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新闻:
一个8岁的小女孩在小区门卫室拿走了别人价值将近3千元的快递。
失主通过监控找到了女孩家,女孩的父母拒不承认。
失主给女孩的父母看了监控之后,他们才承认确实是孩子拿了东西。
明知道是自家孩子“拿”走了别人的东西,孩子的父母却只是说:
「孩子才8岁,你说知道什么。」
既不道歉,也不赔偿,只是让失主原谅她的孩子,不要追究。
看着孩子的父母理直气壮的样子,失主几乎要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大度”。
不是每一句对不起,都能换来一句没关系
电影《亲爱的》里,赵薇饰演的李红琴,因为被丈夫欺骗,独自抚养长大了两个被拐卖来的孩子。
其中一个,是黄渤饰演的田文军的儿子。
她把孩子养的很好,知道照顾妹妹,懂得维护“妈妈”。
可是唯独,把亲生父母当成了“仇人”。
数年的寻子之路,不仅磨平了田文军和妻子的心性,也让孩子忘记了自己的来处。
田文军对李红琴说:「我顶多做到不恨你,这到头了。」
李红琴是无辜的,甚至是一个被害者,可并不代表那些伤害能够被轻易抹去。
也不代表,田文军需要原谅。
前段时间,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叫做《都挺好》。
被父母狠狠伤害过的女主明玉,凭自己的努力成长为了女强人。
她事业有成、年轻貌美,独独和家里人关系疏远。
她和家里人之间的矛盾随着剧情的热度逐渐展开,剧情热度最高的时候。
剧下方被顶得最高的评论却是:「千万不要大团圆结局,千万不要!」
这些评论似乎是在说:「被伤害的太深的明玉,你不要原谅你的父母。」
因为有些伤害造成之后便永久是伤害,哪怕被伤害的那个人成长的更好、活的更幸福。
原谅他,是上帝的事
岳云鹏之前在某个节目里讲过一个故事。
因为家境贫寒,他很早就辍学到北京打工,洗过厕所、当过保安,在餐馆做过服务员。
唯一一次让他始终没有办法释怀的记忆,是他 15 岁那年,因为算错两瓶啤酒的价钱,被顾客当众辱骂了几个小时。
他掏钱替那位顾客买了单,平息了客人的怒火,自己也被开除了。
时隔很久之后,回想起这件事情,岳云鹏说:
「我知道我应该感谢他,没有他我不会改行。但一想起他当时那么骂我、训我,我还是不能释怀。」
作为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正常人,每个人都有资格选择“不那么善良”。
动漫《马男波杰克》有这样一个情节。
赫布是波杰克最重要的朋友,在波杰克最艰难的时候一直支持着他。
但在他们合作的节目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赫布因为是同性恋被高层决定开除。
波杰克在高层的示意下,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前途,在赫布需要帮助和支持的时候,保持了沉默。
后来,他们很长时间没有联系。
直到波杰克得知赫布患了癌症,波杰克害怕再没有机会道歉,前去探望。
但赫布说:「好吧,我不原谅你。」
我知道你深感愧疚,也知道你诚心道歉,但这并不代表你值得原谅。
你可以选择道歉,我也可以选择不接受。
就像普京说的: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
而恰好,wǒ men谁都不是上帝。
放过自己
有一期《奇葩说》,马东说:随着时间的流逝,wǒ men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wǒ men的人。
蔡康永补充道:「那不叫原谅,那叫算了。」
我不是选择原谅你,我只是选择放过自己。
wǒ men终归不是为了别人而活。
那些对别人的恨意会让你变得更加勇敢甚至强硬,但同时,也会让你更加不幸福。
鲁迅先生说,“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但是同时,那个主张让恨意和报复主宰生活的自己,你也要让它远离。
就像心理学家wenzel, woodyatt和hedrick (2012) 说的,当你选择原谅后,对方在表达他的歉意和忏悔时,不能够对受到损害的人际关系作出重新的思考,但你可以断绝这份关系、隔离这种伤害。
这是一种很棒的感受,因为你终于丧失了对某个错的人所怀有的情感和依恋。
你收获了这份道歉,你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不接受,你可以选择原谅,也可以选择不原谅。
但一定要记得,隔绝这份伤害,不要让那段错误的记忆和情感再影响你。
你的未来还很长,岁月会更美,可以不放过别人,但是要记得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