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芙蓉文章网 励志故事 名人励志演讲稿大全

名人励志演讲稿大全

收录时间:2021/10/26 9:27:35

关键字:青蒿  青蒿素  诺贝尔奖  创业者  

阅读:236

名人励志演讲稿大全

导语: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篇名人励志演讲稿大全,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演讲稿一:周鸿祎:扎克伯格创业奇迹的背后

wǒ men公司现在有将近4000人,我觉得里面肯定是卧虎藏龙。百里挑一的话,也有40个伟大的人才。但是,即使是天才,如果没有前辈的帮助,最后也会变成庸才,是做不出什么大事的。举例来说,每一个跳水冠军,背后都要有一个教练在帮他。没有教练,你就要走弯路,不得不重新发明轮子。没有教练,你在水里摔了无数次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可能等到把自己摔残了,才会明白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夹紧腿、腿绷直、收腹、跳。

这个道理谁都能懂,但放到公司里,就会有代沟。现在wǒ men这些70后跟下一代的年轻人讲道理,特别是85后们,有时候会陷入一种死循环。有些85后对70后的经验和阅历不认同,甚至一种抗拒心理,听都不想听。我觉得有必要跟85后们沟通一下:每一个巨大的商业奇迹背后,都有无数个mentor参与其中。

从85后的角度来看,美国硅谷无疑是一个不断产生奇迹的地方。这里生产出创立微软的比尔-盖茨、创立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创立google的佩奇和布林。今天一个大学都没有毕业的85后扎克伯格,几年时间就创立了拥有几千员工、500多亿美元市值的全球第一大社交网络。硅谷似乎是年轻人的天下,这些挑战权威的年轻人一直在塑造传奇。

以前我也很感慨,心想咱并不是缺胳膊少腿,更不是弱智缺心眼,为什么这些奇迹wǒ men玩不转,反而是这些小子玩得转呢?像扎克伯格这样的,大学都没毕业,也没上过商学院,连一天工都没打过,他怎么就能guǎn lǐ好一个好几千员工的公司呢?

后来,当我到硅谷,跟那里的创业者接触多了,才发现国内很多创业者都被这种美国梦的故事给误导了。事实是,这个世界没有奇迹。媒体的报道只突出渲染少年英雄,不突出老年英雄,那是媒体为了迎合读者的兴趣,把故事编成奇迹,是为了媒体自己的销路更好。

这些居于少年英雄背后的人,被称为mentor,汉语里面最贴近这个词的,就是带徒弟的“师傅”,类似于《星球大战》里面的尤达大师,《倚天屠龙记》里的张三丰,《西游记》里面的菩提老祖,他们往往是传授一种技能,或者指引一个方向。

比如,曾在浏览器大战中惜败微软的netscape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他是扎克伯格的资助者,也是小扎的一位师傅。像马克·安德森这样的人既成功过,也经历过巨大失败,他们会对这些创业年轻人说:小伙子,你的产品方向应该这样,你商业化路子最好那样,这个阶段你应该找这样的人,我能给你找到什么样的vp,能给你推荐什么样的ceo… …在创业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这些人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只不过新闻媒体喜欢追逐奇迹,因此很少去报道这些mentor。原因很简单,如果大家知道少年英雄原来有这么多mentor在帮他,那故事就不够传奇了。

小扎可能是技术天才,可能是产品天才,但我不相信他是guǎn lǐ天才。没有一个人是天生下来就知道guǎn lǐ的,guǎn lǐ也不是读几本书就能知道的。guǎn lǐ是一种实践,所谓guǎn lǐ经验都是通过时间积累起来的,再通过商学院的guǎn lǐ课程升华的。facebook之所以成长很快,就是因为小扎的背后有这样一批有经验的mentor。

为什么我强调mentor这么重要?因为在这方面我吃过亏。当年我的第一家公司应该说做得很失败。后来我想,如果当年我有这样一个有经验、有国际化视野的mentor帮助我,或者至少提醒我一个方向,我想我就不会葬送我的第一次机会。因为我放弃3721,那我就放弃了和百度逐鹿上亿美金的可能。

我犯过很多错误,跌跌撞撞一路走过来也积累了很多经验。那个时代同在一个起跑线上的人也不少,但有的人摔了一跤,就再也爬不起来了,因为这一跤把精气神给摔没了。这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路摔过来的。我摔了一跤长了点教训,但也走了一个弯路,也代表了今天中国很多创业公司的现状。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这个人缺点不少,但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倾听。即使是一个基层员工给我写信,如果说的有道理,也能够改变我的想法,也能够促使我去反思。善于倾听,不断反思,这个优点让我一路走到现在,在互联网圈子里幸存下来。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更敏锐,对用户更了解,思想更没有拘束,更有活力和能量。但是年轻人想真正获得成功,那还需要另外一方面的帮助。这就是我说的,这些老人家的、大叔级师傅的经验和教训。

我经常和年轻人说,要看到钱以外的东西,那就是梦想。但还要找到一个真正能够帮助你们的师傅,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就是像牛顿的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想一想确实是这样。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的大师,在物理学、数学、天体学等方面都是功勋卓着,但是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前辈的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等物理学家的发现,牛顿还能有这样大的成就吗?

像wǒ men70后的这群人,是第一批接触互联网的。那个时候,wǒ men即使摔了跟头,都没有人告诉你摔跤是因为前面有个坑,因为根本就没有比wǒ men更早的人知道那是一个坑。wǒ men这一路摔过来,满腔的血泪史都化作了经验和教训。我觉得85后要学会去吸收和利用70后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让自己人生的路走得更直一点。

演讲稿二:李彦宏对话复旦学子:wǒ men该跟什么样的人谈理想?

