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6日,时光正好,微风不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桑梓鱼跃处,择卷看青山”暑期实践团队前往太湖溇港展开调研活动。
何为溇?历史上,太湖南岸每隔1公里就有一条延伸向太湖的河道,这些像梳齿一样排列开来的小河,称为“溇”或“港”。“大白渚沈安,罗大新金潘,潘幻金金许杨谢,义陈濮伍蒋钱新,石汤晟宋乔胡薛,薛部丁家一点红”是太湖地区传唱的一首地方歌谣。歌谣中的一个字是为一溇,同时也是沿溇而居的村名,所以也称为太湖三十六溇。太湖之水沿着三十六溇流向周边地区,灌溉着太湖流域的万顷良田。
溇港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古代吴兴人民饱受洪涝之苦,摸索出一条别具一格的治水养田之路。他们筑圩垦田,化淤为田,使得水行圩外,田成圩中,形成了独特的溇港圩田系统。依托溇港圩田系统,吴兴人民在其上衍生出来了桑基鱼塘、运河水运系统。如今,溇港境内横塘纵溇,圩田栉比。2016年,太湖溇港水利遗产更是荣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太湖溇港从此享誉世界。
九百多年前,宋人项世安在此地作诗云:“港里高圩圩内田,露苗风影碧芊芊。家家绕屋载桑柳,处处通渠种芰莲。”如今,溇港魅力,不减当年。行至溇港,入眼皆是绿水青田,北望烟波浩渺,南望桑田交错,来往游人如织,笑语不绝。好一派田园牧歌式的生态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