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任何关系走到最后,不过是相识一场,要想活得通透,还需做到三点:
话别说太满,人别熟太快,心别想太多。
1
话别说太满,给自己留点余地
人们常说:“满饭不能吃,满话不能说”。
饭吃太饱,容易伤身伤胃,话说太饱,则容易伤人伤己,你不给自己留退路,也就没有了回旋余地。
三国时期的许攸,本来是袁绍的部下,他虽是一名武将,却也足智多谋,一心一意为袁绍出谋划策,却得不到袁绍的欣赏,一怒之下得他,转投了曹操。
曹操听说许攸要来,鞋子都没顾上穿,光着脚丫就出门迎接,说有许攸的加入,自己的大事就成了。
后来,许攸专心辅佐曹操,在几次大战中,许攸立了大功,可他却居功自傲,说话从不留余地。
有一次,朝中官员正在商量大事,许攸当着众人的面,直呼曹操的小名,说道:阿瞒,要是没有我,你怎么可能得到冀州”。
甚至在曹操出邺城东门办事时,许攸还当着众人的面,自夸道:“曹家要不是因为我,是进不了这个门的”。
最终,曹操终于忍无可忍,将许攸杀掉。
老人言:“遇情不能偏激,有理不要过头”。
是啊,为人处世,任何时候都不要做太过,你给人退路,也是在给自己留路,你把人逼到无路,自己也会走到绝路。
在社会上生存,本就是一门高学问,讲规则不说,还要注意潜规,说话更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只有把好话说得恰如其分,把坏话说得恰到好处,才是人生的哲学。
要知道,梦不能做得太美,就难以实现;人不能太假,假了难以交心,聪明的人,都懂得,话说七分满,且留三分护自己。
2
人别熟太快,给感情留点时间
《小窗幽记》中说:“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人与人之间,再好的感情,也需要时间来验证和沉淀。
白居易和刘禹锡,出生在同一年,都是唐朝著名诗人,彼此的名号都很响亮,也相互欣赏对方的诗,但第一次见面,却已年过中旬。
在公元826年,二人均在被贬的路上相遇了,可谓是同病相怜,相见恨晚,于是,两人对酒高歌,吟诗作乐,你为我斟酒,我为你布菜,好不愉快!
这之后,两人也没有过度的亲近,而是保持着书信来往。
慢慢熟络了之后,知道了对方的喜好,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想着法子给对方送来,尤其是刘禹锡,在知道白居易爱喝酒,还会酿酒后,就从江南给他弄来上等糯米。
后来,两人在朝中遭遇不顺,被迫分居两地,其书信也从未间断过,我理解你的孤独寂寞,你也同情我的屡遭贬谪。
到了晚年,两个人调回京城,同在太子府上兼任职务,便经常约在一起把酒言欢。
三毛曾经说过:“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似水流长。”
一上来就很热烈的感情,终究敌不过时间的考验,毕竟细水长流,才能天长地久。
在这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认识几分钟就是朋友,聊几次天就能谈情说爱,参加几次饭局就是兄弟。
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那么多的是一见如故,与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灾难,熟得太快,都是伤害。
所以与人相处,别急于求成,交心之前,别熟太快,留三分爱自己,时间会为你留下最真的人。
3
心别想太多,给xīn líng放个假
古语曰:“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来没有的事,只是因为wǒ men想太多,导致整天愁眉苦脸,不如行动起来,让未来可期。
著名的史学家方国瑜,儿时的他也刻苦,除了学习学堂课堂外,一有空还跟先生学习诗词,他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名诗人。
在学习诗词的时候,方国瑜一时钦佩李白,一时又羡慕苏轼,总想着一出手就是佳作,迟迟没有动手,转眼一晃,六七年过去了,他依然没有写出一篇像样的诗词。
在1923年,方国瑜赴京求学,临行前先生教导他,说他生性质朴,之所以没有成为诗人,只是缺乏实际的行动,以至于少了“才”,但如能勉力,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学人。
方国瑜铭记导师之言,到京后,开始一步一步的学习,一点一点地练习,几年之后,便小有成就。
后来,他更是写了两本书:《广韵声汇》和《困学斋杂著五种》,为中国史学研究,做出了不少贡献。
一位哲人说过:“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如果你对现状不满意,就积极地改变它,用你的行动,去表达你的意见和抱负,而不是在哪里想太多,为未来担心,烦恼,甚至是抱怨。
人这一生,生活已经很苦,日子更是难熬,你想不通,看不透,只会让心受累,让人遭罪。
要知道,人生短暂,精力有限,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醒来还有很多事要做,想太多,只会身心疲惫,心情烦闷。
你要相信,上天是公平的,你操心多少事,就得受多少苦,不如放下,换个角度看世界,就会发现外面的阳光灿烂,周围的笑脸不断,
别想太多,看得开,才是智慧;看得淡,才有幸福,心有多宽,命就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