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究竟为何六下江南?
陈宣章
乾隆《御制南巡记》:“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他把南巡列为一生两件大事之一,可见是慎重其事,绝非心血来潮。那么,乾隆六次下江南[乾隆十六年(1751)及1757、1762、1765、1780、1784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众说纷纭,必须加以去伪存真。首先看一看乾隆自己的说法。据《御制南巡记》所说是巡阅军队、视察水利、笼络人心和了解风俗(公事)及游览风景、收藏江南美女(私事)。还有心事:乾隆一向自视甚高,处处以爷爷康熙为榜样。因康熙曾六下江南,故学样。
1.巡阅军队:包括南京阅兵和杭州阅兵(水师)。满族历来重视骑射、崇尚勇武。乾隆历次南巡,都在杭州、南京等地举行盛大阅兵式,训练士兵,扭转颓败风气,并向江南人民显示清朝的力量。但没想到,阅兵反而闹出许多笑话。乾隆最后一次南巡阅兵在杭州,嘉庆帝后来回忆那次阅兵:射箭箭虚发,骑马人坠地。一时传为笑谈。
2.视察水利:黄河河道与江浙海岸工程是关系国事民生的大计。康熙六下江南时的口号是“巡视河工,咨访吏治”。康熙居住宫殿的柱子上刻着一行字:“治河、兴农、三藩”。从顺治到康熙年间,黄河决堤80多次,黄河还承载每年约四百万担漕粮的北运。康熙前四次南巡,黄河治理颇见成效。第五次南巡时慨叹:“下河两岸大熟,亦前所未有也。”
乾隆学爷爷康熙,公开说辞“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河工包括治河、导淮、济运。河工不但因为水患,还关系漕运,南方物质北运。乾隆49年御制《南巡记》里总结了大兴河工的情形:⑴定清口水志,加固高堰大堤,基本上保护了淮安、扬州、泰州、盐城、通州等富庶地区免受水淹。⑵陶庄引河工程,宽80-90余丈,长1千余丈,深一丈余,以防止黄河河水倒灌清口。引河开成后,解决了“倒灌之患”。⑶浙江老盐仓一带修建鱼鳞石塘4100余丈,历时三年,花银数百万两。⑷原有范公塘一带的土塘,添筑石塘,修了三年多。
乾隆五次视察黄河工程,四次巡视浙江海塘工程。《清高宗实录》载,六巡期间,乾隆对黄河、淮河的河工及浙江、江苏的海塘,下达数以百计的治理上谕。但他并不懂水患的治本是改善上游植被,减少河水的泥沙。乾隆时期,奖掖土地开发,鼓励人口增长,相关地区疯狂烧山垦殖。乾隆七年下诏:新开发的山地免征赋税。短短几十年,“西南巴山老林,开辟大半”,“跬步皆山,数十年前尽是老林,近已开空”,“虽深山密菁,有土之处,皆开垦无余”,“向之蔚然森秀者,今已见其濯濯矣”……类似记录,屡见于各种地方志。从积弊到恶果产生有个过程,嘉庆、道光年间才暴露,黄河最后一次天崩地裂的大改道,则在咸丰五年。
3.笼络人心:康熙很清楚,河道决定大清朝的财政赋税固然重要,但知识分子是决定政权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江南得天独后的人文环境,使这里的思想文化较为开化。清初多尔衮的“剃发、易服、占地”和“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等暴虐之举,对中原百姓是巨大伤害,后来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历史悲剧,使江南反清斗争也最为激烈。士大夫的不合作,使满汉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日益严重。康熙深知,对知识分子,心理驯化远比武力管用。所以康熙南巡,拜谒孔庙、岳庙,拜大禹,拜明太祖陵,对大学者胡渭赐扇、赐馔、赐匾,还提高江南学子的升学率,增加他们入朝为官的机会。这关系到清朝正统性,承续前朝而不是鞑虏入侵。康熙通过南巡,在当时清人之中确实是获誉不断。这样,大部分知识分子死心依附清廷,消除反抗情绪。乾隆就模仿爷爷康熙的举措,笼络人心。
4.江浙地广人稠,为了解风俗,考察民情戎政,而且减免赋税,给百姓一些恩惠。
