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受争议也是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既是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名闻遐迩的经典。小说讲述了中年男子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行为却逾越道德范畴的欧洲移民,与一个可爱却又危险无情的青春期女孩的之间的疯狂恋情。
洛丽塔 读书笔记
《洛丽塔》:道德批判还是艺术无罪?在小说洛丽塔中,我深深感到了文学的欺骗性,还有语言的狡诈与伪饰。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腭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可是在我的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可是我疯狂占有的并不是她,而是我自己的创造物,是另一个想象出来的洛丽塔——说不定比洛丽塔更加真实,这个幻象与她复叠,包裹着她,在我和她之间漂浮,没有意志,没有知觉——真的,自身并没有生命。大多数渴望跟女孩子保持一种刺激的、发出美妙的呻吟的身体(而不一定是两性)关系的性罪犯,都是一些消极、无害、胆怯和机能不全的陌生人,他们只要求社会允许他们从事他们那种实际上无害的、所谓反常的行为,从事他们私下干的一些炽热、愚蠢、无聊的性变态行为,而不受到警察和社会的严厉的制裁。我站在这高高的斜坡顶上倾听那悦耳的震颤,倾听那矜持的窃窃私语中间迸发出的不相连的喊叫,随后我明白了那令人心酸、绝望的事并不是洛丽塔不在我的身边,而是她的声音不在那片和声里面。爱情作为一种建立于凡俗之上而又是为数不多超越凡俗的事物之一,在文学作品中更是常常引起争议。读这些言辞恳切、情意深挚的文字,仿佛蝴蝶的翅膀般有鼓动性,给wǒ men埋下美好的印象,wǒ men享受着言语可以照亮的一方光亮,而忽略了言语之外的更为广阔的阴影。在一本年度小说选集上,我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音乐家对小自己将近三十岁的学生产生爱慕之心,在冰冷的冬夜里,他眼里最后的光熄灭时,她在他身旁,只是,她的岁月还长。曾经因文字中透露着的对生活琐碎的无奈、强烈的纯粹的爱恋以及理想的失落等交织的复杂情感而热泪盈眶,在现实中碰到这样的例子,我也要洒下泪水,但是现在我的思考又进入了另一个维度。小说中的亨伯特.亨伯特出身于尊贵之家,温文尔雅、知书达礼,这也是洛丽塔的母亲黑兹“热切地倒在他冰冷的膝盖上”的重要原因。从幼年时的安娜贝尔到成年后的多洛蕾丝,亨亨为自己的行为提供了恰到好处的潜意识、伟大爱情这样的开脱。这部小说作为主人公亨亨的自白与辩解,在我看来,其中所蕴含的更多应该使wǒ men思考的是这件事本身,抽离纷繁的欲望与伪饰的语言。虽然对文学作品做道德评判是不对的,但我本意是通过这样的讨论思考一些更深入的东西。洛丽塔是wǒ men心中性感少女的代名词,仿佛青涩的杏,还未成熟已散发出诱人芳香。她是诱惑,也是深渊。作者纳博科夫以高超的文字技巧描绘出多种细腻的心理,比如少年时代同安娜贝尔之间不成熟的爱抚,可是安娜贝尔的早夭,给他的xīn líng造成了创伤,让人感觉好像是从记忆深处挖掘出了他偏爱少女的潜意识原因,主人公亨亨也对这段回忆高度评价。我也知道,安娜贝尔的死引起的震惊,加强了那个噩梦般夏天的挫折,成为我整个冰冷的青春岁月里任何其他风流韵事的永久障碍。wǒ men的精神和肉体十分完美地融为一体,这种境界,今日那些讲究实际、举止粗俗、智力平庸的青年人必然无法理解。在她去世后很久,我仍感到她的思想漂浮过我的脑海。早在wǒ men相遇以前,wǒ men就做过同样的梦。但“我”成长的过程还有一些旁生枝节值得注意,比如父亲和我母亲的姐姐之间的风流韵事:有人后来告诉我说她曾经爱上了我父亲,我父亲在一个阴雨的日子轻松愉快地趁机利用了她的爱情,等到雨过天晴就忘却了一切。事实上是一场不体面的乱伦与偷情,而作者举重若轻,一笔带过,也初步体现了文字的矫饰作用。而在看了皮雄那部装帧豪华的《人体之美》中的某些照片、洁白光滑的肌肤和暗影,无限柔和的分界后,我的有机体也产生了一些有趣的反应;那部书是我从旅馆图书室里一堆大山似的云纹纸装帧的《绘图艺术》下偷出来的。后来,我父亲以他那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把他认为我需要了解的性知识都告诉了我。以及我的性启蒙与性教育,虽然显得十分正常,但是一个少年闯入了禁忌之地,已然埋下了来种不安的种子。我看《洛丽塔》,不是沉迷与激情,更无爱情,我看到的是心理扭曲与百般抵赖。虽然他写自己和洛丽塔第一次在一起入睡时多么紧张,写小洛多么自私自私、内心冷漠,写自己为小洛“报仇”时的正义与痛苦,但是,未曾掩盖的是他喜欢的乃至爱上的只是那个十三四岁的美好肉体,只是一个自己营造出来的美好幻影。美好的肉体谁不喜爱,但当年华老去,美人迟暮,这种爱不堪一击。洛丽塔虽然自己体验过性,但那更多的是孩子式的游戏,虽然亨亨成熟稳重,但是二者之间缺乏共鸣,有的只是他一人的一厢情愿。呵!生命之光,欲望之渊,不过是他自己在人生经验的制高点与文字的美好外衣下给少女强加的虚假光环,本质还是人性之恶,人性的贪婪与欲望。作者的本意不就是让wǒ men看穿这帽子戏法的吗?当今时代,打着爱情的名义,行诱奸之实的人又有几何!我相信爱情是从灵魂深处生发出来的最美好的情感,性只是其中一部分,且是最浅薄的一部分。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爱情“要求得到另一个人重视的不只是我的抽象的人格,也不只是我的人格在某一具体的孤立的因而是有局限性的事例中的体现,而是我的主体性整体我应该把这主体性所包含的一切把我这一个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样子,全部渗透到另一个人的意识里去,成为他(或她)所追求和占有的对象。”我认为:与其说是讲述一个另类爱情,毋宁说《洛丽塔》考验的是三观与人性。不仅仅是要猎奇,我更多了解到的是要明辨是非,透过文字的表象看隐藏在深处的某些东西,更为危险与令人痛苦,但毕竟是真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