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道德高尚、品行高望的人,说出来一串话让您费解。其实,复杂的是您自己,道理说一千遍仍然是那个理儿。
汉·刘向《列仙传》载:“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话说令尹当时只不过是函谷关守关官员,老子很有学问,在周王朝担任主管图书典籍的官职。令尹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一日夜晚,独立楼观之上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
后事果然。老子倒骑青牛而来。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关尹仰天而叹道:“我生有幸。得见圣人!”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关尹叩见圣人。”
老子听罢,哈哈大笑。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述五千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后人尊称《道德经》。
闲来读书,品味人生。寂寞中敞开胸怀,倒觉得自己成了自由人。人一自由,思想便也在时空横飞。
《龙文鞭影》里,见到唐朝的崔铉,说他在任江陵郡守的时候,注意到长江边上有个渔夫。没人知道他的姓氏名号,总在长江边上垂钓,钩着鱼了就拿去换酒,然后边喝边歌,旁若无人。崔铉不解,躬而问之:“先生是隐士么?”对方答道:“姜子牙、严子陵,都认为他们是隐士,却不知道是在沽名钓誉”,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弄得这位后来曾任宰相的人一头雾水。
好在明人萧良友看破端底,给此则故事又附了个“诠释”。宋代有个卓彦恭的人曾到过洞庭湖,月下遇到个老人在划船,便问他:“有没有鱼呀?”老人回答说:“没有鱼,但有诗。”随即用浆敲着船舷就唱起歌来:“八十沧浪一老翁,芦花江上水连空。世间多少乘除事,良夜月明收钓简。”唱完,卓彦恭问他的姓名,老人不语就走了。
本来是启蒙读物的《龙文鞭影》,今日读来,自己倒成了蒙童。想崔铉见那个“隐士”,为什么说姜子牙、严子陵是沽名钓誉?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立齐声名显赫。严子陵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好友,但他多次婉拒刘秀聘请出仕,安居富春山。细细咀嚼,或许那个“隐士”早就看穿了名缰利锁,而崔铉煎熬官场,两次拜相罢相做了“隐士”的注脚。
还是《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说的好:“江海冥灭,山林长往。远性风疏,逸情云上。”洞庭湖上那个划船的老人也是,不在乎鱼有或无,而是把红尘烦扰统统装进了“快乐”的“钓桶”中。
老子诸高人话说的佶屈聱牙,也许剥茧抽丝道理就是如此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