但是,乾隆视察河道、整顿吏治等都是表面文章。“江南名胜甲天下”,“眺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才是他主要想干的事。结果,他的口碑极差。其原因:
1.耗费极大。乾隆每次南巡,随驾官兵约3千名,马匹约6千匹,船四五百只,役夫几千名,花银上百万两,劳民伤财!从北京到杭州,往返水陆路约2.9千公里。沿途道路桥梁全修遍;北京到杭州两年内建行宫近30个。行宫必须“陈设古玩并应用什物器皿及花盆景类”,极尽奢华。为修路盖宫殿,占良田土地,农户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所过之处,怨声载道。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扬州行宫名胜全图》上标明,一共修建楼廊5154间,亭台196座。扬州有4处行宫,其中天宁寺行宫是专为乾隆南巡而修建的。园林加上行宫,从扬州城里到平山堂,处处亭园楼台,号称“一路楼台直到山”。最简略的行宫也得消耗银两近千万两,名义上是盐商捐助,最后还是落实到百姓头上。
2.造船一千多艘,皇帝家眷、王公贵族及太监侍卫随驾,乾隆御舟就有五艘,制作工艺极其精美。乾隆游山水成瘾,骄奢铺张无度。乾隆首次南巡,准备了足足两年。
3.乾隆所到之处,地方官员都要组织民众出境迎接,并准备美食佳肴;还要组织猎户捕捉麻雀、兔子,供其宠物猎犬食用。乾隆则下令“各按其本身职衔加顶戴一级”。官员争相取宠,勒索百姓。南巡后遗症很快出现“民财日以竭,民风日以奢”。
六次南巡,朝庭官方数字是两千万两白银。事实上,乾隆“旅行天团”的随行人员,一路敲诈勒索的财富远远不止这数。以很多清朝笔记的说法,应该是此数的十倍。
乾隆登基初,国库充裕;乾隆晚年财政穷困潦倒,官场也腐败泛滥成风。当乾隆看到有官员痛心揭露一路的民生疾苦,却气呼呼地反问:“汝谓民间疾苦,试指何人疾苦?汝谓怨声载道,试指何人怨言?”(《清代通史》)乾隆六次南巡,排场一次比一次大,耗费一次比一次多,甚至造成国库枯竭,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五次南巡后,乾隆《知过论》:“我知道错了。”他说:自古以来,可能造成重大政治灾难的,有强藩、有外患、有权臣、有外戚、有女谒、有宦寺、有奸臣、有佞幸。所有这些,我统统没有。我的错,错在“心有所萦者,必有所疏忽”,即太重视一件事情,反而容易出纰漏。同时,我下江南的时候,各省督抚的沿途接待,真的是好奢侈。虽然看到这些,我也不开心,还批评他们,但他们的错毕竟因我而起,所以我错了。乾隆晚年,对军机章京吴熊光承认:“朕临御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将来皇帝南巡,而汝不阻止,必无以对朕。”
“吃喝玩乐说”质疑
乾隆六下江南有两种说法:1.为了吃喝玩乐。2.有复杂深刻的政治用心。
网上大量关于乾隆六下江南的文章,介绍了沿途的食尚名肴。文艺作品中,也有许多相关内容,例如:某个饭店酒楼的传统美食与乾隆六下江南有关。
其实,皇帝的饮食起居是内务府安排的,是要记档的,绝不可能四处乱吃。乾隆南巡的第一大要求就是吃的必须与平日相同:乳牛75头、羊1千头、牛300头,都是从京城先运至镇江、宿迁等地。现在保存着许多当时的御膳单,弥漫着浓郁的北方风味。当然,御厨房有时有苏州厨师参与,地方官借机进献食尚名肴。即使是野史,食品送到皇帝面前,必须经相当的流程。乾隆第一次下江南,其细节在两年前就定了。
最新有一种“徽菜说”,说乾隆以后多次南巡是为再来品尝江春为他提供的接驾徽菜等盛宴佳肴。这不但有违皇帝饮食起居的规则,再说乾隆“带御厨学徽菜烹饪技艺,都未能奏效”也很荒唐,皇帝为什么不能直接调用江春的徽菜厨师?近年,各地为了利益,抢古人成风,“徽菜说”就是为了地方利益用软广告推销徽菜而已。最荒唐的是“徽菜为乾隆活到89岁立下汗马功劳”。这是现在盛行的“养生保健长寿”之风的体现。
