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为什么这么多人研究这本书呢?此书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与一体,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书名虽为万历十五年,然而其内容却俯瞰了整个明朝的兴衰,并且告诉wǒ men与以往历史书中不同的海瑞、张居正……读黄仁宇的书,你会深刻体会“历史给人以智慧”。这是一部打开中国人视野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史景迁、牟复礼、杨联陞、刘志琴、陈学霖、赵世瑜、朱学勤、杨念群、江晓原、萧功秦、商传、樊树志、毛佩琦、厄普代克、王小波、王朔、谢冕、易中天、吴思等国内外众多名家一致推荐!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 读书笔记
其实再读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近来很热的那部剧《人民的名义》,同名小说里反复提及了《万历十五年》和明史,尤其是其中提到的明万历年间的“君臣之争”,我把这种观点作为我思考着力点,再次翻开了黄仁宇先生的这本著作。事实上,这种“君臣之争”贯穿于整个明代,甚至可以说煌煌五千年历史皆逃不开这四个字,只不过这种权力的博弈在明代更为翔实些,而尤其是到了万历一朝,皇权与文官集团的对峙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作者正是以此为解剖点,把有明一代的“君臣之争”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书中提到的万历、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无一不是一时之人物,在各领风骚的同时无一不用自己的故事诉说着这个时代与自己的和弦与不和弦。他们独特,却又是一类人的代表。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却夹杂在社会的滚滚洪流中沉沉浮浮难以自我。序言中提到了古老中国的“民穷”问题更多是由于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无能,而并不是政府的赋税。其实这个观点便是为贯彻全书的君臣之争打下了伏笔,这个“民穷”的问题既是争执的产物也是争执的源头。事实上,社会主义改造前的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现在大有不同,原有的结构松散,一个家族一个村落就像一颗鹅卵石,慢慢堆砌起来,上一层级的领导者就像一个摆放这些鹅卵石的人,他需要考虑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以免出现崩塌也需要考虑自己所代表的鹅卵石从而进一步加强自身的话语权。与此同时,每一层级又会产生更多造型更为复杂,体量各异的鹅卵石,他们逐渐堆砌起来,直抵皇权,最后摆放鹅卵石的人便是皇帝,他很多时候不能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应是一个会摆放鹅卵石的机器。最低层级的鹅卵石需要靠德高望重、有才有学的人来稳定它,同时他也会成为鹅卵石的利益代表者,权威主要来源于道德的高尚,有时候也会等同于学问的大小。每颗鹅卵石都会精挑细选出读书的种子来代表自己,统治者们通过公心去打磨他们。这种打磨是必须的,因为它是维系这个帝国的根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统治者才能更好的运用权威去行使权力,但就像wǒ men无法要求摆放者是机器而不是人一样,每颗被打磨的鹅卵石一样存在着这种情况,这也引出了本书提及的另一个矛盾,就是道德、奉公的阳面和欲望、自私的阴面之间的冲突。下面再说说本书中提到的一系列代表人物。万历他是一个年富力强、才华横溢、曾想做出一番功业的人,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懒的一个皇帝。他的懒惰是因为君臣相争失利而心灰意冷不得不采取这种方式对待。就像前面提到的,他从登极的一刻就不得不作为一个优秀的鹅卵石平衡工,在闪转腾挪间维系着自己的帝国,甚至他的母亲有时也不会把他看作一个有感情的“人”看待,这也是为何唯独万贵妃住进了他的心里。曾经的他无比的相信和崇敬张先生,却发现自己曾仰望的张老师倒下后竟是如此的不堪入目。而当他总算搬开了张先生这块大石头,却发现自己需要面对的是更为庞大复杂的文官集团时,他又去找了申先生。从嘉靖一朝的大礼仪之争到万历一朝的立嫡之争,皇帝的权威始终在和文官们的意志进行较量,博弈的核心始终是权力,不断有文官投向皇权,在击溃原有势力之后却又迅速成长为一个新的意志共同体,这种意志对于下一任皇帝来说是尤为困难的,而也正是因此,让后权和宦权的介入变得理所当然。这个曾经踌躇满志的帝王很快在较量中失去了耐心,他厌倦了,独锁深宫,充耳不闻。他既不通过礼仪鼓励阳面也不通过奖惩照顾阴面,就这样让权威随着时光一点一滴的流失,让文官们对皇权失去了信心。是以泰昌一月而亡,天启重用魏阉,崇祯呜呼一叹“诸臣误我”。无怪乎前人有言“明之亡,实亡于神宗”。申时行申时行是典型的文官集团与皇权冲突的缓冲地带。俗称“和稀泥”。他不得不周旋于皇权与文官之间,时而扶一把手,时而把某颗鹅卵石拿给皇帝细细端详。他的老成来自长期处理各种人事经验;这种经验,使他深知wǒ men这个帝国有一个特点: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张居正张白圭幼时极聪颖,张叔大初入朝局便一展人中之龙气象。他是那个严厉教导的张先生,是那个雷厉风行的张首辅。他让万历又爱又怕,终成了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他让百官又爱又怕,直到跌落神坛成了权力斗争一个幌子。上制皇权,下挟百官,斯人已逝,再无斯人。故黄公云“世间已无张居正”。海瑞海刚峰是儒家思想中理想的官吏,是百姓们翘首以盼的青天,但对于整个文官集团和皇权来说都是一个幸福的烦恼。他刚直却不失睿智,他有节也知圆滑。他极为推崇道德,至刚至阳,是一把惩恶锄奸的宝剑。但有时这种刚直又会在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面前显得十分的无知。他是一个纯粹的人,难能可贵之处也正是因为他的纯粹。文官敬他,披荆斩棘,摧峰正锐。文官怕他,只认事理,不认亲贵。皇帝敬他,正气凛然,一心谋国。皇帝怕他,河水清浊,我自不顾。戚继光他是个例外,作为武将却和书生打成了一片。他有情怀,和张首辅将相相得却也因之得罪了皇权。长久的磨练让他知晓了这个国家军事的疲弱源于他的制度,而正是因为对这种制度的清晰认识让他学会了妥协。这种妥协保证他建立了不世之功业,却也因授权的越界最终晚景凄凉。或许对于庞大的帝国来说,他所创立的功业远不如他权力上的越界更让皇权与文官注目。但在抗倭故地长大的我,还是想说,戚将军,是个了不起的人。李贽他的思考触及到了那个时代最根本的问题。他困惑,他不安,他不明白为何不能把阳面与阴面联系在一起?为何一方面要打磨自己却一方面又放纵它的变形?正是这种不安让他在文官集团里广受推崇,高处们的焦虑和烦恼在他这找到了汇集的地点。道德是帝国的根基,私欲却是人性本有的。这种矛盾反复纠缠着,让文官集团摇摆不定,复杂多变。这种矛盾也让皇权有时易于平衡,有时无所适从。直到无可奈何,心灰意冷,那时,万历十五年。或许是因为黄仁宇先生的明史修养、对财政的专注研究、还有投笔从戎,在美飘零的不凡经历,让他写史更加通透、客观、真实。全书的结尾处黄仁宇先生再次强调了他的大历史观,并把这种眼光投放到两岸关系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顾虑。读罢君臣相争,阴阳失和,欠于阅历太浅读书太少,我只得先写下自己的思索,以便在日后的旅途中去揣摩先生说的那句话: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