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成人后,人性被尘俗异化了呢?两个原本关系甚好的朋友或情人,为什么会突然变得冷若冰霜,甚至互不礼让了呢?这是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让很多人苦闷不解,于是喊出了渴盼“如若初见”的心声。
是啊,初见时感觉多么美好,对方浑身上下无不充满诱惑,有种“一见如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体验。那是因为刚接触的时候,你只看到对方的优点,还没来得及看到对方的缺点,此刻,你真把对方想得太完美了!
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对方的不足,也就是那些让你不高兴不满意的言行,在你目前暴露无遗了,让nǐ kàn不惯,让你心情不好,甚至让你心生鄙夷。于是,你就恨自己当初瞎了眼看错了人,真不该认识对方。一颗热情洋溢的心,越来越冷,越变越硬,交往也日渐疏远,新鲜感怅然皆失了!满腹的哀愁与痛心也由此诞生了。
相信类似的交往经历,让很多人感觉屡见不鲜。人们往往想善意对待最亲近的人,但忠言逆耳,不小心说了一句让对方很不爱听的话,结果出乎意料,对方把自己以前的好给全抹杀了。此情此景下,对方态度变了,再也做不到刚交往时那么和善了!
很多人遇到这情形时,不懂得及时委屈自己一下,去跟对方适当的沟通交流,求得让双方获得新的和解,而是保持长时间的沉默。这样的话,可能在你内心深处留下一个情感小疙瘩,犹如病根在特定条件下发芽,长变成激发双方矛盾的致命导火线。于是,一对和谐的朋友或情人就这样分道扬镳了!等过了一段时间,才独自一人懊恼难过。如此的生命际遇,实在太让人失望了,真是一次不该发生的感情危机啊!
虽说包容和理解,是友情和爱情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人各有志,当独立的个体追求的目标不同时,思想分歧就明摆在双方面前了!走哪条路的问题,有时会让双方不得不疏远一段时间。是选择黏在一起,还是选择暂时分别,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关节点。每个成人的个性都很强,谁也别想改变谁,谁也别想左右谁。这时,交往双方就要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要为自己活,而不是为对方活。这样,当事人日后才不会后悔。换句话说,当事人要明确了解自己想要的是哪一种未来,自己想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等反复考虑了之后,再做决定。双方应该都这么想这么做,才能实现彼此尊重,让彼此都过得快乐()。
所以,人心变冷了,是人类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心理现象,当事人完全不必惊慌失措。只要通过谈心交流的方式,让对方深切理解自己,两人就可以实现和好如初,而且,感情也许能比过去更笃厚深沉呢。如果不信,可以试一试。当然,如果谁也不想先委屈自己,两人都太爱面子,都不情愿开诚布公地跟对方做一番交流,那么,情感冷战就宣告开始了,继续互相猜忌,继续维持僵局,那么,分道扬镳肯定是必然的了,外人谁也没办法挽救他们那段曾经美好的感情了!
很欣赏舒婷的情诗《致橡树》中的一句话:“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种生活态度,含艺术化生活的态度。两颗心彼此牵挂即可,无须天天腻在一起。古人不是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吗?距离产生美,没有适当的距离,就会失去神秘感。在分离期间,两颗心虽然很孤独,但做自己的事,一点也不空虚。试问,这样的生命,难道还不够精彩、不够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