相信每位同学入学时都听到过这样的故事,有人创业成功身价千万,有人考上了985学校热门专业的研究生,有人申请到七八个国外高校的offer,有人考入了令人艳羡的国家部委……

那么,我应该如何选择呢?看看李彦宏是怎么说的吧!

在大学获得的最重要的能力是独立思考

在大学里头我觉得自己获得的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是独立思考。北大跟复旦一样,也是综合性大学,什么人都有,所以你见的人多了,不同的思想、理念多了,你慢慢会变得不会轻信某种东西,你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觉得大学对我来说不是说我要选什么、不选什么,而是我能够看到很多事情的发生,这样就锻炼了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

你刚上大一,现在需要开始考虑,未来四年怎么过,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文科生,就是要博览群书,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读书比较容易一点,但是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需要自己做出努力,包括听这种讲座,包括实际接触到一些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很闪光的地方,你多接触,想办法捕捉他闪光的东西,慢慢消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样你会使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成功的概率更大。

今天有人会选择创业,有人会选择读研,有人选择出国,有人选择考公务员。各种各样的道路都是存在的,但是哪一条道路是适合你的,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我特别强调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认为我在大学锻炼的这种能力,让我后来到美国,面临选择的时候,做了合适我的选择。比如说放弃博士学位到华尔街,从华尔街再到硅谷,再回到中国。每一个时机我都觉得这一步对我来说是最合适的,是正确的。

成功的创业者,是真的有理想有信念

有时候我讲自己经历的时候,我觉得也许是我跟别人不一样。但是当我跟很多创业者、尤其是成功的创业者进行交流之后,我发现追求理想这件事其实是有共性的。你跟那些没有创过业的人说理想,他会说“别吹了,好像把自己说得很高尚,你肯定是为了挣钱。”

但是你真的去问那些做成事的人是不是相信理想,他真的相信。因为任何一个创业者都会在中间遇到挫折、遇到失败、遇到困难,遇到让你觉得再也走不下去的时候。而那些仅仅是为了钱而创业的人,在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很容易放弃,很容易改变,会说也许这条路是错的,我去干别的吧,我去给别人打工,我去做一个更容易挣钱的事,他其实是放弃了过这个坎儿的一个机会。可是很多时候,你只有过了无数的坎儿之后才能见到成功。

所以我看到的成功的创业者,是真的有理想、有信念,他觉得不管有多少人相信,反正我是信了,我信了就一直做下去,绝大多是人都是这样的。

创业者要在为社会创造价值中寻找机会

百度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希望大家在查询信息的时候能够足够方便、足够平等。但是这个社会还有不平等的事情,如果wǒ men从一个比较正面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这就给wǒ men带来了机会。如果你能够把不平等变得更加平等,你就给更多的人创造了机会,你给更多的人创造机会,你就给这个社会带来了价值,如果你用这个去创业你就成功了。所以不平等现象是正常的,而且会给你带来很多机会。

我看到不对的就觉得这是机会,如果wǒ men做出些努力,能改变它,那么它就变得更加正确了。比如现在百度做o2o和百度糯米,我说要砸200亿去做,很多人不理解,但是它确实会让整个社会运营效率变得更高。例如电影院,目前的电影院上座率仅有15%,其实中国电影院绝大多数是新的,建了没几年,座位都是空的,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如果上座率达到85%,资源利用率就会高很多。wǒ men怎么样通过手机、通过互联网可以让观众用比较低的价格看电影,就能够让整个社会运转效率变得更高。

当nǐ kàn到低效的时候,要想我能不能把效率提到更高,那就是机会。所以做百度也好、其他的创业者也好,你要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一定要看到价值和不平等的机会。

创业者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面对质疑的过程

作为一个创业者来说,他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面对质疑的过程,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你做的东西大家都不看好,才有比较好的、长的“窗口期”,让你能够先把握住,去把它好好做起来。

我1999年回来,2000年、2001年做搜索引擎的时候,我去参加业界聚会,人家会问我是什么公司,我说是百度。“百度是做什么的?”我说是搜索引擎,人家说搜索引擎已经过时了,你怎么做搜索引擎?那个时候新浪、搜狐、网易全都有搜索引擎,你怎么还在做?可是那个时候人们理解的搜索引擎是什么?是你输入一个关键词要等三秒钟才能出结果,如果一次搜索让你找到了你想要找的结果,你会特别高兴。今天你输入之后如果一秒钟没出结果,你就会说“哦,网断了”。所以人们对于搜索引擎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了,可是那个时候人们会觉得,你为什么还在做这么过时的东西。

但是对于wǒ men每个人来说,从一开始就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你遇到各种事情的时候你要从自己的角度去看,你是不是经过深思熟虑,这件事情是不是你的机会,你要不要做下去。一旦你想清楚这个事情,不管外界有多少人在质疑你,不要管他。其实wǒ men这些人都是从小就是学霸级的,你是可以蔑视一切怀疑你、质疑你的力量。就认准了就去做就完了。最后因为你坚持,做成了,你才有成就感,所有人都往一个方向跑,大家都到终点的时候,这个就没有意义了。所以面对质疑可能会有压力,但是正是这个压力会让你真正做出一些伟大的事情。

演讲稿三:屠呦呦获奖致辞

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

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着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

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章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

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它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我一番事业的平台。

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

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着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

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

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

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

生,就生出希望;

死,就死出价值。

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

青蒿呦呦。

情感呦呦。

生命呦呦。

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

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

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

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

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

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tóng shì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青蒿  青蒿素  诺贝尔奖  创业者  

精彩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芙蓉文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19821号     豫公网安备410322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