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阅读感悟精选三篇
导语:有一座高山叫书山,有一条捷径叫勤奋,愿你走着捷径勇攀山顶。有一片大海叫学海,有一条轮船叫刻苦,愿你坐着轮船遨游大海。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穆斯林的葬礼》阅读感悟,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一次看时因为有了大体模糊的印象所以看的比较快。作者给全书设置了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背景。巧妙地将玉与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一样时代,有着不一样资料却又交错扭结的感情杯具。
伊斯兰教和他的信徒穆斯林对大多数的读者来说是一个神秘的事物,所以这也成为吸引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文中看到了一个个描述细致的宗教场面,了解了有关穆斯林的许多风俗。作者本人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信徒,但在书中她并没有故意神化宗教,而是用一种清新流畅的笔触缓缓的记叙描绘,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十分纯净的感觉。同时书中的另一个背景是故事发生在一个和玉器有关的家族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玉是风雅高洁的象征,古人多以玉来形容比喻自我的品德、气节。例如有“君子比德于玉”。所以全文中隐隐流露出一种雅致宁静,与世无争的气息,但是玉同时也是一种财富,君子爱其品质,当然也会有人因为其价值而做出令人不齿的事情。文中作者分别用“月”“玉”为线索,分别描述了民国初期到解放前和文革前到文革结束社会复苏的两个时期跨越六十年的历史。在这段复杂纷乱的历史中,不管是对两类人物冲突的正面描述还是侧面描述,都流露出作者本人鲜明的爱憎之感,同时这种情绪也深深地影响着读者的情绪。动荡的社会中容易产生杯具,六十年中家族兴衰变迁,三代人命运沉浮,最终是一个个令人痛惜的感情杯具。读后会产生一种压抑的情绪,但却触及读者的xīn líng,令人有荡气回肠的舒
畅,同时使人产生对历史对社会深沉的思索。仅仅是这单薄的一遍已经令我的心绪久久无法得到宁静了。在这超多文字的背后,更让我看到了知识的可贵,姐妹情深的碧玉两人,皆因为所受的教育不一样,对于感情,对人生竟也产生了天壤之别。玉儿对于感情的执着,对于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胆,果敢与无畏,正体现了新时期中国青年的新气息!而作为一代妇女的代表,碧儿的迂腐和落后,以及对于感情的盲目和对于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为之悲哀……
读完这本书感触很深。她文笔的倾诉,让我这个一向对伊斯兰教淡漠的人,对它肃然起敬……我了解了许多回民在生活中的传统礼节和常用的阿拉伯语,因为文中的回族人对至高无上的真主安拉格外信仰。回想书种种,不知该怎样评价书中所展现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因为,霍达以她深刻的内涵塑造出的人物形象都是让人荡气回肠的。我为成熟、漂亮、处处透漏出现代女孩儿特点的韩新月和才华横溢、赋有职责感的楚燕潮的感情杯具而深深的惋惜,为梁君壁事事追求完美,吝啬的毁掉两对人命运的行为而遗憾。但一方面,也觉得她很可怜,毕竟韩子奇曾给予过她伤害,她有权利为所欲为。梁冰玉呢?我觉得他因该是本书中最值得同情的人。因为那个以前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个性的女孩儿,最终却成为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孤单的独自漂泊他乡。
在现实生活中,能无限信奉真主的人比比皆是。但是真正能做到圣人穆罕默德传下的古兰经里的条约少之甚少。以前看过一点儿古兰经,觉得很吃惊。那些传统思想的条约太严格了。和现实生活相提并论,那wǒ men的罪过可大了。不做礼拜,不分斋,连这最基本的都没做到,怎能踏上前往圣地麦加的征途呢?说到那里,也不禁为做一个回民而自豪。因为,天下穆斯林共同敬仰的圣人穆罕默德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名人排行榜中,成为领先人物。因为是他最初建立了伊斯兰教,是他编写了古兰经,至今影响人类的生活,与社会紧密结合。因此,这个排行是名副其实的。
