重臣之中恐怕也是少见的。

林则徐曾手书一副自勉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上联告诫自己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下联砥砺自己杜绝私欲,做刚直不阿的好官。

今天,面对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对来自各方的种种诱惑,wǒ men将何以处之?什么都想要,会累死你。“无欲则刚”,该放就放,是人生最宝贵的经验,将使wǒ men能在障眼的迷雾中辨明方向,勇往直前,将使wǒ men在与邪恶的斗争中伸张正义,克敌制胜;“无欲则刚”,使人如同苍松翠柏,不怕乌云翻卷,不怕雨暴风狂,挺立世间,永不摧折。

诚恳和善 与世无争

洪应明的《菜根谭》:“矜名不若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喜欢夸耀自己名声的人,倒不如避讳自己的名声显得更高明;一个潜心研究事物的人,倒不如什么也不做来得更安闲。这正是“隐者高明,省事平安”之谓。

高明的人,他们能够防患于未然。不招风,不惹雨,使自己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里安身立命,善始善终。

古往今来,有不少智者、仁人因为其才能出众,技艺超群,行为脱俗,招来别人的嫉妒、诬陷,甚至丢了性命。于是,安分守己就成为一些高明的智者仁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处世安身的应变策略。

三国时期曹操的著名谋士荀攸,智慧超人,谋略过人,他辅佐曹操征张绣、擒吕布、战袁绍、定乌桓,为曹氏集团统一北方、建立功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朝20余年,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于他能谨以安身,避招风雨。

曹操有一段话形象而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这一特别的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参与军机,他智慧过人,连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对曹操、对同僚,却不争高下,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怯懦。

有一次,他的姑表兄弟辛韬曾问及他当年为曹操谋取袁绍冀州的情况,他却极力否认自己的谋略贡献,说自己什么也没有做。他为曹操“前后谋划奇策十二”,史家称赞他是“张良、陈平第二”,但他本人对自己的卓著功勋却是守口如瓶,讳莫如深,从不对他人说起。他与曹操相处20年,关系融洽,深受宠信,从来不见有人到曹操处进谗言加害于他,也没有做过一件使曹操不悦的事。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从征途中善终而死,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说:“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并赞誉他是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这都是荀攸避招风雨,精于应变的结果。

避招风雨的应变策略,初看起来好像比较消极。其实,它并不是委曲求全,窝窝囊囊做人,而是通过少惹是非、少生麻烦的方式,更好地层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特长。这对于身在职场的人来说,有着很大的启示。

在你跳入职业生活的第一天,就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保持低调,不可锋芒毕露。你必须虚心请教别人,这时候,如果你的态度不够虚心,不够耐心,就容易受到白眼,或是得不到客气的待遇。

如果不经心,犯了一点错误,更容易招致不满的批评。这时候,如果自命不凡,一定对于这些现象难以忍耐,因而破坏了tóng shì的关系,同时也就会使自己的工作更不顺手。

如果犯了错误,只有坦白地承认,并且立即用心加以纠正,即使偶尔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不要斤斤计较,要知道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职业经历,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对你不客气的人,可能在初来时,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只要自己将来不对新来的tóng shì采取不客气的态度就行了。

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先去熟悉工作,先去熟悉环境,其他的事情,暂时不要放在心上。对工作和环境熟悉了之后,工作起来会得心应手,就没有那么容易受人白眼了。假如有别的tóng shì把一些本来不归你负责的工作交给你,你尽量地把它做好。第一,反正你在办公时间总要做事的,只要是公事,只要不妨碍你自己份内的工作,就不分彼此一律照样做。第二,把这些工作当成一种学习的机会,多学会一种工作,多熟悉一种业务,对自己总会有好处的。第三,这是跟tóng shì接近和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倘若某tóng shì把自己应做的工作交给你,如替他做一个表格或发一个函件,如果你很乐意地接受下来,并很认真地替他做好,这样彼此都会产生一个良好的印象。所以,你大可不必在开始的时候,为了多做一点事就使自己和别人都弄得不愉快,以致妨碍了以后的相处。

