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大臣史弼的《景行录》中就说到,“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古语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祸是福,只在wǒ men的一念之差。
王阳明平定了宁王之乱,宠臣江彬嫉恨他的才能,他仪仗宠信,在皇帝面前进谗言。
但是王阳明做风正派,就连昏庸的武宗都相信他是个好人,江彬自讨没趣。
品行端正的人,就算是处于逆境,遇到小人,也会获得信任,逢凶化吉。
修身,其实是在为自己积福!
不自重、不自畏的人,命最苦
老话说得好:“人贵有自知之明”。
自重,就是一种自知之明。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价值,不卑不亢。正视自我。
王阳明说: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王阳明认为,寻得自知之明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无论wǒ men是忙碌还是清闲,自我省察都是很重要的。
只有认清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才不会得意忘形,贻笑大方。
得意忘形,不之天高地厚的人只能一时神气,真的碰到困难时,只会因为过度的自负输的很惨。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错误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就怨不得要独自吞下失败的苦果。
春秋战国时期,除了有wǒ men熟知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还有一个小小的国家,被称作息国。
息国的知名度虽然不高,但是也曾拥有过一定的军事实力。息国国君却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敢向更加强大的郑国宣战。
大臣们纷纷劝说国君,指明了息国的国力和兵力都不如郑国,奈何息国国君根本听不进去。贸然发动进攻,最终当然是铩羽而归。
越是能力欠缺的人,越是喜欢用高估自己来寻找一点可怜的自尊。
而层次越高、学识越丰富的人,越有自知之明。
做人有自知之明,做事才能量力而行。
自畏,就是对自己的言行要有敬畏之心。
善恶到头终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常怀敬畏之心,说话有分寸,做事有底线,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不知自畏之人,为人处世没有原则和底线,做事不知轻重,容易招灾惹祸。
长此以往,原本属于wǒ men的福气和亲人,都会离wǒ men远去。
wǒ men的每一次不负责任,最终折损的都是自己身上的福报。
不自畏,难立足。
王阳明曾说:“君子之所谓敬畏者,非有所恐惧忧患之谓也,乃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之谓耳”。
而自畏的最高境界不是恐惧,而是慎独。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临终之时告诫儿子的第一句话便是:“慎独则心安。”
做事必须让自己问心无愧,他人的口舌才是其次的。
没有自知之明和敬畏之心的人,容易在自己的人生路途中迷路,更容易行差踏错,误入歧途。
每个人都有善恶两面,就连慈悲的佛祖都有一个恶毒的影子。
不自量力,不知敬畏的人,更容易被自己的狂妄和邪念吞噬,毁掉自己身上的福气。
不自满、不自是的人,最有福
心学大家王阳明认为,自满又自以为是的人,人缘都好不到哪里去,甚至连最亲的父母、兄弟姐妹、夫妻都会疏离。
古语有云:“满招损,谦受益”。正所谓谦虚纳百福,谦虚的人,总是更能吸引福气。
虚心的人,心胸开阔,待人和蔼,不仅自己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也知道尊重别人,这样的人自然人脉宽广,总能遇到贵人。
相传“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曾在散步的时候,遇到一个身穿布衣,其貌不扬的老人。
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掉到桥下,对张良说:“小伙子,帮我把鞋捡起来。”
张良很不解,但是对方是个行动不便的老人家,毫不犹豫的就去帮忙。没想到老者刚拿到鞋,顺手又把鞋扔了下去,一连三次,烦不胜烦。
张良没有生气,也没有不耐烦,他恭敬地帮老者穿鞋,毫无怨言。
老者笑着点点头说,“孺子可教,五天后,天亮之时,你到这儿来等我。”
五天后的天亮之时,张良来到了约定地点,发现老者早就在此等候,老者生气地叱责:“与人相约,怎么能迟到呢,五天之后你再来,必须早点到!”
这一次,张良天还没亮就起来,但是依旧迟到了。
第三次,张良干脆半夜就出发,正好碰上了老者,老者对张良的谦逊很是欣赏,便送给张良一本兵书《太公兵法》。
正是这本书让张良顿悟了谋略的奥秘,日后辅佐刘邦,开创了汉室江山。
太自以为是的人,就是太以自我为中心了。浮世如潮人如水,这个世界上从不缺有本事的人。
一个有天赋,有才能的人,如果只知到高傲自大而不知学习,最终他还是也会江郎才尽,一无所成。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自以为是的人容易止步不前,因为他们早已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反而是谦虚的人容易取得进步,突破自我。
这就是谦虚的力量。
谦虚的人,就算是才华横溢也不会自负炫耀,反而更加谨慎和气,默默地积累着自己的能力。
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保持着开放平和的心态,身处顺境而不骄傲,身处逆境而不绝望。
这样的人,福泽是很深的。
活得通透的人,就像一朵昙花。他们会在无声处努力的绽放,却不会用高傲和炫耀打扰别人。
谦虚对待人,用亲和的,欣赏的心态去对待别人的建议,这样的人更容易遇到贵人,得到喜爱,福气和运气自然就会来到他们身边。
谦虚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