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穆斯林的葬礼,展现奇异而又古老的民族风情,和栩栩如升的人物品性,是值得我用时光和xīn líng来感受的。俗话说:“一部伟大的作品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文学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确实是显而易见的。由此说来如何让自我更具文学修养和文学素质,是一个仔细思考的问题了。就当下来看,当然理应从基础做起,踏踏实实的走好自我此刻的每一步,从而使自我以后的人生走的更加从容和潇洒!拥有生命,便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与书中的主人公比起来,wǒ men不幸福很多吗?最起码,wǒ men还活着,还拥有着生存的权力,这样说来,wǒ men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抱怨命运呢?也许,你的人生之旅正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也许你此刻的人生之路正充满荆棘,但无论境遇如何,请学会潇洒一些吧!珍重生命,只要你还呼吸,就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将你打败!除非,你选取了自我放下或是自我毁灭……
篇二:
这本书我看了不到半个月吧,每天都会看一点,要么早上提前一个小时,或者中午午休微信阅读,还有晚上收拾好睡前阅读,半个月不到利用零碎时间看完。
其实在看之前我就知道这是一本很悲伤的小说,甚至有点矫情。但是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很强的故事逻辑性,让我还是深深陷入到小说中,仿佛置身其中,深切地感受到小说各位人物的喜悦与悲伤。看到新月跟楚老师甜甜的爱情,我也觉得很幸福,甚至有点羡慕新月,羡慕她有那么好的老师,还有那么爱他的爸爸与哥哥,羡慕她有那么好的成绩和性格。记得新月去世的时候,陈淑彦说:“新月,你这辈子活得值啊。”
的确,新月的生命之光虽然只有19年的长度,但是她这19年获得了很多别人企盼不到的幸福与幸运。wǒ men都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它有限的长度。“有的人20多岁就死了,只不过到70多岁才埋”这句话也在说明着,生命的意义跟价值并不是以长度来衡量的,并且它跟长短毫无关联。还有生命的人,应该珍惜好岁月,认真积极得过好每一天,赋予生命最大的意义,给社会与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
一个人,无非就是她/他思想的产物。wǒ men可能会比较少去思考“活着有什么意义?”这种问题,如果wǒ men每天的日子都很平淡无奇,又并不无趣,那么wǒ men可能永远都不会去想这个问题,直至生命终结。但是当wǒ men遇到人生中一些波折甚至灾难的时候,wǒ men就免不了会去思考这个问题了。其实这是个很大的命题,且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回答。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去认真回答。我认为,即使不遇到灾难,多思考一下,也受益。
从韩子奇的一生wǒ men可以看到一个人事业的波澜起伏,这个事业是很典型的,因为它于他而言是生命,是至高无上的宝贵。人生无常,很多事情不是一个人或一家人所能掌控得了的。韩子奇最初忍辱负重,给害死师傅的仇人做徒弟,默默学习成长了三年,结果重振“奇珍斋”,为师傅报仇,甚至一跃成为“玉王”,名利双收。但是后来,日本鬼子侵犯中国,国家有难,民间个人的生意环境也不免受挫,韩子奇为了保护他视为生命的古董宝玉不被战争毁灭,不惜抛妻弃子远赴英国。却没料到,他远在英国的那段岁月中,奇珍斋已经被毁灭了。而毁灭的元凶,又正是他以前的仇人。
所以说人生无常,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卷土重来是常有之事。不过韩子奇他这一辈子的确也干了不少大事。比起人生的平淡无奇,用尽全力去争取一下,为其增添几笔色彩,不是更有意义吗?
说到爱情,韩子奇说他跟冰玉之间是爱情,是单纯却又浓烈的爱情;而他跟君璧之间有深厚的感情,这个感情也割舍不得,但却不是爱情,他类似于亲情,是理所应当的感情。韩子奇和梁冰玉从英国回来之后,韩子奇却再也离不开家,离不开梁君璧了,当然他并不是离不开梁君璧这个人,而是梁君璧身上承载了很多的社会属性的东西,比方说世俗的眼光,宗教信仰等等。他没有办法心安理得地离开了。所以梁冰玉选择了一个人离开。对于爱情,我还是更倾向于梁冰玉这样,敢爱敢恨,独立洒脱。而后韩子奇跟梁君璧在一起生活的这些年,已经完全没有任何美好的感情存在,只不过是住在一个屋檐下分居不言的两个陌生人罢了。而这样过着余生,值得吗?深情,不痴情,我想这才是最好的爱情态度。独立、自重才是过好自己这一生的基本要求。
以上就是我阅读完这本书之后,关于“生命”“事业”“爱情”的思考。当然,韩新月是一个很完美的人设,还有楚雁潮也是。有人说作者创造这样的人设过于完美了,但我觉得无可厚非,毕竟是小说嘛,没说非得跟生活一样。艺术本就是源于生活,但最终还是要高于生活的。我喜欢这两个角色,喜欢他们对事业孜孜不倦的热情与付出,喜欢他们身上散发的自信与从容,喜欢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健全的人格。这些都是我喜欢并决心追求的,他们给我增添了动力,也促进了我对燕园、未名湖深深的向往。希望今年能去好好地逛一次,北大这个从未见过但仿佛已经见过好多回的地方。
