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芙蓉文章网 人生感悟 欲望的代价

欲望的代价

收录时间:2022/1/14 14:36:53

关键字:欲望  寡欲  节制  心气  

阅读:187

作者:洞见·一默

养心莫善于寡欲。

欲望是人的本能,衣食住行,都受欲望驱动。

一个人若是没有欲望,就无法生存。

然而凡事有度,若是不加节制,欲望就是人生最大的祸根。

莎士比亚说:“欲望犹如炭火,必须使它冷却,否则,那烈火会把xīn líng烧焦。”

所有的东西都有代价,放纵欲望的结果,是xīn líng的迷失与沉沦。

01

  • 欲望越多,心事越重。

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讲过一个故事。

他有个朋友爱好古玩,年轻的时候满世界参加各种拍卖会。

买到了很多珍贵的藏品,很多藏品异常脆弱,他特地放在飞机的头等舱带回来。

他租了一个三千平米的库房,把这些东西安置里面。

因为担心东西被偷掉,他在库房装了360度无死角的监控,外加十几个保安二十四小时巡逻。

他收藏了很多不同年份的竹子制品,两个人喝茶的时候就听着竹子啪一声裂了。

他说:“一百块没有了。”

一会儿又是一声响,又是一百块没有了。

他花了很大的功夫,依然无法维持库房的恒温恒湿。

藏品一直在坏掉,他的心情一度变得焦虑。

他开始想办法转手,摆脱掉这些当年千辛万苦买回来的收藏品。

这些珍贵的古玩,与他不再是一种快乐,而是一种负担。

苏轼说:“君子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

物质占有太多,很容易成为心头上的大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周国平讲过一个寓言:

一个兔子喜爱月亮,和其他兔子不同,月亮的阴晴圆缺在她眼里都独具风韵。

众神之主看出她独具慧眼,于是把月亮赏赐给她。

第二天,白兔仍然到草地赏月。

但是心情却已经大不相同。她脑中蹦出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

她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到险象迷生,勾起了她无穷的得失之患。

很多人觉得,拥有就是快乐。

千方百计地要去获得,去占有。

可是一旦拥有才发现,很多时候拥有是一种负累。

拥有的东西越多,付出的精力和消耗越多,人开始成为物的奴役。

拥有的东西越多,得失心越重,反而越发紧张,患得患失,失去快乐。

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

人应该驾驭外物,而不是被外物奴役。

欲望不等于快乐。得到也并不等于幸福。

学会简淡,懂得节制,一个才能真正拥有内心的富足与安乐。

02

  • 欲望越多,心术越险。

明末清初有一本书叫《解人颐》,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又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当了县令嫌官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满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从穿衣吃饭,到房子车子,再到发财当官,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心理学上有个“阈值”的概念。

随着欲望的刺激,人的阈值越来越高,同一事物带来的快乐呈现递减趋势。

想要更多的快乐,意味着更多的刺激。

只要不加节制,就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刻。

欲望没有止境,但人的能力有止境。

一旦欲望超出个人的能力,一个人就容易突破底线,来为自己的欲望埋单。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画家,想画佛与魔。

他在寺庙里,找到一个气质清明安详僧人作模特,并给了他丰厚的报酬。

几个月后,画家想画魔鬼,于是去监狱寻找。

他找到一个犯人,他很满意,开始着手作画。

此时,犯人失声痛哭。

画家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

犯人说:“上次你画佛的人是我,这次你画魔也是我。”

原来,僧人拿到报酬之后,下山去花天酒地,金钱很快用完,但是欲望却越来越大,最终一步步沦陷下去。

他偷盗、抢劫、无恶不做,最终锒铛入狱。

画家了解之后,长叹一声,丢掉画笔,再不作画。

古人说:“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欲望越多,心术越险恶。

如果放任欲望不加节制,一个人很可能就会从贪财的小人变成杀人的恶魔。

欲望,是与魔鬼的交易。

得到的是一时的享乐,失去的却是底线。

稻盛和夫说:“没有节制的欲望,是人生毒品。”

一旦沾染,只有无限沉沦。

03

  • 欲望越多,心气越软。

古人说:“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欲望越多,人索取的也就越多,受到的限制也就越多。

时间久了,整个人的心气就会变得软弱,什么也不敢说,不敢做。

春秋时期公孙仪任鲁国宰相。

平日喜爱吃鱼,很多人买鱼送他。

公孙仪却把人都拒之门外。

弟弟不解,问他:“你不是喜欢吃鱼吗?”

公孙仪说:“就是因为喜欢吃鱼,才不能收鱼。

收了鱼就要给人办事,哪怕违法也不能违拗。

慢慢地我就会被免除相位,到时候,想自己买鱼吃都难了。”

欲望是一种枷锁。

一个人欲望越多,身上的枷锁也就越沉重。

到头来处处都是雷区,处处不得自由。

久而久之,一个人只能唯唯诺诺,对别人言听计从。

宋朝人陈仲微曾任莆田县尉,当时县里大户是当朝大员的亲戚,于是给他一封推荐信。

让他拿去拜见大员,可以平步青云。

一年之后,这个大户因为欠税被抓了起来。

他气不过,质问陈仲微:为何收了自己的推荐信,还不对自己网开一面?

谁知道陈仲微拿出那封推荐信还给他,并没有拆封。

大户惭愧得当面道歉,并补足了税款。

古人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欲望的话,他就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必怕了。

换句话来说:

一个唯有不为欲望所累,才不至于阿谀奉承,唯唯诺诺。

才能保住自己的心气和骨气。

04

  • 欲望越多,心态越差。

庄子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

赌博的时候有人下注大,有下注小。

拿瓦片当赌注的人,他赌得自如潇洒,反正他赌的就是个瓦片;

拿漂亮昂贵的带钩当赌注的人,他赌起来可能就战战兢兢,心存恐惧了;

拿黄金当赌注的人,一定会神志昏乱。

越是贵重的物品,获胜的欲望就越强,人的心态也就越差。

后羿是古代著名的神射手,平日里百步穿杨,百发百中。

夏王听说之后,召见后羿,希望看他射箭。

事前言明,射中了赏赐百金,射不中则要挨罚。

后羿听了之后,心中焦虑不已,再也没法屏气凝神。

射箭的时候心态崩溃,最终脱靶。

古人说:“凡外重者内拙。”

越是在意外在是物欲,内心往往越匮乏。

他没有自己的一份笃定,因为才会被外物牵着鼻子走。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仕途无望,心灰意冷。

他在《寒食帖》里写:“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讲自己的苦闷与绝望。

大醉归来,他在江边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他痛恨自己,为什么忘不掉功名利禄,不甘心在此平静地生活。

直到夜游赤壁,他才明白“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这些名利得失,不过转瞬即逝,反而是明月清风,这些东西自然之物,更值得欣赏,更信赖。

放下得失之心的苏轼,从生命的低潮中惊醒。

这才有了那个豁达洒脱,被中国人传唱千年的苏东坡。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活一辈子,活得是一个心情,一个心态。

物质再丰盛,内心却不快乐,又有什么用呢?

放下外物的渴求,一个人才能重获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欲望越少,人的心事越少,心态越好。

这是养心之道,也是人生之道。

点个赞吧,减少欲求,保持生活的简单,xīn líng的富足,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欲望  寡欲  节制  心气  

精彩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芙蓉文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19821号     豫公网安备410322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