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paul gauguin
这些年生活变化确实太大了,但时代巨变的背景之下并不是所有领域都在齐头并进。熟悉了智能手机操作的人会在生活中遇到很多不可思议的落后,最最令人崩溃的当然是跟某些政府机关打交道,任何一个人登陆一次政府的某些网站办事,都得当场崩溃数次。完全想不通,21世纪都走过20年了,还有这种远古的界面和相当违反基础常识的操作。
这背后的原因是,智能手机和各种app已经把人“惯坏”了,用户体验思维早就深入人心,只是人们未必会用“用户体验”这个词表达。竞品之间可能只是操作逻辑的细微不同就决定了成功或失败。
知识和观念的传播,这整个领域大体上还很缺用户体验思维。
有些大部头,尤其人文社科类的,你耗费大量时间看完会发现,其实内容可以砍掉一大半也完全不影响。这里有作者表达的问题,又或者结构编排不合理,又或者是翻译的问题等等吧,有时候也别怪好东西无人问津。因为时代变了,受众也变了。这是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图书作者说白了就是图书产品的生产者,如果希望有更多人看,就必须把已然变化的因素考虑进去。
前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知识要么读书要么翻翻报纸杂志,且阅读的时候相对不怎么被打扰,注意力比较饱满。今天的手机包罗万象,其他杀时间的产品的诱惑对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挑战。看两页电子书就切换刷刷朋友圈或者微博,又或者看看别的什么热点,又或者突然想到要买个什么去逛逛。总之,实在过于方便了。
哪怕是过去,愿意看书的也是少数人,多数人离开校园后就没摸过书了,偶尔翻翻报纸或杂志也是浏览标题和图片。今天智能手机里的资讯或者公众号文章恰恰是给了这些多数一个便捷的窗口,无论转化率多低,结果就是有更多人的确通过看公众号(当然,指的是类似“吴主任”这样的优质公众号)获得了一些新知开阔了一些视野,xīn líng有时也能得到安抚。
读书的门槛越来越高,替代品越来越多。任何时代花大量时间为研究学习而看书的都是少数人。今天会更少,人的时间被更多其他东西抢占了。其实早在有影视剧开始,小说的受众就大幅度降低了。看过电视剧《天龙八部》的人和看过原著的人交流起来并不会有太多障碍,阅读原著带来的是纯私人的体验,并不足以在沟通交流中有什么不一样。也就是说,很多书,尤其是大部头长篇小说,只有那种能在文字中获得更多愉悦的人才愿意去读,而且这种体验无法分享。所以是两种体验上的差异。仅仅是知道故事和对外交流,看电视剧足矣应付。
再说一些社科类的东西,实际上也差不多,就是一个人是否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更完整的甚至成体系的知识和观念。普通人未必愿意花这个时间,而刚好有一些作者(包括我在内)会用日常的小篇幅随便聊聊,如同跟朋友聊天那般轻松。是否有价值看你想要什么,有的人可能因为一篇文章知道了某本书或者某个大师,有兴趣的话自然会去再深入学习,这完全取决于个人。也有些人常年看我文章慢慢地其实也掌握了基础的经济学思维方式,作为普通人可以了。这种日复一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明显,读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早就被影响了,直到某一天再思考某些问题时突然发现自己好像跟当初想的不一样了。
当然,作品的属性带来的区别是明显的。文艺作品,只是呈现,并非解读。好比一碗红烧肉,你尝一尝,好不好吃。社科人文类的,无论历史、哲学、社会、经济、心理,更多的是一种阐释和交流,那么如何让受众更易于接受就变得十分重要。
今天,依然有许多作者和出版社还后知后觉,大部头一本接着一本,图书的设计和包装都越来越精致,视觉上很吸引人,但即便因此引诱了读者下单,最终也是被扔到角落积灰。因为这个行业的多数人尚未有一丝的用户体验思维,察觉不到环境和受众的巨大变化。其实反倒是部分极其糟糕的图书巧妙地把握了这种变化。
有些厉害的图书发行公司,可以把很烂的东西卖成畅销。这确实是一种营销本事。也有些作者可以把十分普通的东西写得让更多人喜欢,这也是人家厉害的地方。暂且不论内容品质以及个人喜好,客观地说,这些发行公司和作者是在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生产内容。
有那种既能从用户阅读体验角度出发并且品质过硬的作者吗?有,易中天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作者。也许在易中天老师涉及的所有领域里都有比他更深刻和资深的大师,但那些人写的东西根本没几个人愿意看。懂和让别人懂,完完全全是两码事,易老师不仅自己非常懂,更加擅长让普通老百姓也读懂。说到易中天,那就不妨再推荐一个厉害的作者,如果你对老庄之类的国学典籍有兴趣,推荐你去看看杨照老师的解读。
聊到这个话题,也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就是马云。马云说的所有东西看似平常至极,需要的却是一种出神入化的表达能力,要特别指出是那种让一个文盲都能领悟深刻道理的输出能力,我至今没见过比马云更好的。马云退休说自己最想当个老师。是不是真这么想不重要,从其表达能力看,他的确是罕见的优秀老师。
除非要搞研究或者工作需要,人未必非得看书。看再多书也可能只是知道分子。或者这么说,读书当然会更全面一点,有条件多读点书肯定是好事,那种私人的体验是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但也确实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优秀的公众号文章是一种替代品。注意了,是优秀的。那怎么才能发现那些优秀的公众号呢?多看看吧,心里自然就会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