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写了篇《死者已逝,生者需不息》里面说到老家河北某农村通了天然气,因为烧气取暖的价格高于煤炭取暖的价格,很多人家迟迟未取暖,我还说老人在“熬冬”。爸爸也看了那篇文章,给我打电话说:“闺女,你思考问题时,不可以太片面了。”我不解:“怎么了?”
“村里是有一些人家因为价格问题延迟取暖,但家里有老人的,很多都在乎老人是否挨冻,老人生病去世跟这个关系不大,你想问题太片面了。不要轻易给一件事做结论。至少你要亲自调查,你知道吗,村里最近傍晚5点到9点这段时间经常供气不足,别说烧暖气了,就是做饭也没气呢。离主管道远的人家,平日用气还总是不够呢。”
“那大家怎么不打售后电话反应呢?”我这时想当然,用常识判定村里人就是太老实,不懂如何维护自己权益。
“你就是什么事想得简单,怎么没打?电话打不通,最后逼得没办法打市长热线了,人家说:上游没气,不是不给供气,wǒ men也在想办法,甚至关停了一些用气企业,保证居民用气。”爸爸问我:“你觉得这又是谁的错呢?”
“他们改造前就不知道做预算吗?”我心里想企业和部门只想挣钱和政绩,只管项目上马,不管百姓挨不挨冻,吃不吃得上饭,都是出了问题再说。
爸爸说:“人得实事求是,事实就是天然气公司的气不够,暂时没法缓解。抱怨谁犯错了也没有用。作为百姓还能要求些什么?咱家地暖还好些,温度不会一下凉下去,没有气就用电做饭,或者提前做饭。人不能靠别人救,得把自己顾好了先。”
“我觉得你说的都对,但我还是觉得哪里不太对。”
“nǐ kàn外面的天蓝不蓝?”
“挺蓝”
“比往年咋样?”
“好多了。但我觉得....”
“不在那个位置不要想那些问题,咱们老百姓能做的就是把问题反映给上级。”
也许是年岁大了,看的经历的多了,磨圆了脾气,爸爸的处世态度比年轻的时候缓和多了,现在的我和年轻时的爸爸差不多,什么事都要刨根问底,是我的权利就必须争取,爱憎分明。
结束通话,我想了很久。但我没有想对错,只是想,一个人思考问题时为什么总是片面的,局限的?
我想还是因为知识存储,思维方式不同,所做的思考都是从经验出发的,最后的结果也将大抵符合以往的经验。
爸爸说了我两次想问题太片面,那怎样才能全面?
唯有实事求是才能接近全面地想问题。做到实事求是不容易,要做调查,好比我就听听爸爸说,就做出了那样一个结论,这是片面的,不负责任的。还有一点要追本溯源,往上想,往下想。天然气供暖不足这件事,有上游天然气公司,预算部门,再上还有煤改气的大政策,往下是用户,用户的安装合理不合理,再往下是每个用户的家庭情况。一个突出问题肯定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想当然地想问题,只会离真正解决问题越来越远。
有句话“屁股决定脑袋”,坐在什么位置想什么事情,就是你的位置决定你是否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上区内重点小学,区长的孩子肯定比平民百姓的孩子更有优势。超越自身定位去想问题,只会让我变成“愤青”,心理更痛苦。就像爸爸说的,天然气不够用的问题老百姓应该反应给上面,至于怎么解决要看政府的了。老百姓不要费心去想自己没能力解决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脑袋算是清楚了点。决定明天去公司的时候,找经理谈谈一个员工的职责。 原创文章个人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行为的转载使用请联系qq41856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