乾隆饮水出名的挑剔,第一名始终是北京玉泉山,至于济南珍珠泉、无锡惠山、杭州虎跑等都得靠后。但是,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皇帝几乎尝尽天下名茶,更是在六下江南之时留下许多茶事轶闻。当然,喝茶比用餐简单得多,安全比较容易掌握。
乾隆南巡,每次必到无锡惠山寺煮茶品茗。惠山寺高僧普真晚年住在听松庵。明•洪武28年(1395),普真请湖州竹工编制竹炉(高不满尺,上圆下方,形状如道家的乾坤壶,以谓天圆地方之说)。竹炉制成后,汲二泉水,煮阳羡茶。当时无锡著名画家王绂,因患目疾正在听松庵秋涛轩静养,专门为竹炉绘图;学士王达为竹炉记序作诗。第二卷为履斋所作,第三卷为吴珵于成化丁酉(1477)所写,第四卷作者佚名。构成珍贵的四卷《竹炉图咏》,成为明代惠山一件盛事。明•万历23年(1595),邑人邹迪光修愚公谷园林时,因普真竹炉煮茶,将惠山寺弥陀殿更名为“竹炉山房”。清•康熙23年(1684),顾贞观仿制两只竹炉,一只带到京城,请京中名士赋诗唱和,又将在其好友纳兰性德处得到的“遗失多年”的《竹炉图卷》带回惠山。乾隆首次南巡时,第四卷已失,乃命张宗苍补作,并题诗于上,并将与随驾大臣所唱和诗文一并归入卷册,赐给惠山寺收藏。还仿制了一只竹炉带回京城,并在玉泉山庄仿造“竹炉山房”,现此竹炉仍藏于故宫博物院。乾隆44年(1779),无锡知县邱涟将《竹炉图咏》携回县署重裱,邻家失火,延至官署,不幸全毁于火。乾隆闻之勃然大怒,邱涟被劾,罚银两百。次年正月27日,乾隆在江苏巡抚杨魁奏折《查明竹炉图卷被烧缘由》上朱批:“御书有何要,朕当另写何难!僧家传世旧迹为可惜,真不知轻重,煞风景之事,可恶之极!”又谕:“岂有如是胡涂之理,不但不能黄褂并花翎亦莫望,余俟面谕。钦此。”杨魁因此也丢官。八月,乾隆五下江南时御笔亲仿王绂补第一图,命皇六子永瑢补第二图,贝勒弘旿补第三图,董诰补第四图;并于卷首题跋,于每卷图后补录明人旧题。御书“顿还旧观”等,重新成卷,作为名山传世之宝。此外,又将内府所藏王绂《溪山渔隐图》赐予听松庵。这也是《纪听松庵竹炉始末》一文的由来。
当然,下江南主题是玩乐。六次南巡都到江宁(今南京市)、苏州、扬州、杭州。当时全世界50万人口以上十座大都市,江苏占其三:南京、苏州、扬州。长江运河两岸商业繁华、人气旺盛;江南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南京为“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家”;苏州园林享誉天下;扬州富商云集,美景、美女、美味一应俱有。乾隆一生以诗人自居,写诗不能局限于颐和园,要四处走走;乾隆在位60年,出巡逾150次,当然要选择山川秀美的江南。他游遍江南名胜,观古赏景,悦目怡心,赋诗唱和,题字留念,广写匾额。
乾隆六次南巡都带画师随行,摹绘喜爱的江南景色,在圆明园仿建江南四大名园:南京瞻园、海宁安澜园、杭州小有天园和苏州狮子林;还有杭州雷锋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等西湖十景,更是实景仿制。乾隆还在避暑山庄又仿建一所狮子林;搬进避暑山庄的还有镇江金山寺、嘉兴烟雨楼和仿宁波天一阁而建的文津阁、仿无锡双湖夹镜等多处江南名胜。
“乾隆探母说”质疑
乾隆前四次南巡,皇太后钮祜禄氏同行,所以有“恭奉母后,以尽孝心”一说。乾隆恭读圣祖实录,见康熙南巡时供奉皇太后,百姓夹道欢迎,赞颂皇帝孝德。乾隆对此十分羡慕。乾隆16年首次南巡即太后60大寿,乾隆很希望借此尽孝。北京颐和园就是乾隆送给母亲的大寿礼物,修了15年,为让母亲冬天养生,夏天避暑。因皇太后喜欢江南风景,乾隆命臣下在万寿寺旁修建长达数里的苏州街;在圆明园福海以东的同乐园添建一条“买卖街”,皇太后“慈颜”大悦。皇太后死后,乾隆为母建造一座金发塔。
但是,乾隆身世和出生地一直说法不一,是清朝趣味最大、说法最多、传播最久的历史疑案。朝野上下、京城内外、官方文献、御制诗文均被搬出来考证。野史笔记、民间故事、戏曲小说都尽情演绎此事。乾隆有四次南巡驻跸在浙江海宁陈家的安澜园,引起民间强烈议论。最早是晚清•天嘏《满清外史•弘历非满洲种》,后来蔡东藩、金庸、高阳等人的演义小说都持此说,而且旁征博引、众口一词。乾隆母亲是谁?确实有多种说法:
