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下面,精选了部分康熙帝王语录与大家共享,智慧无穷。
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
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之。
人心虚则所学进,盈则所学退。
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懂,即贻百年之患。
夫一言可以得人心,而一言可以失人心也。
人以改过为贵,能改过者,无论所犯事大小,皆不当罪也。
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
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
学者诚即事而求之,则可以通三才,而兼备于万事万物之理矣。
己不知,焉能断人是非?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
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也。
人之一生,虽云命定,然而命由心造,福自己求。
为学之功有三等焉。汲汲然者,上也;悠悠然者,次也:懵懵然者,又其次也。
虽然,书不贵多而贵精,学必由博而守约,过能精而约之,以贯其多,与博合其大,而极于无余,会其全而备于有用,圣贤之道,岂外是哉?
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逢是圆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认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