羑河纪实之一二六
羑河岸边观逝水谈大历史
文生
老文在家里坐着。天气暖和了,地里的活多了,因为种的地没多少,也就没多少话,可是也不少操心。这日早上老明来了电话,说有几个同学过来看他,让老文在家里等。老文一边等一边想。
这一段时间,老文考虑了很多。前些时和老明聊了现实合理与否的事,他认为谈的不透彻,所说的每个现实,其实谈的是每个时代,每一个时代当然有存在的合理性,它会存在一个阶段,但过了一个阶段,就会变得不合理了,新的阶段就到来了,人们需要适应新阶段。问题是旧阶段既得利益者,会竭力维护既得利益,于是新旧时代的转变非常难。只有拥有大局观的人们,才会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加以改进,不这样的话,就会被历史拖着走,付出巨大的历史代价。老明谈到大历史观,老文认为,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历史轮回多次,原因在于生产力没有变化。
于是他浏览手边不多的一些史书,以及手机上的历史信息。老文认为史学家要忠实地记录历史,不能带有倾向,最多简要地评价一下人物性格。对人性格的描述是中国史书的传统特长,也可以说,历史就是领导人性格导致的。
老文认为虽有不同的新材料出现、新事实被发掘出来,历史的细节有了不同的新版本,比如甲骨文的出现,就纠正了许多历史具体事实,但在大的方面,并没有改变过多。
对人物和事实进行具体的评价是学者、研究者的事。
只是研究历史的学者们常使人失望,老文认为这是缺少大历史观所致。
正在想着,听到门外有人喊,老明带着几个学生来了。
老明说,这是黄教授的几个学生,到这里听你讲讲历史。
老文说,你把我放在火上烤呀,在你面前,我都不敢讲历史,他们都是青年才俊,是专门研究历史的,这不是让我出丑么?俺只是困在石林黑塔村的一个小小老百姓,那里敢说知道历史?
老明说,古人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一个学生说,老师说了,你是他的老师,要wǒ men认真听讲。随后把几个同学介绍了一下。
老明说,黄教授说他和王胜同学有事,不能来了,可是毕业不等人,就让学生们过来听你讲大历史观,开启思路……
老文说,俺只能随便谈谈,东拉西扯,在后生才俊面前,只会徒增笑谈,大历史?说起来大而无当。
老明说,你说到那儿算那儿。这几个学生,研究什么的都有。需要你给他们一个方向、启示,不是说具体的。说具体的,别说你,就是我,也比不过他们。
老文说,那俺就信口开河了。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帝王史、英雄史。其实说起来,列国之间的较量,就是战略眼光之间的较量。春秋战国的形势对当下极有教益。当秦赵相持时,其它五国认为与已无关而袖手旁观,有的还赴火打动,压根儿没有想到赵国是保护自己生存的屏障,赵国一失,秦国就能居高临下,其它国家就十分被动。果然,之后秦王铁骑过来,其他国家没有多少反抗能力了。虽然有明白人,采取行动并取得效果,但是在一个时代,必须有相当多的人有这样的共识才行,只凭少数人的先知先觉是不行的……
一个同学说,我认为秦王成功在于远交攻这个方略……
老明对这个同学面示,这个同学不说了。
老文说,对。老明你不要这样,学生就得会提问。很多时候历史并非有现成的方略,而是靠模索。汉初几代皇帝治理的不错,要知道他们并没有先例,但治理的很好,这是从总的方面说的,具体方面失误不少。他们都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高帝认为内乱隐患在异姓王,文、景无为而治,内忧在同姓王,只能待机而除,然贾谊、晁错不善待机,急于消藩,他们一个忧郁自杀,一个招来杀身之锅。对外,汉初几代人养晦应对。武帝奋发有为,内外患均除,又统一了思想……
老明说,贾谊和晁错……
老明说,贾谊和晁错是战略家,看的远。看的远是一回事,如何行动是一回事,但是要求每次行动都能做对,也不现实,其实历史说起来就是人们不断试错的过程,武帝对消藩采取恩威两手……
一个学生问,恩是《推恩令》?
老文说,对。又问,实行《推恩令》是有前提的,那位同学说一说。
一个学生说,武的不行,就采用文的吧。
另一个学生说,不对,如果没有武力作后盾,文的不行。老师您说呢?
老文说,对,应该文武结合。从根本上说,也利用了人性。
老明说,明白了。一个家只能长子继续,对其他的孩子不公平。诸侯实行长子制,诸侯将永远存在,对中央有威胁;要是能分,会越分越小,对中央的威胁就在无影中化解了。对那些不搞、或者只有独子的,中央就强行消藩。这样做,之前只有长子才有继承权的传统也就瓦解了。在民间,也形成了树大枝分的习惯。
老文说,这也给wǒ men带来深远影响,这么做,在和平时期,那些大户人家也富不过三代。随便说一句,咱们百年家庭老企业很少,也做不大,也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老文继续说,大历史也是大性格。朱元璋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仍然决定大战陈友谅,就是一是有精确的战略,二是有胆子。他知道陈友谅才是对手,张士诚鼠目寸光,不足为虑,不用担心张背后捅刀,而且张还能无影中挡刀,果然事情如他所料。
一个同学问,挡刀?
