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时候,去朋友的店里小坐。
朋友是去年下半年离的婚。在之前的婚姻中,她为了照顾孩子,一直在家当全职主妇,先生长年在外做生意,与她交流越来越少。
用她的话说,到后来,已经完全是零交流的状态,彼此之间连陌生人都不如。
离婚是朋友主动提出的,原因是,不想再将自己的余生困在一段只剩冷漠与疏离的婚姻里。
婚后,原本身边的亲友还担心她会陷入消沉,她却转身就用仅有的积蓄,开起了这家美容店,并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店面的经营上。
一年的时间,朋友愣是凭着一股拼劲,着把小店经营得有声有色。
那天,我到店里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她刚送走最后一个客人,接着又开始里里外外忙个不停。
说要趁着这点空闲时间,把店里的摆设重新做个调整,尽量让店面环境看起来更舒适一些。
问她累不累,要不要坐下来休息一会。
朋友抬头冲我莞尔一笑,回答道:“说不辛苦是假的。但是我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虽然累了点,但生活得很充实。而且人一忙起来,也就没那么多时间胡思乱想了。”
看着她忙碌而清瘦的身影,我有心疼,更多的却是敬佩。
想起一句话:忙碌是治愈悲伤最好的良药。
其实并非忙碌真的可以治愈一切,它只是代表了一种自我拯救的行动力。
有了这种行动力,人就不放任自己一直沉沦,再难,也会想办法将自己从泥潭中打捞而出。
如果说,人生总是难免陷入被动的困境中,那么,从选择愿意好起来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你已经反客为主,拥有了掌控自我命运的主动权。
你不认输,生活就撂不倒你。
人在低谷时,都是渴望改变的。
但要真正实现改变,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仅需要你有认清现实的勇气,更要有迎难而上的魄力。
而很多人,往往在走到第一步的时候,就已经戛然而止了。
后台有位读者曾留言跟我讲述过他的经历。
年初的时候,他所在的公司因为疫情原因而停业,他也因此被迫失业。之后,他尝试找了几天工作都无果,沮丧之下,就索性放弃了再找。
就这样,接下来整整几个月的时间,他每天呆在出租屋里,也不跟朋友联系,就打打游戏,刷刷手机,饿了再随便找点吃的应付。
最让我感慨的是,时间久了,他居然开始觉得这样自生自灭的生活好像也是可以继续过下去的,反正也不会影响到别人,除了需要担心收入问题以外。
那总不能一直这样吧,我问。
他在手机那头沉寂了良久,反过来问我:反正我都已经这样了,不是吗?
一时之间,我竟有些语塞,不知该如何继续劝说他。
人生如浪,起起伏伏本是常态。
无论你多么期待平静如波的生活,汹涌的暗流依然会不期而来,在猝不及防间将你击中。
但如果你以为,这就是不幸的开始,那就错了。
事实上,真正能打败你的,从来都不是生活,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你的轻易放弃,你的消极颓丧,才是禁锢自我的根本原由。
作家毕淑敏曾在书中写道:wǒ men要和命运厮杀,哪里能不受伤。
是啊。
活在这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唯有靠自己披荆斩棘去闯关。
生活注定会让wǒ men遍体麟伤,区别只是在于:
有些人在受了伤之后,就带着伤痕顺势躺下了。
这样的人,接受得了悲伤的现实,却不愿意唤醒悲伤的自己,于是在低迷与消沉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而有些人,即使吃过再多的苦,受再大的伤,也不会停下脚步。因为他们深知,自我拯救,才是唯一的出路。
越是身处低谷,越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想办法重新振作,将自己投入到忙碌的生活中。
不管目标是什么,忙起来,生活就有了奔头,人就会变得有事可做,有所期待。
这个过程,既是自我疗愈的过程,也是重新找回自我价值,发现生活意义的过程。
你会感觉到,一切都在慢慢变好,而自己,是真的有能力改变现状。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可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这当然是很美好的期许,可前提是,你要有一颗愿意自愈的心,并且迈得开脚步,拿得出行动。
既然最坏的结果都不过如此,那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就勇敢向前走吧。
你愿意好起来,生活就不会辜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