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童年的记忆
作者:李秀梅 笔名:紫夜寒煜
盛夏,百花盛开的季节,我回到了阔别已久几家乡——哈尔滨。
一别多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我刮目相看。
大街上,穿梭不息的车流,高耸林立的建筑物,琳琅满目的商业一条街,香气扑鼻的各种小吃,让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这是我童年生长的地方吗?我不禁扪心自问。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马不停蹄地努力寻找童年的记忆。父亲工作过的木材厂已经改头换面。醒目的牌匾已被摘掉,这里有父亲留下的汗水,那时,最让我紧配合骄傲的是父亲不费吹灰之力又快又准地就能钉好一个炮弹箱子。因为父亲工作任劳任怨,每月都超额完成任务,所以在受家庭成分制约的年代,依旧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这里也是我勤工俭学的所在地。5年级的时候,我和同学们一起进厂劳动。我被分到4车间,因为年纪小,怕不安全。组长分配我当小工。给负责合成胶合板的叔叔阿姨传递边角下料。浓郁的粘合胶呛得够呛。可我仍然坚持。好好表现,为的是结束后能有个好评语。工作时间和职工一样,也有白班夜班。
木材厂唯一的电影院已经不复存在。可童年的记忆幽深。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上小学三年级。因为两派势力斗争,搅得到处乌烟瘴气人心惶惶。工厂停工、学生罢课,就在这座电影院发生了众人围攻,玻璃被砸,有人坠楼的惨剧。
那个年代,安全没有保障,人们每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因为派别不同、观点不同导致许多人众叛亲离。
曾经为了糊口13岁就迫不得已到水田农场打工的青年农场,已经寻觅不到它的踪迹。恒大开发商在这里进行着全面开发。曾经被视为农村地带的幸福农场、成高子已是车水马龙,花团锦簇,楼群林立一片繁荣景象。
想当年,学校放假后,我每天骑着破旧的自行车来往好几十里,为了每天的一元钱贴补家用,风吹日晒,站在冰冷的水池里洗朔料布、打池梗子。插秧拔草累得腰酸背痛,还要忍受水蛭的叮咬。让我从此撂下风湿病,每到阴雨天腿脚就抽筋喊疼。
昔日的母校已经焕然一新。可打倒陈凌云校长,让她永世不得翻身的口号如雷贯耳又在耳边回响,红卫兵小将到处贴满的大字报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我的学业是从这里开始的,也是在这里结束的。半工半读,教师人心涣散,我所学到的文化知识可想而知,使我没有机会实现我的大学梦想。给我留下终生的遗憾。
这条路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回家路,为了花几分钱在路边摊买糖果,我竟然自作聪明,把书本上的一角钱剪下来,试图蒙混过关换回我想要的东西。没想到,让精明的阿姨一眼识破,遭遇了数落,丢了自尊。
这是我16年生活在这里的家,如今在原地已经建起了高楼。可白瓦、门牌号、一栋15户人家,母亲出出进进勤劳的身影,父亲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此时此刻,所有的痛苦和欢乐一幕幕都在眼前放大着,清晰着——
时过境迁。原来的老邻居,年迈的已经相继去世,据说,因为搬迁邻居们已各奔东西,有的已经不知下落音讯皆无。
5号孙大爷是对我影响比较深的邻居。儿时曾和父亲一起到他们家里学唱京剧。孙大爷即会拉也会唱,还能做指导。每天几个爱好京剧的邻居不约而同地来到他家,唱上几段,顿觉心情舒畅,忧愁与烦恼皆无。如今,我依旧对京剧选段情有独钟。高兴的时候,总爱唱上两段用来缓解压力。
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它伴随着我的成长,在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作为游子,我对生我养我的家乡心存感激,是我的父亲母亲给了我生命,是松花江的水滋润了我,给我聪慧的头脑。是日新月异的发展让我对故乡拥有更多的期待。
我爱你!我的故乡,我的亲人,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呼唤,你听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