篇三:
一个与穆斯林几乎无关的“葬礼”
(罗嗦一句,给两颗星,是把它作为本应成就的名著,若视为通俗小说,三星甚至四星都可以。)
抱着想了解伊斯兰文化的心态读完《穆斯林的葬礼》,第一感觉就是作者自身成长的“那个年代”的味道如此强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有类似缺陷的不少;然而局限又不能尽归咎于时代——不受此局限的佳作也大有人在。如果说”那个年代:给作者的烙印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书给我的感觉却是“败”者居多。只能算一出披着伊斯兰文化外衣的通俗言情时代剧。
先说说对伊斯兰教以及穆斯林生活的描写,窃以为这本应该是全书最吸引人的部分,相信不少读者和我一样是为此而读的。但是很遗憾,这方面的叙述篇幅够多,深度却远远不够,感觉如同为了制造悲剧而刻意贴上的一个背景,过于生硬、浅薄而缺乏说服力。主角里,无论韩子奇还是新月身上,都看不到多深的信仰影响,至多只有作为少数民族的边缘感,唯有韩太太真正虔信。主人公的命运即使抽掉这个背景,大部分也不会有本质性的改变。不做穆斯林,韩子奇照样爱玉成痴,照样婚外恋,韩家照样家庭不和,韩新月照样得绝症。甚至唯一可能深受信仰影响的韩新月与楚雁潮之恋,在相当长时间内也并不顾忌信仰有别,而是困扰于在当时都显得陈旧的所谓师生伦理——无论韩、楚二人、好友、同窗还是韩太太,都只做如是考虑。及至韩太太知晓两人的真实情感,才出于信仰差异去阻止,但此时韩、楚爱情已相当坚定,而新月的病情也已经在操心哥哥的婚礼时恶化到不治,所谓信仰的阻隔,不过给她必死的命运多洒几滴煽情的泪水。设若新月不死,与楚雁潮继续在不同的信仰阻隔下痛苦纠结,在信仰、家族和爱人之间艰难抉择,倒是可以加重信仰与爱情的悲剧,可惜的是作者偏偏把新月设定成一个信仰并不见得多深的人物,对二人爱情的处理几乎是个败笔。
穆斯林的身份和信仰对主要人物命运的影响根本无从体现,甚至还不如战争、绝症之类言情剧常用手段来得重要,即使新月的绝症也来得莫名其妙。这一点上几乎类同于琼瑶小说里偶尔为之的刻意的大时代叙述,非常可惜,白浪费了一个本来可以大大升华境界的机会。当然作者还是给了读者一个了解伊斯兰民俗风情的机会,但也就仅此而已。类似的还有对中国”玉文化“的描写,这方面的叙述略胜于穆斯林背景——“玉”对人物命运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穆斯林身份,但还是令人感到某些文化深度的欠缺,不无遗憾。
然后不得不说文字风格,这通常是一部文学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在此却是最具“时代特色”也最失败之处。不客气地说,堪比“知音体”、“琼瑶体”上身。煽情有余,内涵不足,能放不能收,完全是“张弛有度”的反面。就算是悲剧,也大可不必从头哭到尾吧?我不怀疑作者情感的真挚深切,但问题在于作者过分“参与”了叙事,总是忍不住越俎代庖、不厌其烦、详尽无遗地去“代替”读者抒情、议论,就像一个热爱包办一切的家长,即使用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来写作,也不是非如此不可的。没有了“留白”,也就没有了想象和升华的空间。至于语言略嫌陈旧,粗糙,不够凝练生动,文学性不足,几乎有初学写作者的味道。
人物形象塑造是另一大遗憾。类型化,不够立体丰满,连主角都不例外,相对好一些的只有韩太太璧儿。“主角光环”作祟之下,韩新月美得虚无缥缈,谢秋思俗得莫名其妙。韩新月几乎是个穆斯林版的林黛玉,天资过人而身世不幸、体弱多病,她集众美于一身而也就罢了(连她母亲都是想考牛津就能考上啊)。谁能相信,堂堂商务印书馆创办人(照文中暗示的,上海民族资本家,什么印书馆的创建者)的女儿会俗成这样子?言谈刻薄缺乏教养不算,还恋上个店员家庭出生、英文口语都不地道的水蛇腰小白脸,也真是醉了。所以谢秋思、唐俊生、郑晓京之类的配角就十足是作者刻意编出来衬托主角的小道具,完全符号化,最后不了了之。好笑的是,作者一边在提倡民族平等,一边却落入“地域歧视”的俗套,陪衬的半“反面”人物谢、唐不算,连韩太太信口胡诌的情敌“表妹”都得是“上海表妹”。当然完美的楚雁潮也是上海人,然而与“反派”张口即是上海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家楚老师是从来不说沪语的,更不会提什么“阿拉上海人”,他的上海人身份是可有可无的,换成任何一个其他城市都无所谓。
这样一部作品在”那个年代“的成功,很大程度应归功于它反映伊斯兰文化的开创性——虽然在此方面仍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除此以外,几个时代穿插叙事的结构还算吸引人,情感还是真切的,甚至不乏某种情怀。读完不能说毫无感动——否则也不会有”吐槽“的欲望了。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只是遗憾作者浪费了这么一个好题材,把一部本可以成就的皇皇巨著,降格成了还算好看的通俗小说,一个除了信仰的皮毛和表面仪式之外,与穆斯林几乎无关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