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是一种过去时,它是重农抑商时代下的产物。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价值观中占有统治和主导地位。学而优则仕是当权者采用人才的标准,亦是人才博取功名的主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构筑社会财富和价值观的元素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于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转变,于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也不再唯一化。
尽管以精神为源头的价值观和以物质为源头的价值观,古往今来同在。但是二者在细化的程度上却是不可同日而语。参与的人数不一样,完成的时间段不一样,产生的可预见性效益也不一样,更或者是最初的目的也不一样。
说实话,我不喜欢,一群人为了一个只有少数人可以达到的目标,而拥挤在独木桥上。这并不是因为,我惧怕竞争,而是因为wǒ men每个都有自己的思想,没有必要去凑有些热闹,wǒ men可以有自己的路可走。无论是崎岖还是坦途大道,只要自己热爱,只要自己喜欢。在我看来一群人可以怀揣着同样的梦想,也可以矢志不移的去追求它、实现它,但是wǒ men要合算成功的概率,审视自己的实力,再去看自己是否有必要去参与这场竞技或者角逐。因为无论在那个时代,供与需是相对,在一般意义上讲它们是一种相对里的平衡关系。不管是供大于需还是需大于供都不是一种自然的常态。而常态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平衡里的和谐。人们能做的不是一种强势下的操控,而是一种左右间的平衡。
今天的人们是生活在物质极为发达的年代,眼光也由以前的单一转变成了现在的这种多元化。这是一种文明、进步、科学的世界观,wǒ men因为眼界的拓宽、心界的拓宽。于是wǒ men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和理想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然而每个人不尽相同,这是一种盛世里才有的景象。这更是一种智慧不断冲撞总结的结果。
学而优则仕,在古代或许不是唯一的价值观,但又近乎是唯一的价值观。因为它是那个重农抑商时代里的主流价值观,也是统治者教化下万民的价值观。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商业几乎盖过农业的时代。商业点缀了这个时代的富足,而农业也许只是一种生存的补充,在它可以满足人的生存的时候,好像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商业就不一样,它可以是无形的产业,也可以是有形的产业。还可以精神范畴的,还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但是它们都是以营利为目的,都是以最低得成本来换取市场和自己眼里最高的利润的过程。这样的行为符合人们生存的需要。于是有了老板,有了伙计,有了买饭的,有了开车司机等等的行业。
人这一生,尽管wǒ men都是在追求金钱,其实wǒ men需要的不是金钱本身的贵重,而是在于它可以等价的获取wǒ men需要的近乎全部物质,这才是主要的。如果说金钱只是贵重的,但是它不等价于近乎全部的物质时,也许人们追求的或许就不是它。因为wǒ men归根结底需要的是物质带给wǒ men的实惠,和某些人眼中的虚荣感实现后的炫耀。
金钱可以等价物质,但是它不能在稀缺的时候,让拥有者拥有自己想要的沙漠之水、饥荒之年的粮食,弥留之际的生命。然而很多人一生都是为金钱而活。也许是大家都需要钱的缘故,也许是因为大家都想过上好日子的缘故。这些人里有穷人也有富人。穷人为了生计,必须从不同时期的职业里寻找他们需要的物质,而这些物质等价于金钱,于是他们不再追求物质,而去寻找可以替代近乎所有物质的金钱。而富人已经解决了这个只属于穷人层面上的问题,他们很纯粹的只是累积、添加他们手中的阿拉伯数字,这也许是他们的乐趣。于是这些人在社会的不同层面、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行业里,从事着不同的职业。而这种不同的行业和职业都是从这前所未有的商业世界里分化出来的。
如今,人们已不是再崇尚学而优则仕的古训,因为做官并不是社会主流者的理想之所,或许是由于实现人生理想的方式不止这一种。于是他们就怎样实惠,怎样符合自己个性的活着。路有千万条,怎么走得看自己的选择。因为人的一生,怎么样都是一辈子,无论是平凡,还是不平凡,无论富足,还是贫穷。就看你怎么选择,怎么取舍。但是从容、洒脱、开心、健康却是每一个人追求的内涵。
学而优则仕,已经是过去的主导价值观。但是随着现阶段就业压力的增大,这种学而优则仕的风气已开始弥漫。这不是一种差自然状态里的返璞归真,而是一种宏观调控下的手段和复辟思想的回光返照。因为历史往往铭记的总是那些科学的、前进的、且又合时宜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