另一个同学说,挡元人。
哦。
老文说,在当代,毛主席一系列著作就是一系列大战略学说,尤以《论持久战》为最,对抗日战争作了最准确的预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最熟悉最了解的基础上,用辩证法分折得出科学结论,并为现实所证明。
老文继续说,现在的问题是战略家太多,他们到处指点江山,其实对历史、对现实的认识都缺位,只会人云亦云,或故作惊人之语,或拾人牙慧,或只见一块砖头破了就说整个城堡坏了,民间称为砖家。
一位同学问,是不是说对细节的研究无足轻重?
老文说,认识大局,需要对事实作更深刻的研究,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所以对事物的细节进行真正的研究很重要。我说一件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困难之时,当时主流经济学家,国内也好,国外也好,都认为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因此措施就是加大生产,限制供给。但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学者通过研究,认为事实上是供给大于需求,因此主张限产压库和扩大出口,被学界认为是天方奇谈,可是当时国家领导人认真对待他的研究结论,采取了他提出的办法,使国家走出了困境。这样的事,应该发生在你们出生以前……
学生问,为什么是这样呢?
老文说,其实现在看来,准确的结论是有效供给不足。换句话说,就是在总供给不足的局面下,里面的无效供给过多了。说实在话,这个结论现在也是正确的,所以国家搞“三去一降一补”。
老明说,啊。绕头。详细说一说。
老文说,当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说,供给不足的结论是正确的。但具体到现实中,当时工业生产能力其实是过剩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掉,导致库存过多;同时老百姓没有能力消费,一些轻工生产线开工不足。那时,企业是国有企业,生产成本过高,生产的多,亏的也多,不采用强力,压不下来。
一个学生问,为什么亏本还要生产?
另一个学生说,简单的很,为了占有市场吧?
老明说,你们听老师讲。
老文说,当时的国有企业是以产量论英雄,才不管亏本不亏本,能生产就生产。老明你也听说过,那时是工业报喜,商业报忧,银行报急。
老明说,同学们,俺给你们解释一下,当时还是计划生产为主,国有企业还是大多数,工厂出了产品,商业就得收,但问题是商品卖不掉,银行收不到钱,但又不得不给工厂发钱,懂了吧?不说了,你们是学历史的。
老文说,得说,历史研究是离不开研究经济的。自《史记》以来,作经济传记在史书上是占有一定份量的。不了解经济,是写不好历史的。
一学生问,老师听说过文明的冲突么?
老文说,听说过,所谓文明的冲突,不过是争夺生存资源的文雅说法。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网上好些人为某某奸臣翻案,说跪了千年,现在应该坐起来了,认为他不过奉皇帝之命,替皇帝背锅,何况从现在来看,是民族内部问题,wǒ men要从大局上看问题。
老文说,他替皇帝背锅不假,问题在于唯皇帝之命而听就是有大局观了?他一人之下,完全可以主导局面,何况还有许多大臣出面说公正话,但他眼中只有个人私利,没有大担当,把民族大义放到一边,残害忠良……。言为心声,某些人为这样的人叫屈,其实是想做这样的人。以后还全球一家、环球共此凉暖呢。就是后来,人家的后裔入主中原后,也没有为他这样的人平反呀。英雄,是超越历史、民族、阶级的。
老师的话使我明白了好多事。
老文说,研究古今中外的历史,研究国内外的现实,还有未来,都需要。
老明说,能不能细说说?
老文说,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总值的提高率会越来越低,以前是两位数,现在是个位数,几年后降到五以下是现实,再往后,降到三四也可能,这就导致人们的生活改善不足,如何对待?现在发达国家已经发生了这样的事,还是长期性的,wǒ men必须对这加以加研究。老龄化社会也是如此。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小国、穷国,wǒ men也要研究,比如说国民幸福指数,就是一个小国、穷国提出来的。还有,当今世界是国与国之间较量,究竟什么体制机制才能集全国力量有效应对,要研究,样本要多。这些都要有大历史观。
老明说,对。大局观一是总结历史,二是指导当下,三是眼观未来。
老文突然灵光一现,说,现在文明已经到了屠杀文明延续的地步,你们也要研究。
老明惊异,问,为啥?核器吧?
老文说,核武器只是一个方面。看看发达国家,人口在减少。没有了人,谈何文明延续?
老明说,在我国,这是计生的后遗症。
老文说,不是。二胎放开后,人们也不生了,估计真正放开后,也不乐观,因此问题不在这里。
一个学生说,我以为这是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在屠杀文明。
老文说,有道理。我看将来孩子社会扶养的份量会越来越重。
老明说,就说到这儿吧。外面天气也好,咱们到院里搭好桌、灶,这几个同学带着吃的,吃烧烤。
老文说,这样不好,咱们下馆子。
老明说,年轻人好这个,由着他们吧。
老文说,好吧。我也弄两个菜,咱们用以前的土办法,折下门板当桌子,搬来石头砖头当坐位好不好?当初咱们娶亲时,就是这样办婚宴的。
老明说,好,这样学生们会觉着新奇。
老文说,你知道么,俺现在心慌呢,人师不好当呀。
老明说,没事的,俺觉着这些学生听进去了,还想听。吃了饭后,和他们在老村里走走,看看四个老院子,再到羑河岸边观逝水谈大历史。
羑河纪实系列均为原创
2019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