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巴黎圣母院》终结的时候有这么一句“当人们把他们的双手掰开,他们立即化为一阵尘土”。
自幼于乡村长大,后来离开了乡村,可记忆中的乡村仍在。记忆中弯弯曲曲的泥泞小道、一块块青青的稻田、一条条清澈的小河、几缕冒着炊烟的瓦房便构成了乡村的全部。青蓑笠,绿蓑衣点缀着泥泞古道,空气中漫是泥土的芬芳!忙碌的农家人也只有此时才能停下手中繁重的农活,蹲在屋檐下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谈。
这一切,便是对乡村全部的记忆,尤其是那承载了一代又一代的,乡村的、城市的、中国的、外国的、或轻或重或缓或急的脚印的泥泞古道!一把把黄土随风而来,却又随风而去!
听惯了雨中乡路上“吱哇吱哇”的声响,听惯了屋檐下一声声亲切的呼唤,听惯了黄土路上的轱辘声,甚至于穿惯了那及不合脚的水靴……乡村的质朴,农家人的淳朴,对乡村的思念因此而生。
几个月前回到乡村,我疑心是否来错了地方?满目望去,我找不到熟悉是影子,听不到声声的呼唤,我诧异,这是我梦中的乡村?那声声唤我归来的乡村?
乡村的黄土路早已铺成柏油路或水泥路,代替了原来坑坑洼洼的黄土路。邻近的乡村似乎相互攀比,似乎那越来越多的水泥路乡村便越富有。它似乎成了乡村富有的象征,是乡村的骄傲。路修好了,田卖完了,兴高采烈的农家人踏上了南上的列车,留下干净的水泥路,心满意足而去。在他们看来,它是方便了回乡的路,是方便老人与孩童的路。可多少个雨天,多少个老人与孩童摔的头破血流,而黄土路的时代又有几个如此?
一块块田地已被无数矗立的新房替代,而它们往往是铁将军把门,再不见微风过后有如一波一波海浪般的麦泳,只是黄沙、水泥!
乡村的河塘已被填满,清澈甘甜的乳汁转而浑浊,恶臭或是填满垃圾。以往的乡村,孤寂的老人在河中养鸭、养鹅聊以自慰。现在,不再有那浮绿水发红掌,不再有那知江暖的蹼足,更不再有那枭勇的浪潮儿,乡村的河流归于死寂。
乡村的屋宇,早已高高矗立,现代的文明早已步入乡村。冒着缕缕炊烟的屋舍已不再眼前,甚至那烟囱也不再。只是,怀念乡村的缕缕炊烟。
于是,眼前的一切让我惊慌失措,我转身而去,没有滞留,就在我转身而去的瞬间,乡村离我而去!陌生的影子、陌生气味、陌生的笑语……一切都很陌生!离我而去的亦有那深处的记忆!
归来的游子呵,满目苍夷,满心遗憾而去,为了亲一亲那黄土路,再走一走童年的欢欣,风尘仆仆而来,而立于眼前的唯有那几棵孤零零的古树!于是上千抱一抱那古树,为力闻一闻乡村的气息,可是……
归来的游子呵,又马不停蹄的继续寻觅,只为了亲一亲母亲的芬芳,只为了向母亲倾诉内心的苦楚,只为了找一块宁静也让身心宁静的黄土地!
黄土路、麦田、河流、炊烟……乡村的魂!乡魂没了,在外的游子纷纷落户他乡,或许有一天乡村将被埋没!或许有一天乡村将是另一个城市!
隐约中听到一阵阵叹息,甚是悲凉!
(责任编辑: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