对tóng shì要待之以礼,一般的公司都以金字塔型的组织形态,来表明上下的职责和分配工作的范围。但是在我国有点特别,就是年纪的大小之分——不论其职务是什么,年纪较轻的人,一定要尊敬年纪较长的人。

你在一个公司工作久了,总不免和tóng shì们有了私人来往,发生私人间感情,也会有些私人间的纠纷与嫌怨。于是,你很容易陷于这样的境地:对于你不喜欢的人,在公事上也不跟他好好合作,甚至还会故意和他为难。相反地,对于你时常来往而有感情的tóng shì,你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好友,因而就在公事上,也给他们许多“方便”。即使在公事上犯了严重的错误,你也不加纠正,甚至还替他隐瞒。应该说这两种做法在处事技巧上都是不合适的。对于一个tóng shì,如果私下里有什么不愉快的冲突,无论是多么不喜欢这样的人,但在工作上,wǒ men还应竭力和他保持良好的关系,绝不在工作上故意和他为难。相反的,要在公事上关心他、帮助他,有什么困难,设法诚恳地帮他解决,同心协力把工作做好。如果你能在工作上做到绝对地认真负责,对各种业务非常熟悉、老练,对tóng shì做到诚恳和善、同心协力,对下属谦逊、和善,如果你能达到这样的境地,可以说就可以在职场中站稳脚跟了。

即使有人想说你的坏话,造你的谣言,损害你的名誉,也不会有人相信他,反而会支持你、同情你,孤立那些无事生非、别有用心的人。日久天长,你在公司的地位也就更加稳固。

总之,在与人相处时如果出现矛盾,切忌“句话必争,寸利必得”。不能恶语相向、污言乱出,更不能挥拳拔脚、大打出手,而要平静下来,先看是不是自己的过失,责人先律己,互相体谅,互相理解。因为大度睿智的低调做人,有时比横眉冷对的高高在上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对他人的小过以大度相待,实际上也是一种低调做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会使人没齿难忘,终生感激。

不抢上司的风头

《菜根谭》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这句话说的就是谦让的美德。它告诫人们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有好的东西不要独食,要拿一部分与人分享。如果你经常这样想,经常这么做,那你的人生就会快乐安宁。

做事如此,做人更应如此。做人要保持低调,永远让位居你上面的人觉得他比你优越。如果你渴望取悦他们,令他们印象深刻,就不要过分展现你的才华,否则,有可能达到相反的效果——激起他的畏惧和不安。尤其对于那些居你之上的人,更应该采取不同的对应方式。

为了博得路易十四的欢心,财政大臣富凯策划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最壮观的宴会。他邀请了拉芳田、拉罗什富科和赛维尼夫人等当时欧洲最显赫的贵族和最伟大的学者。著名剧作家莫里哀还为这次盛会写了一部剧本,在晚宴时粉墨登场。

宴会可以说极尽奢华,有许多人从未尝过的琳琅满目的丰盛食物。这是他们参加过的最令人赞叹不已的宴会。庭园和喷泉以及烟火和莫里哀的戏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节目让嘉宾们大开眼界,兴奋不已。

而富凯本以为国王观看了他精心安排的表演会感动于他对国王的忠诚与奉献,还能让国王明白他的高雅品位和受人民欢迎的程度,对他产生好感,从而任命他为宰相。然而事与愿违,第二天一早,国王就逮捕了富凯。三个月后富凯被控窃占国家财富罪被关进了监牢,他在单人囚房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20年。

路易十四傲慢自负,号称“太阳王”,希望自己永远是众人注目的焦点,他怎能容许财政大臣抢占自己的风头呢?

