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芙蓉文章网 人生感悟 怎样培养孩子具有爱心、做一个善良的人(上)

怎样培养孩子具有爱心、做一个善良的人(上)

收录时间:2021/10/11 13:23:37

关键字:孩子  父母  爱心  林则徐  

阅读:175

怎样培养孩子具有爱心、做一个善良的人(上)

培养建议一:让孩子远离自私自利

不自私就是为他人着想,一个经常能为别人着想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因为他不但不会给人带来麻烦,反而会尽心尽力地帮助别人。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欢迎、受尊重、受爱戴。那么,父母就首先把爱心示范给孩子,让孩子看到该如何爱别人。

林则徐是清朝的政治家,他曾在鸦片战争中坚决抵抗西方侵略、维护祖国主权和民族利益,他的民族气概深受国人的敬仰。他能够有这样为人民为祖国的大爱之心,源于他父亲的熏陶。

他的父亲林宾日为人善良,富有爱心,平日以教书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虽然父亲收入微薄,但每当遇到比自己更困苦的人时,总是慷慨解囊、热心救助。

有一件事,给小林则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林则徐的三伯父家因贫寒揭不开锅了,父亲把家中仅有的一点米送给自己的三哥,为此林则徐一家只能忍饥挨饿。父亲为了不让三哥知道实情后难过,再三叮嘱饥肠辘辘的孩子们不要说出去。父亲的这一举动,林则徐铭记在心,从小就树立了扶弱济贫的仁爱思想。

如果林父为自己家庭考虑多一点,为自己考虑多一点,相信他不会有如此的行为,更不可能培养出后来的林则徐。平时,父母应对周围的人多说关心的话;当别人有需要、自己有能力时,请给予及时的帮助;在公共场合,特别是对待老年人和孩子,请表现出慷慨大度,比如:给老年人让座、帮着扶住电梯的门、客气地回应他人的询问……当父母为孩子示范出榜样时,孩子的爱心品质就会渐渐被养成,孩子也会从中体会到:不自私一定比自私更快乐。

培养建议二:别让孩子在溺爱中丧失爱心

如果孩子时时处处都在为自己考虑,是不可能想到别人的需要的。而且,孩子考虑自己越多,他索取的心就越强,而付出的心就越微薄。这样,孩子会生活的很痛苦,因为他的心情总是处于不满和抱怨中。“爱心”既然是孩子本能所拥有的,父母就一定要保护好它,别让孩子在家人的溺爱中变得自私自利。

一位母亲对儿子可谓是关爱有加、百依百顺。一年夏天,天气很热,孩子吵着要吃西瓜,母亲就赶忙到菜市场去买,当母亲满头大汗地回到家时,孩子居然因等待时间太长而发起火说:“妈,怎么这么慢,我快渴死了!”

母亲看心爱的儿子已经等急了,就赶忙到厨房切瓜,刚切开,母亲顺手拿起一小块吃了一口,看看甜不甜。此时,儿子大喊起来说:“谁让你先吃的,我都快渴死了,谁让你先吃的?”母亲当时就感觉心口被一把锋利的刀恨恨地扎进来,泪水夺眶而出,没有想到自己心爱的儿子居然说出这种话。儿子发现母亲哭了,就说:“算了,这次就算了,下次不可以。”

当这位母亲哭诉儿子的行为时,殊不知,是她的溺爱让孩子变得如此冷漠无情。孩子对自己的父母尚且这样,哪还能指望他对别人付出爱心?母亲先吃了西瓜,他就怒火中烧,可想,这孩子是随时准备着发火的,因此,他的内心也是痛苦的,他父母的感受也不可能是幸福的。

所以,父母在给予孩子的爱心时,一定要有所警觉。首先,要弄清孩子是父母的晚辈,父母对孩子有养育的责任和教育的义务,但这绝不是说要对他百依百顺,孩子不是wǒ men该“孝顺”的人,父母和孩子角色的颠倒,就会把孩子的爱心磨灭在萌芽里。

培养建议三:让孩子学会关爱身边的人

从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培养孩子关爱家人的意识。当家里做好的饭菜、新买的水果,都要让孩子知道“或饮食,或座走,长者先,幼者后”的道理,并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礼让长辈,渐渐孩子养成习惯,就不会自私自利地只顾自己的饥饱和喜好。

平日里,父母要让孩子多帮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收拾碗筷、擦桌子、扫地、洗小件的衣服、帮父母端茶倒水……父母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平常的小事,如果孩子不间断地去做,他自然会在付出中体察到他人的需要。那么,在他人需要的时候付出自己的爱心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孩子  父母  爱心  林则徐  

精彩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5 芙蓉文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19821号     豫公网安备410322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