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客厅里挂着一幅《与人民同在》的邓小平油画,至今已17年,当年被美术班评为创作奖。每当我看到这幅画时,就沉浸在那火热激情的年代里。
1973年,全国农业学大寨。农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修梯田、打深井、改河道治山治水。锦西县提出“粮食要达纲要,产量要过黄河。”我的家乡口号是“远学大寨昔阳,近学锦西黄土坎。”一场大打农业翻身仗开始了,那时社员们早晨6点半,中午连轴转,晚上看不见,起早贪黑,战严寒斗冰雪,到处是红旗飘飘,人山人海,大喇叭高低音不停,现场批判会随时随地进行,连续三个多月的农田基本建设不见效果,第二年仍继续搞,县里三级干部大会擂鼓助威,拉练检查处处挂红旗。
我被这种战天斗地的精神所感动,用笔记录下了各种劳动的场面,每天刻钢板、写简报、报进度表,把各生产大队挖梯田情况写成报道广播,我的“大字块”画画水平也不断提升,在公社三级干部大会上,被评为红色宣传员。思想觉悟接近了党组织。
学画画,从“文革”年代学起。爷爷是中学美术老师,下学后我经常翻爷爷的宝贝柜子,看那些山水字画、人物写生、花鸟鱼虾水墨卷,练习人物画基本功“三庭五眼”,从分折喜、怒、哀、乐表现,观察眼、鼻、嘴变化,再刻画出头、胸、颈的动态,显示出人物的真情特征。对生活场面和景物,速写速画在脑里反复默写,提高写生能力。记得我刚学画时,随身带个小本子,走哪画哪,看啥写啥,边听会边构画。在高耸的“塔井吊”与低矮简陋房劳动现场,选择了人战天斗地的高大形象,缩小了物的空间,从动态上有则有重,体会生活中的最佳“角度”。
磕头拜年。每逢大年初一,我都去爷爷、叔叔家嗑头,为了挣点压岁钱,买回一些小人书在集市上摆摊出书,每看一本二分钱,凑乎五六块钱买回彩笔、颜色。那时,爸爸在百货买布,下来的布板,要回来制做成小箱把笔色装里,配上锁头天天揣在兜里。成了宝贝工具,画画很得手。
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 “三忠于”“四无限”成为红色年代的热浪,进入了街头巷尾,家家户户。为了提高水平,表示忠心,我自费买一些笔、墨、纸张在居住的胡同办起了毛主席语录墙,抄录诗词,刻印红袖标印发宣传画,让周围四邻都来参观,给每家每户赠送一幅伟大领袖“红太阳”画。
这孩子真有出息。胡同里的大妈大婶没少夸我,有人给我介绍对象,女方的叔叔在城里当大干部,听说串门了非要见见我,要帮助侄女把好“政审”这一关,问我有啥特长没有?我真下了一番功夫,花二角五分钱,买了一张最好硬白纸,连夜画了一幅铅笔素描的毛主席画像,第二天,纸包纸裹奉献给叔叔大人,一阵严肃认真的问话,叔叔笑了夸我有功底,并下留吃了串门饭。结婚后,叔叔又介绍我到镇里小学做了一年多的代课老师。
那年代生活比较艰苦,人们思想单一,头脑里没有杂念,很充实。
“文革”过后,农村青年人结婚实行两开大立框,箱座子配上山水画,在玻璃上用水粉或彩油画,后来用电棒在木板上烙制工艺画,色泽呈深浅褐色,古朴典雅,很受追捧。我收集《宋诗选注》中上百幅山川风物画,学山水“烙画。”十里八村人都排号找我这个“香饽饽。”开始不要钱,后来在买三合板上要工料成本费。记得那年我老婆生女儿时,求我画画的大哥大嫂大妹子送来好多的鸡蛋,认我这干兄弟大画家,从此,在农村留下了一片情。