1.有近代史学家考证,乾隆帝的确生于雍和宫,母亲是熹妃钮祜禄氏。清宫档案《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记载:“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谕:尊太后圣母谕旨:侧福晋年氏封为贵妃,侧福晋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钱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裕嫔,格格耿氏封为懋嫔。”《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甲子(十四日)记载:谕礼部:奉皇太后圣母懿旨:侧妃年氏,封为贵妃;侧妃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钮祜禄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懋嫔;格格耿氏,封为裕嫔。尔部察例具奏。清•萧奭《永宪录》卷二:“(雍正元年)冬十有二月丁卯。午刻上御太和殿。遣使册立中宫那拉氏为皇后。诏告天下,恩赦有差。封年氏为贵妃,李氏为齐妃,钱氏为熹妃,宋氏为裕嫔,耿氏为懋嫔。”三条历史档案有矛盾,但可肯定:“熹妃钱氏”和“熹妃钮祜禄氏”同一天受封,必是同一个人。按清宫规制,册封皇妃不能重名,不仅同一天不会有,整个清王朝都不可能有两个熹妃。《永宪录》与《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互为证据,不可能同时出错,更不可能错误相同。这两条档案是最有力的证据,比任何传闻都更具颠覆性,因为它昭示:乾隆母亲姓钱。钱姓起源于中国南方,清朝满族人不可能姓钱,乾隆母亲是汉族人。这里唯一合理的解释是:皇太子的母亲需要一个高贵的满族出身,因此要将熹妃姓氏篡改为满族贵姓,而钮祜禄氏是满族最高贵的姓氏之一。
雍正妃嫔中汉人不少,关键是弘历被立为皇储后,熹妃钱氏才改姓钮祜禄氏(拜四品典仪凌柱做干爹,顶了满姓钮祜禄氏。而正史记载为“原任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女”)。这是政治需要,为显示弘历的纯满族血统。其实,弘历有一半汉族血统。实际上,钮祜禄氏一天皇后也没做过,弘历继位后追认其为“圣宪皇后”,才尊为皇太后。
2.钱治冰《关于乾隆生母最新考证的最终结果》:“乾隆之母钱氏(1692-1777),是浙江嘉兴钱纶光与其妻书画家陈书(1660-1736)之幼女,是刑部尚书钱陈群(1686-1774)的妹妹。”钱陈群“历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尤得乾隆帝的尊宠,倚为儒臣,二人之间除君臣之谊,又是文字知己,乾隆称之为‘故人’。钱陈群每有诗作进呈,乾隆必亲笔题诗回赠。他退休后,仍屡次升迁,加尚书衔、进太子太保。乾隆帝赐之以‘食全俸’,常寄自己的诗作,请钱陈群和作。他数次去北京,为皇太后和乾隆帝祝寿,并同乾隆帝到塞外围场行猎,并参加‘香山九老会’。乾隆16年(1751),钱陈群首次扈从高宗圣驾南巡,并随驾钱王祠(指钱氏的祖先吴越王钱镠)陪祭。乾隆22年(1757),钱陈群二次扈从高宗圣驾南巡,再次随驾钱王祠,乾隆赐御诗褒扬钱氏先烈。乾隆27年(1762),高宗第三次南巡时,钱陈群已告归在籍,即赴常州恭迎圣驾,并扈从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等地,再次随驾钱王祠,并携台州族孙钱选,以传世唐赐铁卷(券?)晋呈御览,乾隆赐御制铁卷(券?)歌一首。”“钱陈群的学生阿桂、刘墉、纪昀等备受乾隆重用……钱陈群的子孙世代包括女婿、族人均为朝廷重臣,可见钱陈群与乾隆母子的关系非同寻常,恐怕一般亲戚关系是无法做到这一步的。”
乾隆四次恭奉钮祜禄氏下江南,有让老母回江南老家看看的意思。第四次南巡,钱氏80多岁;第五、第六两次南巡,如不是老母已故,恐怕还要带着呢!
