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芙蓉文章网 人生感悟 男医生弃医从“绒”与空姐妻子共绘刺绣蓝天

男医生弃医从“绒”与空姐妻子共绘刺绣蓝天

收录时间:2022/1/14 16:27:59

关键字:毕峥  刺绣  三林  林绣庄  

阅读:200

  这是一堂关于女工刺绣的讲座,偌大的教室,台下坐着的都是清一色的女生。她们凑在一起饶有兴致地观看现场的刺绣表演。原本以为这样传统的女工活,一定是出自于一个上了年纪的阿姨。但是拨开人群才发现,坐在当中刺绣的那个人,竟然是一个人高马大的时髦男青年。只见他一会抽丝,一会拔丝,很熟练地把一根绣花线分成了16根,台下的女孩子们都惊叹不已。一个大男人竟然能做出如此细巧的手工活!他是谁?他怎么会对刺绣感兴趣?他的手上功夫是怎么练成的?

  大学毕业后做了7年的医生

  这个男青年的名字叫毕峥,今年36岁,是上海三林绣庄的总经理。说起绣庄人们总是会想到“传统”、“作坊”、“女工”这些词。确实,三林刺绣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它集合了中国四大名绣的精华,同时创造了自己的地方绣技艺。上世纪80年代,绣娘们用灵巧的双手绣出了西哈努克亲王的服饰、里根总统的被套、伊丽莎白女王的睡衣……这些刺绣的作品都成为了价值连城的宝贝。很长时间来,绣庄的辉煌都是由女人们创造的,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一个年轻的男人成为了绣庄的庄主,这也算是一种突破和传奇。

  其实,对毕峥本人来说,这样的经历又何尝不是人生的突破和传奇?几年前的他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会放下手术刀,拿起绣花针……

  1996年,毕峥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五官科医生。他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也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哪怕是一个普通的缝针,也要尽量追求完美。医生的工作总是忙到没有时间观念,遇上值班,毕峥要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看100多个病人。但是再怎么辛苦,毕峥也没有退缩,当看到病人康复的时候,心底里的成就感就把所有不满的情绪都冲走了。他就这样一直坚持着。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在工作第7个年头时,毕峥结束了自己的从医生涯。

  那天下午,毕峥正在给病人看门诊,身后传来“砰”的一声巨响,他下意识地回头看,一位70多岁的老人倒在五官科门诊室前,面色发紫,嘴里满是白沫和鲜血。他身旁的老伴不知所措地大呼“救命”。 情况危急,毕峥当机立断决定用人工呼吸。面对老人满口的白沫和鲜血,他没有一丝犹豫和嫌弃,直接进行了口对口的抢救。几分钟过去了,老人的口鼻终于能呼出游丝样的气息了,毕峥赶紧让护士为老人吊上生理盐水,送到抢救室。 一阵紧张有序的抢救后,毕峥长长舒了口气。

  可是,让毕峥怎么也没料到的是,这位老人的家属几天后向医院提出“医疗事故赔偿”。原来,老人患有糖尿病,那天护士错把生理盐水写成了葡萄糖,老人就因为并发症去世了。病人家属怪毕峥不该随便给老人治病,他们认定这是一起医疗事故。

  毕峥解释了很久,还是无法摆脱他的“罪名”。这次意外的“打击”让毕峥有说不出的心寒。整整7年,他都在不断地追求工作上的完美,尽心尽力地为病人着想,可最后的结果却是这样。毕峥沮丧极了,他不得不重新考虑未来的人生方向。

  俗话说,男人三十而立。当时的毕峥已经结婚生子,他要承担的责任更大了。医生的工作每月只有两三千元的月薪,这些年来他的收入一直没有妻子的多,这多少让他觉得有失面子。而且医生这工作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了,以至于没有时间陪伴妻子和儿子……既然现在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尝试下新的生活方式呢?几天后,毕峥交了辞职信,在主任惊诧的目光中离开了医院。

  拼事业大男人拿起了绣花针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毕峥离开的时候是满腹的胸怀壮志,可真的事到临头,要为生计奔波的时候,真是身心疲惫。他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医疗器械的销售代表,这恰恰和做医生时来了个身份颠倒,变得要看别人的脸色,要讨好别人办事了。为了打开郊区医院的销路,毕峥每天花4个小时在来回的公交车上,再花一个半小时在等医生的接待上,然后用自己的智慧和厚脸皮,在最短的两三分钟时间里和人家套近乎、介绍产品。好在毕峥的骨子里有股闯劲,而且他的心态调整得比较好,他自我安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现在的情况只是一个过程,不会是最终的出路。

  2005年秋天,毕峥和朋友们在一起聚会,他们都说毕峥下海后的变化很大,变得越来越有经商头脑了。一个朋友提议说:“听说浦东新区成立了一个三林绣庄,他们正在招总经理,我觉得你倒是挺合适的。”堂堂一个大男人跑去绣庄做总经理,这个建议听上去有点可笑。