己不如人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自以为优越也总是让人讨厌的,一旦你的风头超过上司,就可能引起他对你的怨恨。所以,不要总是自以为是,那样只能给你带来更多的麻烦。

懂得舍得之理

成败尽在取舍之间

“执著”的意思就是“恒心”、“决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等。但如果过分执著,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不要过分执著。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出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遵示照办,过不多久,跑回来说道:“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地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弹不出声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领悟,世间事,不是一味执著就能进步的,与其一味执著,不如留一点空间,给自己转身;余一些时间,给自己思考,那就是入道之门。

当期盼很难变成现实时,过分的执著,从某种意义上讲,无疑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一种精神枷锁,甚至是一种对自己的伤害。不但人如此,而且情亦是如此!

人生中有时需要学会自我放弃。树木为了长高,必须剪掉多余的枝丫;花朵为了结果,必须放弃自己美丽的容颜。正所谓:成败尽在取舍之间。

成功固然是需要执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但更需要在必要的时候放弃,需要懂得割舍。

琼斯到一家餐馆应聘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这时该怎么办?”

许多应聘者都答非所问,琼斯不慌不忙地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全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琼斯被聘用了。

琼斯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倒向自己以保证顾客的利益。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只有敢于舍弃,才有机会获取更长远的利益。即使遭受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生命如同能工巧匠手中的璞玉,不善于取舍,焉能成精品?既然道路是曲折的,就得不断地放弃原先的方向;既然前面有绝壁,就不能再执著向前。不会转弯与回头的人,在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不是失控,就是停滞,难免要扮演悲壮的角色。

正确思考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因为不这样做,就那样做,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选择。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却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大事者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在人生道路上进行果断的取舍。

成败就在取舍之间,要懂得有舍才有得,要明白舍弃眼前利益才能得到长远利益的道理。

放手远去的爱

如果把爱情的过程比喻成两个人在跳舞,只有情投意合、心甘情愿的两个人才能依照相同的节拍、一致的步伐跳出优美的舞来。如若有一方不情愿,强拉硬拽的一定很荒唐,怎能演绎出优美的舞姿呢?

有一位男士和女友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渐渐地,两人之间便产生了裂痕。明知相处已无意义,可谁也不忍提出分手。为此,双方痛苦不堪。

那天,这位男士去拜访一位心理学教授,教授听完他的讲述,微微点了点头,起身从卧室找出一个空花瓶,将一个橘子丢入其中,让他用手伸进去把橘子拿出来。结果,手伸进去了,橘子却拿不出来。因为瓶口比抓橘子的拳头要小。

“怎么样,拿不出来吧。你想抓住橘子,橘子却借瓶口套牢了你的手。若你松开它,你的手怎样伸进去的,还能怎样出来。现在,你和你的女友已经无法和睦相处了,你还想抓住她,结果,你把自己也囚禁了;如果你能再理智一些,趁早放手,不仅放开了她,也可以放开你自己了。”教授意味深长地说。

两个人相爱有时就像在拉皮筋,拽得太紧反而会伤害彼此。

要学会放手,不要因为不甘心而死死纠缠。如果你们的爱情已经成为过去时,即使再努力也无法挽回,继续的纠缠只会给彼此带来伤害,很可能因爱生恨。与其两人一起痛苦地挣扎和拖拽,不如尽早放手。

一个男朋友感情出轨多次,尽管痛苦却始终不愿分手的女人则说:“和他在一起这么多年了,要分手,我不甘心!”

当有机会可以爱一个人的时候,就应当尽情去爱;但当缘尽的时候亦应当洒脱地放手,不要再给自己任何借口去为一段消逝的爱情而执迷。人生中每一份感情都很美,每一程相伴也都令人迷醉。是不能拥有的遗憾让wǒ men更感缱绻;是夜半无眠的思念让wǒ men更觉留恋。感情是一份没有答案的问卷,苦苦的追寻并不能让生活更圆满。也许一点遗憾,一丝伤感,会让这份答卷更隽永,也更久远。

收拾起心情,继续走吧,错过花,你将收获雨;错过她,我才遇到了你。继续走吧,你终将收获自己的美丽。

有个男士饱受前女友纠缠,不仅他本人不断受到骚扰,他的亲戚朋友也饱受这位不甘离去的女友的电话骚扰。经过几番交涉他才发现,原来他的前女友已经有新的男朋友──尽管如此,她也不愿让他轻松如意。新爱已来,旧爱还不愿割去。爱已远去,何必还要苦苦抓住不放呢?

