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问我,学习艺术,学习绘画,有用吗?我说没用。
画个大饼不能吃,画个饮料不能喝,画张钞票不能花,有什么用?没用。
既然没用,wǒ men学习它干什么?
其实就不该这么问,婴儿学习走路有用,学习说话有用,学习吃喝都有用……那么结论是:学习绘画没用,但,不可或缺。
再说,艺术也不是用来“学”的……
wǒ men都知道,人类最早用来记录事物的方式就是绘画,从此才有了人类的历史。那时候绘画作为一种“工具”存在。就像所有艺术的价值一样,永远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需要而存在。比如说;在战乱或天灾面前,人们面对生活的首要目的是生存,是解决温饱。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在意“美”的存在。不会管吃的东西有没有“艺术”,穿的东西是不是时装,管的只是最基本的需求。但是,人类是一种及其复杂的感情动物,区别于自然界大部分生物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懂得欣赏“美”,并创造“美”。
人类的情感在度过极端需求生存和温饱的条件后,一旦安定下来,就会情不自禁的去“忆苦思甜”,因为情感需求的目的是享受,一种xīn líng上的享受。
于是wǒ men把一切喜欢的事物都贴上“美”的标签。只有美的存在,才会勾起自我追求的价值。人们向往美好的未来,喜欢美丽的穿扮,欣赏美丽的风景……并不惜花去无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富去记录它们,歌颂它们。即使遇到不“美”的悲剧,人们也会给它取名为“凄美”,就像黑格尔解释悲剧就是:“善与善的冲突”。“善”可以理解为“美”的存在,两个“美丽”的存在起了冲突,在这种二律背反下,即使结果是皮开肉绽,脑浆四溅,那也是“美”。谁让人们喜欢呢,而喜欢的本质就是情感的需要,没有道理可讲,更不需要理由。
人类既然作为“情感”动物,而“美”的存在又不断的挑拨着人类的情感,人类在受不了这种“挑弄”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的同时又不满足于只是欣赏,于是人们站出来亲自用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去创造“它”。这就是人们对“美”无法抗拒所引发的行为,对创造的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手段”逐渐的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技巧。最终,人们把情感投入到技艺中,因此便得到了“艺术”。那么其中专门靠直观呈现的“美”的技艺,就取名叫“美术”了。
如此说来,对于“美”的追求或动机没有道理,不需要理由,原因是“爱”。那我可以不爱吗?不是说所谓“不可或缺”吗?
是的,不可或缺和你想不想没有关系,而是你根本就无法“脱离”。
作为一个社会人,生活的方式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美”,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艺术”。比如;吃穿住行,所有你拥有的物质,哪一样不是经过“艺术”加工后创造出来的?创造的过程哪一样不需要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才变为实物?最终得到“它们”时你的动机是因为“不美”才选择拥有的吗?有本事你可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需要。如果不可能的话,你就逃不开想“尽善尽美”的心。
好吧,那就让wǒ men做点什么……
前面提到过,追求和创造“美”的形式有很多种,多数人会选择绘画。其实原因更简单,那就是“简单”。写诗歌,但不是人人都写的了。即便写的了,也不一定能读的懂……你选择音乐,有人天生就五音不全,行为过后产生出来的结果也许不是妙音,而是噪音……你跳舞,人人都能跳来的,只有广场舞……
最简单的选择,就只剩下绘画了。你说不会?怎么算会?我可以相信拿起笔不会写的,绝不相信拿起笔不会画的,因为婴儿都会……画不出《蒙娜丽莎》,还画不出电影里那副《小鸡吃米图》吗?一个颜色、一根线条、一笔涂抹,都是非常容易体现的过程,即使一个随手“涂鸦”,也是最直观的情感表达。人们之所以说“不会”,其实只是对自我“技艺”的不满意所产生出的抵触心理,事实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我保护。潜意识里其实是害怕自己画出的作品“不美”。“不会”的说法归根结底也只是在追求“美”另一种形式罢了……殊不知,人们根本不了解“画作”这种媒介,用来欣赏时本就没有好坏、对错、美丑之分,只有是否触动了观者的情感。说到这里,可以参考一下梵高的人生轨迹,生前又有谁欣赏他的画?有首歌这样唱道:“就算没观众,自己第一个被感动……”对,绘画就是这样,“享受”的只是过程都没关系。你还在意什么“不会”?
朱光潜说:“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但请放心,绘画的艺术会让你永远也不难求,求得了也永远“不平常”。
最后再次用他老人家的话做结尾:“人的情感与精力必须发泄,不发泄于有益身心的运动和艺术,便发泄于有害身心的打牌、抽烟、喝酒、逛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