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芙蓉文章网 人生感悟 人情不能算清楚又不可不清楚

人情不能算清楚又不可不清楚

收录时间:2021/5/21 10:06:52

关键字:人情  小林  电费  对方  

阅读:202
上一篇:那一枚金戒指

人情这个东西你必须要算清楚,但又不能太清楚。

那时,在梅树村里,电视机是很稀奇的东西,整个村里只有村尾那肖大婶家里有台黑白电视机,总有人趴在她家窗户下,蹭着看会儿电视,但总被肖大婶喝斥着赶走。

热心肠的小林看不过去,他用积蓄买了台彩色电视机,让村民免费去他家看电视。

渐渐地,小林家里热闹了起来。

一个月后,小林去交电费,看到电费单时,他愣住了,电费多了九十多元。但小林一咬牙,没和村民们说。

这一切,村民们可都看在眼里了。这不,卖水果的隔三岔五就送些梨给小林,卖烤鸭的时不时送来半只烤鸭和黄酒,卖杂货的每隔几天就送些日用品来……

小林算了一下,村民们送的东西的价值远多于电费,他很过意不去,便对村民们说:“如果大伙执意要送我东西,不如每人交六七块钱,这样就差不多抵上多出的电费了。”

大伙听了,却一句话也没回应。

第二天,小林回到家,见一个人也没有,走出门一望,才发现大伙都在村尾,直勾勾地盯着那台黑白电视机……

礼尚往来的情意有时经不得明码标价,把账算清了,情分就不知不觉薄了。

中国社会中的人情交往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不确定性是因为人们在根本上认为“情义”是无价的(但也可以根据情况定价),回报也不过是一种心意而已,而不能被理解成一般性的交易。

通常情况下,中国人的人情交换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某人在遇到危难的紧急关头得到了他人的帮助,这在人情交往中属于“恩情”的范畴,对此困难提供帮助的人叫做“恩人”。另一种是比较有目的的人情投资,通常叫“送人情”,“送人情”导致接受的对方有亏欠或愧疚感(也就是中国老百姓常讲的“不好意思”),双方构成一种“人情债”关系,结果在对方提出要求的时候不得不按对方的要求回报。第三种是一般性的礼尚往来,也就是有来有往的互相走动、请客或过节时的送礼行为,以加强彼此的感情联络,最终会在“给面子”中实现交换。

恩情也好,人情债也好,礼尚往来也好,它们总是同“欠”相联系。如果这个欠是能计算清楚的话,那就回到了理上来了,而且很容易马上了清其中的利害关系。但是中国人关系上的这个“欠”字不在理上,而在情上,比如甲救过乙的命,或在乙饿得不行的时候给过他一碗汤,wǒ men不能问乙回报多少价值的礼物给甲才算够,更不能说一碗汤值几个钱,这样的问法都是不通人情的。因此甲和乙惟有构成恩情的关系,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感悟人生)自此以后惟有乙在甲需要帮助的任何情况下都会义不容辞,而不是一次性地给予回报,才算是真正地报答了甲的大恩大德。同样,即使有目的的人情投资,或一般性的送礼,也并不出于对等原则,要求对方等值地回个礼,因为这个意思就是不想欠对方人情。

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地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wǒ men社会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帐,意思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笔资。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中国式的人情规则,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方法。随机应变才能善于处世,善于处世才能让人生之路走得更顺,更远。

人情  小林  电费  对方  

上一篇:那一枚金戒指
精彩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芙蓉文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19821号     豫公网安备410322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