一个永远不想失去你的人,未必是爱你的人。喜欢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让他快乐,因为他的喜怒哀乐都会牵动你的心绪。所以也有这样一句话:“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因此,当你喜欢一个人时,就应该让对方快乐。

有一首歌这样唱:“原来暗恋也很快乐,至少不会毫无选择;为何从不觉得感情的事多难负荷,不想占有就不会太坎坷;不管你的心是谁的,我也不会受到挫折,只想做个安静的过客。”所以,无论是喜欢一样东西也好,喜欢一个人也罢,与其让自己负累,还不如轻松地面对,即使有一天放弃或者离开,你也能平静面对。

喜欢一样东西,就要学会欣赏它,珍惜它,使它更弥足珍贵。

喜欢一个人,就要让对方快乐,让对方幸福,这才是最诚挚的感情。如果你做不到,那就放手吧。有的时候,wǒ men更需要学会放弃,因为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爱已远走,舍弃和放手就是唯一的出路。失去是暂时的,失去并不意味着没有再次拥有的权利,得到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两个人因为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反而是一件好事。放逐对方就是给予自己自由。“只要你过得比我幸福”是爱到极致的体现。分手代表新的开始。相信真爱的存在,勇敢地大步往前走,终会发现比此处更好的风景。

该放手时就放手,不仅成全了他人,也拯救了自己。别再犹豫了,放手是给他人自由,更是给自己自由。只有告别过去,才能有机会找到新的幸福。

学会弃车保帅

人生要懂得放弃,有时候放弃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所谓舍得,就是有舍才有得。放弃再以另外一种方式诠释人生,明白了放弃,你就读懂了人生。

有一个富翁,在坐船过河时,由于风浪太大,船被浪打翻了,富翁落入水中。由于身上带了过多的钱币,使本来可以轻松游到岸边的他几乎要沉入水中。他拼命地挣扎,但就是不放弃身上的钱币,最后终因气力不支而丢掉了性命。

这个富翁其实就是不懂得放弃的道理,不知道暂时的放弃可以获取更多更长久的利益。放弃才是快乐人生的大智慧。

碰到强敌时,章鱼舍弃自己的内脏,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遇上天敌时,蜥蜴只有断弃自己的尾巴才能死里逃生;小蝌蚪之所以长成了青蛙,是它舍弃了一条漂亮的尾巴。

人生中的每个决定都很重要,但是,如果同时有好几个问题出现,都需要你在第一时间做出决定时,怎么办?

这个时候,请你选定一个最重要的决定,然后集中精力去做。

其他的决定或许对你也很重要,可是你必定一次只能做一个决定,因此,应把其他决定摆在第二位,如果时间不允许,那就放弃吧!这就是所谓的“弃车保帅”战术。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你能思考的时间或许只有几秒钟,如果你潜意识里没有这种“弃车保帅”的反射模式,加上又急又慌,很容易就把事情搞得一团糟,甚至酿成悲剧。

现实生活中,有些火灾或煤气外泄的惨案,就是家庭主妇在面对这类同时到来的问题时慌了手脚,没有处理好问题所致。

因此,不管你所面对的问题有多重要、多紧急,你一定要先决定去做最重要的事,这样才能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损失。

抵制大千世界的诱惑

晋代陆机《猛虎行》有云:“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讲的就是在诱惑面前的一种放弃、一种清醒。

在wǒ men的现实生活中,也需要有一种放弃的清醒。其实,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今天,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实在太多,特别是对有权者来说,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放弃。如果抓住想要的东西不放,而贪得无厌,就会带来无尽的压力,痛苦不安,甚至毁灭自己。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写过一个短篇故事:有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但收成很少。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断往前跑,他跑过的所有地方,不管多大,那些土地就全部归他所有。

于是,农夫兴奋地向前跑,一直不停地跑!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一想到家里需要更大的土地来耕作来赚钱,他又拼命地再往前跑!真的累了,农夫上气不接下气,实在跑不动了!于是,农夫又想到将来年纪大,可能乏人照顾、需要钱,就再打起精神,不顾气喘不已的身子,再奋力向前跑!

