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芙蓉文章网 微小说 人民日报点名表扬 7岁鼓掌男孩火了:什么才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人民日报点名表扬 7岁鼓掌男孩火了:什么才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收录时间:2022/1/17 13:55:38

关键字:孩子  女儿  成绩  父母  

阅读:132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人人成才,而是人人成人。

作者:洞见·居潇潇

01

前几天,听朋友抱怨起自家儿子。

她说,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夫妻俩都是985名校毕业的研究生,儿子上学成绩却老是上不去。

她絮絮叨叨说了整整十分钟。

直到她发泄完,我问了一句,孩子考了多少名。

结果朋友没好气地说,班上四十个孩子,我家儿子才十五名,我和他爸当年可都是前三。

我一时间无言以对,不知该说朋友要求太高,还是同情她的孩子。

我身边总有很多父母认为孩子不够优秀。

孩子考第十,父母盯着前三;孩子考了前三,父母又奔着第一。

于是,孩子和父母都成了上足发条的机器人,一刻不停地往前。

白岩松有一句话让很多人意外,他说:我不许孩子考第一。

他在孩子中考前甚至说:“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就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在他看来,wǒ men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在那条长长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

事实上,永远拿第一名的孩子,真的优秀吗?

我看未必。

02

最近网上流传的一个视频,获得了人民日报的点赞。

四川西昌,老师正在教室里为孩子们发奖状。

当老师念到“一向都很棒的……”,一个小男孩以为得奖的是自己,早早地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没想到,老师却喊了另一位同学的名字。

小男孩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但他还是马上调整好表情,卖力地为获奖者鼓掌。

谁知道老师下一个喊出的,就是他的名字。

确认是自己之后,小男孩“滕”地一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激动地和朋友兴奋击掌,走上讲台后竟抹起了眼泪。

这番“大起大落”,让许多网友忍俊不禁。

而他失落时仍不忘为别人鼓掌的样子,也赢得了无数点赞。

有人说,人在失意时最能看出人品高低。

一个愿意为别人的成功喝彩的孩子,他的内心是宽广的,他的眼界是开阔的;

而一个自身成绩不理想,依然愿意为他人鼓掌的孩子,他的未来注定不平凡。

鲁迅曾说,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

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胜不骄,败不馁,不以一时得失论英雄,这才是成大事者的格局,这比眼下考10次第一更有意义。

周国平曾说:教育的真正目标,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善良,是有恻隐之心;丰富,是不以单一的标准评判他人;高贵,是恪守原则,无愧于心。

当一个孩子具备以上条件,他的人生已经无需用分数来定义。

03

作家刘继荣讲过自己女儿的故事。

从小到大,无论是成绩还是才艺,女儿都很普通,夫妻俩看到电视节目里那些出众的孩子,总是羡慕极了。

有一回亲友聚会,酒足饭饱之后,话题自然转向孩子。

大人让孩子们依次说说,自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有人说想当钢琴家,有人说想做明星,就连一个四岁多的小丫头,也奶声奶气地说,要做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

轮到12岁的女儿,她认真地说,自己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带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

在众人追问下,她大方地说出了第二志愿:

“我想做妈妈,穿着印有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一时间,亲友愕然,夫妻俩也为这个“普通的理想”略显尴尬。

学校里,女儿的成绩也始终保持在中等水平。

转变发生在,一次期中考试过后。

那天,她接到女儿班主任的电话。

班主任提到一件奇怪的事,说自己从教三十年,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让学生写出,自己在班上最欣赏的同学,并写出理由。

结果,除了女儿以外,其他所有同学写的都是她的名字。

班主任感慨:“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但人气确实很高。”

她和女儿说起这件事,开玩笑地说“你快成英雄了”。

没想到女儿认真地说,老师说过一句格言:

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在路边鼓掌。

“妈妈,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那一瞬间,她被女儿深深打动了,她从没想过,一直以来被自己打上“不够优秀”烙印的女儿,原来有这样广阔的心胸。

为人父母,wǒ men总是把太多期许寄托在孩子身上,渴望他们考第一,渴望他们变得出类拔萃,却忘了,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做第一的天赋。

如果孩子发自内心地认同和向往,那作为父母的wǒ men,何不接受他们的平凡。

如果不能杰出,至少可以善良;如果不能拔尖,至少可以平和地接受一切。

就让孩子做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圆满。

04

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有个名词叫“斯坦福狂鸭症”。

说的是,表面上看来,鸭子在湖面上悠闲游动,其实,水面之下,鸭掌正在疯狂拨动。

在单一的衡量标准下,许多孩子早已成为这样的“狂鸭”,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内心被负面情绪和不为人知的阴暗所侵蚀。

多少爸妈,只看“湖面”,却忽略了阴暗处的真实模样。

记得北大学霸吴谢宇在弑母1994天后走上被告席。

亲手杀害亲生母亲的他,泰然自若,滔滔不绝,在庭审现场引经据典,丝毫不见一点悔恨和痛苦。

他把自己走上不归路的起因,归咎于父亲面包的早逝;又把杀害母亲的动机,归结为“我杀死她,是让她解脱”。

在杀人犯身份暴露前,他也曾是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是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成绩永远遥遥领先的“学神”。

而在不为人知的阴暗面,他厌世,孤独,自杀未遂,活成了空心人。

因为优异的成绩,他被捧上神坛;也是因为只在乎成绩,只在乎自己,他坠入犯罪深渊。

相比之下,另一个高中生幸运得多。

《少年说》有一期节目里,一个成绩优秀的男生大吐苦水:

为什么我考了年级第一,妈妈不但没有开心,反而非常担心。

追求进步,究竟有什么错?

他的妈妈给出的答案让很多人意外之余,又十分感慨。

她说,儿子从小几乎都是第一名,家人都觉得很骄傲。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孩子在课桌上写,“考第二就是落后”,她突然警觉,孩子是不是太看重名次和得失了?

她不希望孩子成为只注重成绩的功利主义者,所以,和家人一起给孩子“拖后腿”。

为的是让孩子明白,分数并不是一切。

人生从来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只争一时的第一,最后终究会输给时间。

只有拥有心智上的坦荡和善良,才能走得更长,看得更远。

05

这个时代,人人都想“望子成龙”,但很少有人告诉孩子,如果不够优秀,该如何自处。

易中天教授说:

“我的口号就是,望子成人。什么人?真正的人。

有标准吗?有,八个字,第一真实,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乐。”

wǒ men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怎样的孩子?

真实、善良、健康、快乐,足矣。

急功近利、充满焦虑的父母,无法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而一个心态偏执、扭曲的人,拥有什么都不会幸福的。

如果孩子的确有天赋,wǒ men自然要督促他努力不懈怠;

但如果孩子能力平平,做父母的也要坦然面对,接受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孩子的成绩,从来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社会才是检验一个人和一对父母的最终量尺。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人人成才,而是人人成人。

记得作家刘瑜曾在女儿百日时写道: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比起培养一个卓越的孩子,教育更应该考虑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他们能在平淡的日子里活出滋味;

他们能在生活的暴风雨中淡然穿行;

他们既欣赏自己,也能发自内心地为他人喝彩。

这样,在生命走到尽头的那一天,哪怕没有成为精英,没有实现高大上的理想,孩子依然能坦然,面对自己问心无愧的一生。


孩子  女儿  成绩  父母  

精彩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芙蓉文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19821号     豫公网安备410322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