这年冬天,我在公社大院走廊里出板报,画了一幅雷锋头像,一位解放军某部征兵教导员看见了,忙问我多大岁龄、家庭住址、文化程度等情况,他说,我看两板墙报,从绘画、文字、编排稿件很有特点,wǒ men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你可以报名参军。我当时一笑,首长,我结婚了都有小孩子了。事隔数年后,这位首长转业到大连市某学校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在寻求办学伙伴中,wǒ men学校与该校结成了联合办学单位,再次与这位首长相遇了,缘来,缘去真是一场梦。错过的是机会,相遇的是缘份。在我与他结伴的路程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我代着小“作品”来到锦西粮库做合同工,工会主席让我参加县工会举办的创作画展。我看见大包干后卖粮的农民,喜气洋洋捧着金黄色玉米笑的合不拢嘴的神态,三次到农民承包的地头和原生产队部,聆听老大爷讲亩产过千斤手中有余粮的事实,命题似画创作一幅《农民喜卖包干粮》的油画。完成后,我反反复复看了十几遍,从心里有一种真实感,满足感,画画也能给人带来永远的快乐。
通过评委审议获业余组一等奖。两年后,我又考入市进俢学校美术专业班,毕业后被调到粮食职工学校任职教老师。开始基层创作工作。
每一年,我都要从城里回乡下看看老人,走走胡同里那座旧桥洞,看看大树下的老宅子,找找当年和我一起干活的叔叔大爷们,聊起生产队南泥湾,边壕子,上坡地块种的高粱、大豆、地瓜的事,看见他们满脸的皱纹,笑的那样开心,我的嗓子嘶哑了,满眼的泪水一下涌出。泥土里的故乡、小河里的水、昨天的梦像串串的红灯笼挂满了我的家乡,祝福的诗歌刊登在省市大报上了。
收获最大的是我临摹《共产党员》杂志封面,《与人民同在》邓小平这幅油画。
当时,在第三期杂志上,看到邓小平这幅水粉画,神态慈祥和蔼,右手端着一怀红酒,微笑在各族人民面前。整个画面显现出伟人邓小平可亲可敬。读了几遍封面词:与人民同在,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心系各族人民,心系海外侨胞,邓小平同志是世界伟人,永远活在wǒ men心中。1997年10月。一种敬仰和忠诚人民领袖之心难已表达,邓小平改变了中国,每个中国人都有切深的体会。我鼓足勇气要绘画这幅画。走了几个照相馆拍照放大,又参考《邓小平人物选》照片,设计1.2米x800毫米人物油画。草稿打成后,我在神态、用笔、用色上对比二十多次,请来三位画家修改,最后看上很满意。
我把《与人民同在》这幅画挂在家里和办公室,仿佛看到我的作品,看到我走过的人生道路,时刻铭记笔是生命,笔是旋律。
一切从实际出发,摆脱形式化,是转变机关工作总的要求。这时,我开始由“写大字块”转为“写小型字”做文字工作了。每天面对是教课本,学生的作业题,到后来职业培训,一周要写上万字的选题讲义,进车间班组、百货超市进行宣讲,晚上躺在床上,一幅幅画面总是浮在我的眼前。画与字融为了一体。
这种情缘伴随着我一生,文字是生命的魅力。
一字字、一块块垒成大厦,汇成百花园,调配出五颜六色,让全社会充满快乐和和谐。
一幅幅画、一行行词、联成千百组句子讲给他人听,众人看,包含着心血和汗水,闪烁着自信和不寻常。
文字并不枯燥,画画很充实。
正是凭着这种信念和兴趣,在经过岁月的磨练,有了进步。
岁月荏苒,时光飞流。我由一名普通教师走向基层领导岗任,但,画画文字仍是我不舍的专业。
退休后,我先后写出《我的往事》《我走我路》两本诗歌和散文,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和写稿创作活动。2008年,在电视上看到四川省玉树县发生大地震,心痛泪流。灾害夺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种不似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在心里震憾,我拿出一个月的工资为灾区人民买了二十双被子、三十件棉袄,联名十多位爱心人士向灾区小学赠送百本自编小画册,送去了一份爱心,受到红十字会的好评。
想起画画,我总是怀旧过去的经历,是那么艰苦,是那么幸运。心里总觉自己还没有老,笔在手里还是那么激情有力量,心中有写不完的故事唱不尽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