  回家后,毕峥和妻子开玩笑地说起这个事情,没想到妻子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你不是蛮喜欢这些美术手工的东西吗?可以尝试一下啊。”确实,毕峥从小喜欢画画,也有一点美术的功底,再加上他曾做过医生,是个xīn líng手巧的男人,刺绣也未尝不可。毕峥还想起来,他曾经在朱家角买过两幅刺绣作品,现在还挂在客厅的墙上。买的时候价格很便宜,没想到买回来后,家人和朋友都说好看,摆了几年后发现,现在的手工刺绣越来越少了,这两幅画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了。联想到朋友的建议,再出于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出于对三林刺绣未来的看好,毕峥决定做一次尝试,说不定这就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

  几天后,毕峥来到了浦东三林文化艺术中心,令他欣喜的是,之前的销售经历让他轻松地通过了面试。但是这欣喜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走马上任的那天,毕峥才知道原来自己接手的是一个空壳子。三林绣庄还在筹备阶段,要员工没员工,要产品没产品,要制度没制度,什么都要他亲力亲为,接下来是漫漫征程啊。

  第一天上班,毕峥坐在办公室里,千头万绪不知该如何下手。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他从来没刺绣过,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更不知道如何来营销。新成立的绣庄没有样品,毕峥想总不能就这样在办公室里呆着吧。于是,他亲自到附近居民家里去收集了许多民间刺绣作品,然后在办公室里揣摩,但是看来看去,这些东西都过于陈旧,不是他想要的。毕峥又想,苏州有中国著名的苏绣,可以到那里去考察一下市场。可没想到,到了苏州,那里满大街的都是价格低廉的仿制刺绣商品,什么手帕、雨伞、睡衣、钱包……没有一件是他需要的。回上海的途中,毕峥的心情像是被吹落的树叶,信心全无。

  三林刺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的市场卖点在哪里?毕峥请教了设计师。原来三林刺绣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它延承的是“顾绣”,好的刺绣品采用1/96cm的线,纤细得只有在阳光下某个特定角度才能看清,一幅画要花费绣娘近两年时间……毕峥很受启发:三林刺绣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它包含了一种传统的文化和工艺,绝对不是街头巷尾小摊贩上的那些仿制品。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要了解和熟悉,然后才能去开发和经营,才能为公司赚到钱。

  于是,接下去的3个月,毕峥白天跟着绣娘学刺绣,晚上研究中国传统刺绣的历史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之后,他掌握了刺绣的所有工艺,手拿绣花针,他也能绣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当然,通过这样的尝试以后,他才真正体会到三林刺绣的珍贵之处,它的每针每线都包含了绣娘们的心血。

  年轻的男“庄主”一炮而红

  上任一个月后,三林绣庄受到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的邀请,需要准备作品参加评选。毕峥告诉自己一定要打响第一炮,让绣庄来一个“开门红”。整整一个星期,毕峥和设计师两人苦思冥想。毕峥觉得一定要有新的创意给三林刺绣注入活力,“有没有可能将苏绣和顾绣相结合,绣一幅镂空的龙?”年轻人到底是年轻人,毕峥的想法一下子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设计师拍手称好,连夜赶出设计稿。

  那天,在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上,这幅名为《福龙》的作品果然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它创意独特,气韵生动,专家们一致评价:“作品有创意,想不到传统刺绣还能以这种形式来表现!”最后《福龙》不负众望获得了金奖。毕峥以三林绣庄“庄主”的身份意气风发地走上台领奖,台下的人们看到他都感到很惊讶……其实,这还只是毕峥刚开始展现身手。

  作为一个“庄主”,毕峥的主要工作还是经营。《福龙》获奖以后,为三林绣庄打响了名气,订单也跟着多了起来。订单多了,人手就不够了。这年头,要找个懂电脑的大学生容易,要找个精于手工刺绣的绣娘很难。那段时间,毕峥来到三林镇的老街,挨家挨户地拜访,询问有没有会刺绣的女人。跑了几天总算没让他失望,三林刺绣在当地很有名,几乎每户人家的女人都会刺绣!一次偶然的机会,毕铮还遇到了一位名叫康美丽的绣娘。她是一位拥有近30年刺绣经验的老绣娘了,当时她刚刚参加刺绣的技术等级考试,是上海最早一批持有刺绣等级证的“老法师”之一。她在当地的绣娘中也很有名望。毕峥把自己请贤纳士的意图向康美丽说了一遍,两人很快就达成了默契。“毕峥要重振三林刺绣了!”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三林镇的绣娘们欢呼雀跃,很多人给康美丽打电话,想要和她一起加入三林绣庄。短短不到一个月,三林绣庄内就增加了15只绣桌,原本冷清的工场逐渐热闹起来了。