最后,他体力不支,“咚”地躺倒在地上,死了!

“快往回跑,回来呀!”你再不“往回跑”,可能大家都再也见不到面了!

的确,人活在世上,必须努力奋斗;但是,当wǒ men为了自己、为了子女、为了有更好的生活而必须不断地“往前跑”、不断地“拼命赚钱”时,也必须清楚地知道这时该是“往回跑”的时候了,因为妻子、儿女正眼巴巴地倚着门等你回来呢!

大千世界,万种诱惑,该放就放,是人生最宝贵的经验,它将使wǒ men能在障眼的迷雾中辨明方向,勇往直前;将使wǒ men在与邪恶的斗争中伸张正义,克敌制胜。

降降面子,换来金子

固执自大,自取灭亡

自信的极端就是刚愎自用,自我崇拜,顽固偏执,众叛亲离,这种人的结果不是孤独地活着,就是孤独地死去。

在楚汉相争的时代,势力弱小的刘邦最终胜利了,势力强大的项羽却最终失败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项羽性格上的自负酿成了悲剧。

刘邦出身贫寒,但他却拥有良好的性格,他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能够合理地使用人才,做大事不计小节。而项羽却自以为是,豪放粗心,勇有余而谋不足。

鸿门宴是楚汉相争时一段著名的小插曲,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历史的走向。刘邦依靠他自己的谋略和谋士的帮助,终于摆脱了死神的威胁,项羽却因过于自信,错失良机,最后不得不自食苦果。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并率诸侯兵临函谷关。当项羽得知刘邦已定关中,而且大肆收买人心,意欲称王,不禁大怒,当即命令黥布等人攻破函谷关,大军蜂拥而上,围攻刘邦的力量。刘邦的阵脚大乱,军心一片涣散。刘邦的左司马曹毋伤是见风使舵之人,见项羽来势汹汹,便改弦易张,想向项羽邀功讨封。他便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相,珍宝尽有之。”被项羽尊为亚父的范增也说,刘邦居山东时贪财好色,可是入关后却一反故态,珍宝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看来志向不小。他劝项羽赶紧发兵击之,不要错过机会。

正在这一紧要关头,项羽的叔父项伯连夜将实情告诉张良。项伯和张良原是好朋友,所以劝张良赶紧脱离刘邦,不要一起送死。张良认为“亡去不义”,反而拉着项伯一起去见刘邦。刘邦立刻与项伯结成亲家,并且向项伯表明心迹,并许诺第二天早晨一定要亲自向项羽谢罪。项伯回到大营,将刘邦的一番心意转告项羽,并且劝项羽不要兴师动众,因为刘邦立有大功,“击之不祥”,不如善待之。项羽自以为是一方霸主,就放弃了动手的准备,失去了消灭对手的良机,项羽的偏执自大让他最终尝到了失败的苦果。

刘邦于第二天清晨赶到鸿门。在鸿门宴上,范增好几次用眼睛示意项羽攻击沛公,项羽却毫无反应。范增只好离席找到项庄,对他说:“君王为人优柔不决,你进去以剑舞,寻找机会杀掉刘邦,不然,wǒ men都会成为他的俘虏。”项庄于是入席敬酒,并借口“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随即拔剑起舞。项伯心知项庄舞剑,其意在沛公,遂起身对舞,以自己的身体翼蔽沛公。在营外担任警卫的壮士樊哙急闯进来,樊哙粗中有细,他分析了刘邦入定咸阳以待项羽的事实,接着他责备项羽听信小人之言,与沛公为敌,这样下去恐怕丧失天下人心,几句话说得项羽无言以对。一会儿,刘邦以上厕所为由悄悄跑了,让张良留下和项羽周旋。范增虽老谋深算,但对性格固执、自负的项羽来说,却无能为力,最后连自己也成了项羽的殉葬品。

