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芙蓉文章网 随手札记 开玩笑的文明

开玩笑的文明

收录时间:2022/1/17 11:02:56

关键字:杜甫  娱乐  亵渎  国学  

阅读:297

最近网上涌现出来了一大批杜甫人像的涂鸦。最早的源头,是有人给历史课本里的杜甫手中加了一把狙击枪,大家看了,都觉得很好笑,于是群策群力,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杜甫时而化身灌篮高手,时而变成绿林大侠,一会儿骑上摩托车,一会儿跳起了钢管舞,层出不穷。媒体把这个文化现象做了一个总结,叫做“杜甫很忙”。

  这时候有人站出来进行了批评,认为这是侮辱诗人、亵渎先贤、糟蹋国学,然后大发感慨,说这真是一个娱乐的时代,什么都敢拿来娱乐。潜台词我听出来了,一共八个字:人心不古,礼崩乐坏。

  诚然,里面有些改图连我看了都要脸红心跳,觉得十分不妥,但总体来看,只是一次无伤大雅的玩笑罢了,不必这么警惕。国学没那么脆弱,几笔改图就能被搞得崩溃了!只要不在杜甫草堂搞文革,就无所谓。

  中国传统总有一个倾向,认为戏谑是件不好的事情,传统是严肃的,经典圣贤是要被膜拜的,一旦被拿来嘻嘻哈哈地开个玩笑,那就是离经叛道罪不容赦。这种心态的源头,隐含着一个古代与现代指责者的担心,他们担心这样娱乐下去,传统会被践踏,从此国将不国。

  其实这个担心大可不必。从古到今,从来没有一个文明是因为被亵渎、被开玩笑才灭亡的。恰好相反,一个拥有活力的文明,应该容许对经典进行解构、消解或者恶搞,这些行为代表了一种昂扬的创造力,赋予一个文明新鲜的血液与活力。

  孔子在春秋时代哀叹“礼崩乐坏”,觉得大家不把周礼当回事,传统都娱乐消费了,都忙着听郑卫之声。但和他的悲伤相反,春秋战国恰好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思想大师,为中国接下来几千年奠定了精神基础与文明气质。

  欧洲的中世纪特别黑暗,教廷对维护文化的严肃性不遗余力,谁敢拿上帝开个玩笑,那是要被直接送上火刑架的。这时候出了一个牛人,叫薄伽丘。这个人写了本书,叫《十日谈》。《十日谈》里对教会和教士们的恶搞,那可真是不遗余力。结果它掀起来的浪潮,叫做文艺复兴。而且上帝信仰并未因这些作品而崩塌,反而促进了新教的形成,让基督的精神传播更为广泛。

  不说古代,看看现代的邻居们也好。就拿老美来说,那边马上就要上映一部电影,叫做《吸血鬼猎人林肯》。大名鼎鼎的美国总统林肯,居然被包装成了一个哥特式的人物,不在白宫待着,而是拿起稀奇古怪的武器跟吸血鬼打得不亦乐乎。按照咱们国家的标准,这算得上是亵渎先贤了。不过美国人似乎不在乎,还变本加厉地出了一款游戏《刺客信条》,游戏里的主角是开国元勋华盛顿,身披刺客服面露狰狞色,在尸山血海里杀了个几进几出。

  再拿老英来说。去年出了一本小说,名字叫做《傲慢与偏见与僵尸》。作者把僵尸文化元素带入文学名著《傲慢与偏见》,把故事背景改成了一群英国人在僵尸肆虐的小镇的生活,封面的女主角还是维多利亚油画风格,但下半边脸被画得血腥腐烂,甚至能看见裸露的一排牙齿。按照咱们国家的标准,也是对经典的恶意践踏,但我看英国绅士们看得挺乐呵,没激起什么争议,那书还上了热销榜。

  意大利的蒙娜丽莎、法国的思想者、莎翁的戏剧等等,这些欧洲“国学”经典作品在几个世纪以来被恶搞了无数次,什么手法都有,非但不曾损害其人文光辉,反而增添了别样魅力。所以,轻松点就好,就像《银河系漫游指南》里说的:don''t panic(不必惊慌)。


杜甫  娱乐  亵渎  国学  

精彩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芙蓉文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19821号     豫公网安备410322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