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给大学生们做的一次讲座中,提到了自己的一个主张:人生太短,好书太多,要读就读经典。
在讲座结束后的互动阶段,有位同学向我提问:“您说要读经典,但我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在读了之后,我感觉不到这些经典书籍对自己起了什么作用,而我看了一些实用图书之后就会觉得很有用,我该怎样去面对这样的困境?”
这似乎是许多学生的阅读困惑。
就学生而言,如果把阅读的书籍简单分类,大体上有三种。第一类是大家常用的教材与专业性书籍;第二类是日常的实用性书籍;第三类是wǒ men通常所说的文史哲类的书籍,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著作。wǒ men通常所说的经典,大多指的是第三类。第一类、第二类固然能够让人感到其实用价值,但第三类才是彰显“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最佳范例。
对此,我有个比喻。在wǒ men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是常态。那么你感受到这三顿饭中,哪一顿对你的成长有特别明显的实用价值了吗?我想,也许会有。但即便如此,一顿饭的重要性,也是相对于个人感觉以及自己的身体健康来说的,至于具体的实用价值其实很难说清楚。
记得杨绛先生讲过一个故事。“文革”时期,钱锺书先生被下放到“五七干校”进行思想改造,当时住在一个小窝棚里。杨绛先生指着这个窝棚问钱锺书先生:“可否终老于此?”钱锺书先生回答:“没有书读。”是的,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没有书读,无疑将是人生“终老于此”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果有书可读,那么,即使终老于蜗居,不亦乐乎!
作为学生,既要读知识性很强的教材和专业书籍,同时,也要读各种各样能增长智慧、丰富思想、陶冶情操、修正品行、融通性格的文史哲类著述。这类著述往往不会像教材、专业书籍或者实用性图书那般,让一个人读完之后感觉学到了某种技能、策略或者手法,但它们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无疑将会起到难以觉察的重要作用。
读书,应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读书,就该像一日三餐般不可或缺;读书,也该像呼吸空气般不知不觉。正是这样的阅读,成就了人们的成长,改变了读书人的命运。
阅读经典,总有一种无言的力量。在阅读中,人们聆听来自古代传统的空谷足音,感受来自历史深处的喜怒哀乐,从而帮助人们反思当下,坚定信念,放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