相对刘邦的圆滑、世故,项羽的确具有更多的英雄特征。他勇猛善战、不畏艰难,性格直爽、恩怨分明,爱惜属下、讲究道义,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美誉,但他的这些性格特征皆被他的固执自负抹掉了。最后刘邦的势力越来越强大,项羽终于四面楚歌,众叛亲离,自刎身亡,真可谓“一身只剩傲气在”。

死要面子活受罪

人人都知道,中国人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人没有面子,就不体面;更有甚者,即便是死了,也要争回面子。

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时,就悲叹:“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所谓何面目见之,也就是“没脸见人”,更文雅的说法是“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为了他的颜面,自刎于乌江边。

死要面子就是说宁愿去死,也要面子。项羽为了面子而死,孔子的高足子路为了不丢面子,不惜请缨而去。由此可见中国人“面子”观念由来已久。即便到了现在,也有些人为了面子,舍弃自己一生的幸福和机遇,这不能不让人遗憾。

小毛大学毕业后,找了很多单位都觉得不太称心,但由于没有任何背景,加上工作阅历也十分有限,所以至今只能在一家与自己所学专业毫不相干的公司里委屈地当一个小小的文书。一次,小毛偶然遇到了大学的同班同学张声,一阵寒暄后小毛才知道,原来张声如今竟已是一家著名的大型网络公司的执行总裁了。张声对小毛说:“凭你的专业知识,在别人那里当小文书简直是莫大的浪费,到wǒ men公司来吧,wǒ men正缺一位负责软件开发的业务经理,你一定能胜任。”这真是天赐良机!小毛激动得心里怦怦直跳,但是转念—想,在大学里张声的成绩远不如自己,现在却要到他手下去工作,今后见到大学的同学们,那该多么的丢脸!想来想去,最终小毛还是放弃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如今仍旧心不甘情不愿地当着他的小文书。

如今的社会是“能力+机遇”的社会,张声虽然在大学里的成绩不怎么样,但是事实已经证明他是一个有能力的年轻人。而小毛虽然有某方面的才华,却一直缺乏机遇,这个时候对小毛来说,一次难得的机遇比什么都重要,可他居然会因为怕在同学面前丢脸(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丢脸的)而放弃已经来到面前的机遇,这并不能算是什么骨气,只能算是死要面子,这种性格上的问题无疑会让成功的机遇一次次地从其面前溜走。

不为面子所累

林语堂先生在他的《中国人》中,对中国人的“面子”有着非常精到的分析。他认为,有三样东西:面子、命运、恩惠,“是正在统治着中国的三位女神”,“过去统治着中国,现在也如是”。而在这三样东西中,“面子”又居于首位。这说明对中国人来说,“面子”是个特别重要的东西。

中国人从小就受这样传统的教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很多情况下,这个“节”已不单单代表“气节”,它还包含着“面子”。所以,生活在别人挑剔的目光下,wǒ men自然都“很要面子”。有时要面子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凡事都有分寸,面子也是如此,当你死要面子的时候,你会因此失去很多重要的东西。

他们是大学同学。从第一天见面,他们就对对方产生了好感。之后,他常常约她一起到图书馆看书查资料,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晨练……渐渐地,他们成了难舍难分的恋人。

两人在一起时,从没有吵过架,红过脸。由于她是独生女,有时难免有些任性。但每次她提出一些很无理的要求,他都是尽量地满足她。

毕业后的一天,他们发生了一点小误会,没想到她竟闹到了他的单位。其实那件事本来是他的错,但没想到她竟弄得他这么丢面子。这是他受不了的!他拒绝向她道歉,而她一气之下提出和他分手。他又因为“面子”,干脆地答应了她的要求。两个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但最终还是因面子问题没能挽回他们的爱情。

