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芙蓉文章网 散文美文 经济学思维

经济学思维

收录时间:2021/7/24 4:26:21

关键字:成本  歧视  选项  代价  

阅读:222
下一篇:灯火中的春节

  wǒ men看到的社会,只要有人在,就会有需求在。

  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在,他们的需求就会不一样,就会产生交易。

  有交易就会产生货币的需求,有货币就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货币就有宏观经济的波动,有通货紧缩,有通货膨胀。

  有交易就有信息不对称,有信息不对称就有中间商。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情绪,就有舆论,就有外部性。

  每当wǒ men讲公正的时候,背后的意思是它是符合效率的。

  只有那些让社会里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去积累财富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只有那些让社会能够存活下来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

  当别人在讨论到底是公平重要,还是效率重要的时候,学过经济学的人会明白,其实在公平背后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体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的考量,它们两者是一体的。

  经济学关心的一个最核心问题是比较和选择。而要做好比较和选择,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要看见那些看得见的东西,还要尽量去看见那些不容易看见的东西,那些需要通过推测才能看得见的东西。

  经济学家关心的,是那些人们出于良好的愿望而产生的有害的经济政策,那些事与愿违的现象。如果你要问,经济学家和普通大众有什么区别的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经济学家不关心阴谋论,他只关心事与愿违的因果规律。

  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条件。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制度,能不能存活下来,和各种条件、情况的变化有关,而跟人是不是理性的没有关系。

  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所以wǒ men看到的,是这样一个连续的光谱:

  人是自私的—>他有爱心—>爱心有限,爱心不能扩张—>于是wǒ men需要一个陌生人互助的平台,那就是市场。也正是因为亚当·斯密看清了人性的这种两面性,也看清了wǒ men对付这种两面性的基本方法:在小圈子里面,wǒ men讲的是爱心;在大圈子里面,在陌生人的范围里面,wǒ men讲的是规则。所以wǒ men把亚当·斯密看作是市场经济之父。

  一支简单的铅笔,在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人能够掌握生产它的全部知识,它需要成千上万人通力合作,才能生产制造出来。而这些共同合作生产这支铅笔的人,可以互不相识,彼此憎恨,甚至互相敌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而当这支铅笔被生产出来之后,wǒ men每个人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得到它。这个神奇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有市场机制在协调人们分工与合作。

  由于存在缺乏反馈机制、所托非人、养懒汉效应等问题,行善扶贫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完全无法到达预期目标。而商业行为,则由于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协调和鼓励人们分工合作,所以能大幅、持续而高效地改进人们的福利所以说,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

  经济学最基础的那块石头,不是理性人假设,也不是人性自私的假设,而是稀缺这个基本的事实。稀缺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也喜欢;第二是人的需求,其实是无限的。

  稀缺必然导致歧视。wǒ men不应该问要不要歧视,而是要问:应该如何歧视。

  凡歧视必得付代价。歧视的起源有两个,一个是人的偏好,二是信息不对称。而不管是哪一个起源,只要歧视所付的代价越高,人们就越会努力去减少不必要的歧视。

  在现实中,歧视往往都是有原因的,尤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下,歧视往往是有效率的。如果出于政治原因,政府逼着商业银行改变歧视标准的话,就有可能酿成恶果。

  用一句话给成本下定义:成本是放弃了的价值最高的代价。做一个选择,你放弃的是所有其他选项当中价值最高的那个选项。选项是选项的成本,选项与选项互为成本。

  做一件事情,负面感受不是你的成本,只有你需要付出的最大代价才是成本。而你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到底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评价。从一个商铺的用途选择、租金收入,到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工作收入都是如此。

  wǒ men不仅仅要看到货币成本,不仅仅要看到钱,还要看到钱以外的其他成本。每当做决策的时候,wǒ men要权衡的是全部成本,而不仅仅是货币成本。在大多数情况下,中间商是帮wǒ men减少总成本,而不是增加总成本的。而中间商之间的竞争,会使wǒ men的总成本降到最低。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这句话知易行难,wǒ men要多多实践,学会当机立断。既然沉没成本不是成本,那么wǒ men用什么来指导未来的行动呢?答案是盯住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从成本的角度定义盈利和亏损这两个常见的经济学概念。wǒ men的定义方法非常独特: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是意外,都是刹那间完成的。一旦出现盈利或亏损,wǒ men就重新评估资源。资源未来使用的成本,就在新的评估水平上进行计算。

  成本决定论是错的,不是原材料成本,决定最终产品的价格。而是最终消费品的供需,决定了最终消费品的价格,而这个价格,再反过来决定前面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成本。

  有一种资产,不以收费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资产带来的收入就是租,这是一种相对“旱涝保收”的收入。wǒ men每个人,都在享受一定程度的租。但随着时间、竞争条件的变化,真正旱涝保收的收入并不存在。人人都是资本家。

  竞争无处不在,而只要有竞争,就必定有资源消耗。在政府规制下,人们为了争取特殊优惠或经营权利,就会展开各种竞争,在这过程中总会产生社会资源的耗费。在经济学界,寻租一词特指这种向政府争取特殊优惠或权利的行为。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thenewpalgraveadictionaryofeconomics?)

  竞争会让静态的格局变成动态的格局。

成本  歧视  选项  代价  

下一篇:灯火中的春节
精彩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芙蓉文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19821号     豫公网安备410322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