  有了绣娘,问题解决了一半,接下来摆在眼前的问题是:如何来寻找关于三林刺绣的历史资料呢?毕峥又犯难了。好不容易,几经周折,毕铮终于在三林老镇上找到原“绣衣二厂”,这个厂已经倒闭了,只剩下几个人做财务,依靠外租厂房维持仅有的一些开支。“wǒ men所有的资料都在这个档案室了,你随便找吧。”面对毕铮,工作人员显得很诧异,这个已经倒闭的工厂还能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毕峥走进布满蜘蛛网的阁楼,一呆就是半天,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宝藏,里面有大量的人员档案资料,还有刺绣样料、毡子线,甚至还有上百件绣片和打样,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些宝贵的资料,详细保存了三林刺绣的历史,为今后的研发提供了一手的资料,这可印证了一句老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老婆和儿子一起来当参谋

  毕峥坐在办公室里,淹没在一堆堆的文稿里,新设计的样稿、产品的包装盒、客户的合同……这些都要他一一拍板。此时,电话铃声又响起来了,是一家礼品公司想和他讨论如何使刺绣的图案看上去更有立体感。毕峥告诉他,三林绣庄已经早就研究出了这种新的刺绣方法,在技术上完全可以达到。挂完电话,又有人敲门,是下属来问他楼下的办公室里要多排一张座位,是否要接另外的电话线……毕峥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里里外外都要管,没办法,谁叫他是“庄主”呢?因为带领的是一群上了年纪的“娘子军”,所以很多人会不理解地问:“这样的工作对一个时尚年轻的,学医科出生的男人来说,是否觉得合适呢?”

  其实,对毕峥来说,从接手三林绣庄的那时起,他就做好准备迎接挑战。刚开始的时候,公司是一个很小的集体企业,员工们都习惯了在一种比较松散的环境里工作,现代企业的guǎn lǐ制度,比如朝九晚五的打卡,比如工作中的绩效考核,这些在他们身上都不适用。老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毕峥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制度,并且以身作则。那段时间,他每天都在办公室里加班到夜里一两点。时间长了,人家看在眼里,对这个年轻的总经理也由衷得佩服,渐渐地,制度就被遵守下去。

  产品的设计太老套,无法适应当下的市场需求。毕峥就自己参与设计。虽然他算不上是个技艺精湛的绣娘,但他总在寻思着要摆弄点“新花样”。在研究了20多种针法后,他将不同针法嫁接,创造出独特的新绣法;又在视觉表达上有创新,突破中国传统刺绣以二维为主的特点,尝试创造出多层次的油画效果,受到了行家的肯定。

  现在的三林绣庄已经从原来的一个小小的手工作坊变成了一个名扬海内外的品牌,变成了一个年产值百万的公司。毕峥用现代的理念发展公司,先是申请了三林刺绣的专利,然后又打通了高档礼品的销售途径,这段时间又积极地申请成为世博会标志特许生产商……给公司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当好“庄主”,毕峥也放弃了很多个人爱好和时间。他原来是个特别喜欢运动的人,每个周末都要约朋友打篮球、打斯诺克,但是现在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外地考察。平时为了和tóng shì研究新产品,讨论市场营销的策略,陪客户吃饭,他的下班时间总是很晚。还好毕峥的妻子很支持他的事业,并没有对此斤斤计较。

  说到这,其实还应该介绍一下毕峥的家庭。毕峥的妻子是个空姐,他们谈恋爱的时候,毕峥还是个刚毕业的小医生,收入并不多。不过女孩子对“医生”这样的职业总是有点点迷恋的。休息的时候,她总喜欢去医院看毕峥工作,看着自己心爱的男人认真专注工作的模样,她的心里头有点小小的得意。后来毕峥下海转行,妻子并没有表示不满和不理解,反而给了毕峥很多的鼓励,她总是说:“我相信你的实力。”毕峥听了也很感动。现在,妻子每逢休息的时候,仍然喜欢去绣庄等毕峥下班,一方面是促进夫妻感情,另一方面是为了看那些精美的刺绣作品。毕竟女人对这种民族手工的东西有种天生的好感。妻子是个很时尚的人,她会从白领女性的角度给毕峥提一些建议:比如让刺绣的图案更具有现代元素,设计一个同时放刺绣和个人照片的双面像框等等。目前让毕峥最为难的是上小学两年级的儿子。因为他们夫妻俩的工作都很忙,所以儿子基本上没人管,只好扔给毕峥的父母带。小家伙常常看不到爸爸,总免不了抱怨。毕峥哄他的方法就是给他一个“海宝”的刺绣作品……没想到这招管用,小家伙高兴极了,还和爸爸讨论哪个颜色好看,哪个图案好看。

  公司的运转上了轨道,家庭也没有后顾之忧。现在,毕峥考虑的就是如何让刺绣这门传统艺术代代相传下去。后继无人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要解决肯定也不是一朝一夕。如何让年轻人也加入刺绣的行列呢?前两年,毕峥和一些学校达成了合作协议,把三林绣庄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不断给三林刺绣注入青春时尚元素。希望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下,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刺绣的队伍中,那么毕峥也不再是这个行业里的“一枝独秀”。


毕峥  刺绣  三林  林绣庄  

精彩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芙蓉文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19821号     豫公网安备410322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