人生在世,面子是永远争不完的。所以,你要把注意力放在培养自身的好品质上,培养优点,克服弱点,如此才能不断进步并超越自我,并能够择善而从,少背点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包袱才好。

被打左脸,让出右脸

骂不还口是高招

如果有人骂你,你会有何反应?相信很多人会回骂,事实上,那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沉默以对,是骂不还口,一笑了之。

在一次会议上,主办单位中的一个人和会中一位来宾有过过节。当这位来宾发言时,他竟不讲主题,反而当着二三十位来宾的面,把那个人骂了一顿,扯了很多过去的账,而且用词尖刻。人们都很担心场面会失控,但被骂的那个人却一点表情也没有,一句话都不回。结果骂人的慢慢骂不下去,匆匆收拾桌上的文件,走了。

姑且不论他们二人的是非恩怨,倒是应该佩服被骂的那个人的定力,换成别人,早就拍桌子挥拳了也说不定。

骂不还口是对付谩骂的最好方法,其理由如下:

——不管你有理或无理,骂不还口,可“塑造”你的“弱者”姿态,引发旁人的同情;相对的,也会引发旁人对骂者的不以为然。而你的“风度”,相信也会获得别人的认同。

——打架要有对手才能“打”,对方还手,才能越打越起劲,若对方不还手,这个架当然就打不下去了。吵架也是如此,人若不还口,对方也会骂不下去。

——你若不还口,对方气势会越来越弱,此时会出现几个状况:第一是草草收场;第二是下不了台,脸红脖子粗地硬撑场面,最后气急败坏地鸣金收兵;第三是为了维持气势,不得不持续“骂”下去,但因为你不还口,对方缺乏你言语上的刺激,他必须不断搜寻骂你的理由和字眼,有时甚至会前后矛盾,自露马脚,无法自圆其说,结果把自己弄得窘迫不堪。

因此,骂不还口,可使自己处于绝对的上风;不过这相当不容易做到,因为一被骂,自卫的本能立刻升起。

有个政治人物据说常使用这个方法——当有人骂他时,他先是沉默,当对方骂完时,他则笑着说:

“对不起,你刚刚说的我没听清楚,是不是请你再说一遍?”

对方当然不会再骂他一遍,因为他骂完,气势已经下降,所以,这也是个好方法!

有仇不报是君子

俗语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千百年来备受推崇。但在现实生活中,wǒ men应该学会“有仇不报是君子”,这是wǒ men应该具备的人生修养与品质。

有一部电影描述这样的故事:

美国西部拓荒时期,一位牧场的主人因为全家老小被土匪枪杀,因而变卖牧场,天涯寻仇。

家被毁了,这种仇恨当然要报,可是当这牧场主人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找到凶手时,才发现那位凶手已老病缠身,躺在床上毫无抵抗能力。牧场主人把枪举起,又颓然放下。

结果是,牧场主人沮丧地走出破烂的小木屋,在夕阳照着的大草原中沉思。他喃喃自语:“我放弃一切,虚度十几寒暑。如今我也老了,报仇,它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电影是人编的,但编剧者根据的也是现实生活,因此虽然是电影,但一样可以提供人们深刻的反省,而这反省也就是“有仇不报是君子”的道理。

首先看看一个人要“报仇”所需的投资。

精力的投资——每天计划“报仇”这件事,要花费很多精力,想到切齿处,情绪心神的剧烈波动,更有可能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财力的投资——有人为了报仇而投下一辈子的事业,大有“玉石俱焚”的味道,就算不投下一辈子的事业,也要花费不少的财力,来完成自己的计划。

时间的投资——有些仇不是说报就能报,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四十年都有可能报不成,就算报成了吧,自己也年华老去了。

