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芙蓉文章网 人生感悟 信念不移, 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

信念不移, 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

收录时间:2021/10/11 13:27:43

关键字:信念  大桥  司马迁  华盛顿  

阅读:181

信念不移, 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

在行进时, 也时时有人退伍, 有人落荒, 有人颓唐, 有人叛变, 然而只要无碍于行进, 则愈到后来, 这队伍也就愈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鲁迅

“不可能” 三个字曾经吓退过一批又一批庸人。但在强者的眼里,它只是一个玩笑。任何事, 你认为 “不可能”, 它才不可能; 你认为“可能”, 它也许就真的可能。相信会成功, 是那些已经成功的人所拥有的一项基本素质。信心可以激发一个人成功的原动力, 那些不相信自己有这种能力的人, 只能做到他们所相信的程度。

许多人在失败之后, 总是会说类似这样的话 “我原来就不认为它会行得通” 或 “我在开始前就预感会失败”, 以及 “对于这件事情的失败, 我并不觉得太惊奇”。失败者大都采取暂且试试看的态度, 他们在开始做事之前, 根本就没有抱着必胜的信念, 这就是导致他们失败的原因。

林肯曾说过: “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 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 他的成就绝对不会超过他的信念。”

19世纪中叶, 罗布林父子筹划建造有史以来最长的一座桥——布鲁克林大桥。这座大桥连接曼哈顿岛和布鲁克林区, 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们疯了,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1869年, 布鲁克林大桥开工, 但不久之后, 约翰·罗布林患破伤风, 顽固的他拒绝医生治疗, 结果不幸离开了人世。于是建造大桥的重任就落到了他的儿子, 也是他的助手华盛顿·罗布林身上。

华盛顿·罗布林从造桥一开始便坚持亲临现场, 但是, 桥桩的水下施工使得华盛顿换上严重的 “潜水员病”。两个桥桩都建完的时候,华盛顿的病情已相当严重, 全身瘫痪, 无法亲自到达工地现场。

此时, 大家都认为这座大桥终究逃不过半途而废的命运, 但是令人惊奇的是, 华盛顿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华盛顿也许是建筑史上最奇特的人, 他每天在自家的窗台上用望远镜观看大桥的施工, 然后口述各项指令, 由他的妻子记录后, 转交给施工人员。他的妻子为此不得不自学高等数学等各种工程技术, 担任了护士和总工程师助理的双重角色。

1883年, 这座大桥终于建成通车了。大桥全长1834 米, 桥身由上万根钢索吊离水面41米, 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 全世界都在为它惊叹, 以至于让人无法相信建造它的工程师其实是一位全身瘫痪的残疾人。

信念的力量在于, 即使身处逆境, 也能帮助wǒ men鼓起前进的勇气;即使遇到险境, 也能帮助你树立生活的信心; 即使遭遇不幸, 也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xīn líng。

有时信念是一副脊梁, 可以支撑人的灵魂; 有时信念又化作一盏明灯, 照耀着期盼的xīn líng; 有时信念还像一个路标, 指引人前行的方向。纵观历史长河,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抱着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的理想, 用自己坚定的信念, 忍受身体惨遭重创的痛苦, 最终完成了 《史记》 这一 “史家之绝唱”。

司马迁出生于史学世家, 其父司马谈就曾经是太史令, 主持史书的编写工作, 监管国家典籍, 司马迁受父亲影响很深, 很小就产生了写史的冲动。父亲司马谈死后, 司马迁接替其父做了太史令。同年开始继承其父对 《史记》 的编纂。

公元前99年, 李陵出击匈奴, 兵败投降, 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 触怒了汉武帝, 获罪被捕, 被判宫刑。蒙受这奇耻大辱,司马迁几次想了结自己的生命, 但想到父亲的嘱托, 想到自己写史的心愿, 想到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的警言, 于是便强忍悲愤, 耗费十三年, 终于写出了伟大的史学著作 《史记》。

罗曼·罗兰曾说过: “最可怕的敌人, 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信念是wǒ men工作与生活的精神支柱, 没有了信念, 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判了死刑。

信念  大桥  司马迁  华盛顿  

精彩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芙蓉文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19821号     豫公网安备410322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