“报仇”之事投资颇大,而且还不一定达到目的;而不管报得成或报不成,只要心里想着“报仇”这件事,或不只心动而且行动,那么自己也会元气大伤,因此“有仇不报是君子”。

人生不过百年,可是有好多人都把这短暂的时光用在与人的勾心斗角上。wǒ men还没死,wǒ men不可能知道人在临死前是否后悔做这些于人于己都无益的事,但有些成功者的大丈夫气概,却不能不使wǒ men在还没有醒悟的今天做一下深思。

清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曾是一家钱庄的伙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银行的信贷员。按理说,作为平头百姓,那年头能有这么一份差事也已经算是不错了,可是,因为资助朋友,胡雪岩被老板炒了鱿鱼。

胡雪岩很爱结交朋友,其中有一位朋友叫王有龄。

王有龄祖籍福建,父亲客死杭州,从此家中生活每况愈下。

一天,胡雪岩在路上碰上了王有龄,便邀请王有龄到一小饭馆喝酒。酒过三巡,胡雪岩问道:“王兄,我看你不像个愚庸之人,何以天天无所事事?”

王有龄叹息了一声道:“做什么事儿不要点本钱哪?”

胡雪岩道:“一步步来呗,难道你想一口吃个大胖子?再说了,做事不在本钱大小,有一副好资质就可以做成。”

王有龄见有人夸他,说的也是实在话,一来二去,就将自己的难处说了。原来,他父亲在世之时已经给他捐了个“盐运使”,只是父亲死后,家道中落,没有钱去打点上面的头头脑脑,所以至今仍然没有补缺。

胡雪岩听了,就将他从别处收来的500两银子,悉数借给王有龄,叫他赶快北上进京去打点,好补上空缺。王有龄当然是感激不尽,揣了银子立即北上,并在朋友的帮助下,顺顺当当地当上了盐运使。

然而就在王有龄意得志满之时,胡雪岩却因私自拿钱庄的钱资助王有龄,被老板炒了鱿鱼。告密者就是自己的tóng shì——钱庄的大伙计张胖子。

喝水不忘掘井人。王有龄回来之后,听说胡雪岩为了他的前途,将钱庄的“伙计”职务都丢了,便决意为恩兄好好地出一口气。

但胡雪岩阻止了他,这令王有龄很吃惊。原来胡雪岩心中另有打算,他思忖,如果自己因为这件事情,寻恶于钱庄的同僚们,这虽然出了心中的恶气,然而却于事无益。俗话说,冤家宜解不易结,更何况和气才能生财。只有与商界保持良好的关系才会有发财的机会。随时随地地冷静分析形势,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实际上这就是胡雪岩的过人之处。损人不利己的事不值得去做。当然,对于胡雪岩的见解,王有龄只有击节称赞,深深佩服。

不久,碰巧遇上了钱庄的“大伙计”张胖子过生日,祝寿之人络绎不绝。这天胡雪岩准备了一个纯金的“寿”字给他拜寿,并将王有龄引荐给他。张胖子感激得涕泪双流。是啊,在一群商客和伙计中,能有官府人士给其祝寿,实在是大大扬了他的脸面。张胖子拉着胡雪岩的手直拍自己的胸脯保证“以后有事,必当两肋插刀”。

wǒ men不能不佩服胡雪岩的大度,须知,这个钱庄“大伙计”正是昔日将胡雪岩扫地出门之人,用一般人的看法是真正的仇人。但胡雪岩却做到了过怨两忘,因为他相信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冤家少堵墙。事实也正是这样,日后正是这个“大伙计”张胖子帮了他很大的忙,使他的事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菜根谭》上有一段话说:“我虽然帮助或救助过别人,但不要常常挂在嘴上或记在心里,假如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却不可不经常反省;别人曾经对我有恩应常记于心不可轻易忘怀,别人做了对不起我的事却不可不忘掉。”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心中常怀怨恨,伤自己,又伤别人。试想,器量狭小之人,何以能成大事呢?

项羽  胡雪岩  王有龄  刘邦  

精彩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芙蓉文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19821号     豫公网安备410322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