3.从第三次南巡起,乾隆四次到海宁,都住在海宁陈家。有两种说法:探望亲生父母和勘察筹划海塘工程。陈家曾经出康、雍、乾三朝宰辅,乾隆赐名陈家“隅园”为“安澜园”;回京后在圆明园仿造安澜园,写《安澜园记》,愿四海之内江河之澜皆安。此为海塘说。
但很早以来,野史、文人评述和民间传说乾隆并非雍正之子,而是汉官陈阁老陈世倌的儿子:1711.8.13.雍亲王妃钱氏和陈阁老夫人同一天生孩子。雍亲王让陈阁老夫人把男孩抱进王府看看。当王府把孩子送回去后,男孩已变女孩。陈阁老知事关身家性命,不敢声张。(《清代外史》)弘历长大后,从乳母嘴里得知此事,便借南巡之名,去海宁探望亲生父母。因陈阁老夫妇早已去世,乾隆只好到陈氏夫妇墓前,用黄幔遮着,行了做儿子的大礼。海宁陈家有雍正御书九龙匾和乾隆御赐两块堂匾:“爱日堂”和“春晖堂”。爱日、春晖用的唐•孟郊《游子吟》典故。乾隆若非陈家儿子,怎么谈得上报答父母如春晖一般的深情?
⑴乾隆在位时,就有人对他的出生地有议论,乾隆多次以诗表明自己生在雍和宫。在72岁那年正月到雍和宫拜佛后写诗作注说:我确实是在康熙辛卯年生在这雍和宫的。
⑵乾隆再三强调自己生在雍和宫,有人偏不信,甚至他儿子嘉庆也大唱反调:嘉庆元年八月,太上皇乾隆到避暑山庄过生日。嘉庆写诗庆贺,诗后注解:康熙在辛卯那年题写“避暑山庄”匾额,乾隆恰好在这年降生在山庄,其中缘由实在不可思议。次年,乾隆又去避暑山庄过生日,嘉庆再次写诗祝寿,再次提到乾隆诞生于山庄。
⑶嘉庆25年七月,嘉庆塞外打猎,突然死去。军机大臣以嘉庆名义撰写遗诏中说,皇父乾隆当年就生在避暑山庄,今天我死在这里,也没什么遗憾了。道光帝新继位,发现后即令六百里加急,将已发往琉球、越南、缅甸等藩属国的嘉庆遗诏追回。还把嘉庆当年说乾隆生在山庄的诗作都改过来。因嘉庆的诗早已公开流行天下,这样大张旗鼓地修改,结果越抹越黑,使天下的官员百姓对乾隆的出生地问题愈加议论纷纷。
⑷乾隆朝军机章京管世铭了解很多宫廷掌故,经常随乾隆去承德山庄、参加木兰秋狝典礼。管世铭《扈跸秋狝纪事34首》第四首:“庆善祥开华渚虹,降生犹忆旧时宫。年年讳日行香去,狮子园边感圣衷。”诗后原注:“狮子园为皇上降生之地,常于宪庙忌辰临驻。”
⑸热河都统幕僚冒鹤亭、作家周黎庵、台湾学者庄练(苏同炳)、台湾小说家高阳等认为:乾隆的母亲是热河行宫丑陋的宫女李金桂(一说江南女子“傻大姐”),在草棚生下乾隆。
⑹晚清诗人、曾国藩幕友王闿运《湘绮楼文集•列女传》说,乾隆生母钮祜禄氏,承德人,家道平常,13岁时混入姐妹群入选秀女,分到雍亲王府当丫头,后来生下乾隆。
⑺晚清•天嘏野史《清代外史》说:乾隆知道自己不是满族人,在宫中常穿汉服,还问身边人,自己是否像汉人?历史上,乾隆的确常穿汉服,现故宫还保存不少乾隆穿汉服画像。
⑻清宫档案《玉牒》(和乾隆时期《实录》及《圣训》):“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诞乾隆于雍和宫。”好像问题一清二楚。但康熙五十年时,钮祜禄氏(当时仅称为格格)怎么称是“孝圣宪皇后”?弘历(当时刚刚出生)怎么称是“乾隆”?
但是,“掉包说”有一个最大疑问:如果乾隆生于避暑山庄,怎么掉包?乾隆只有生于雍和宫,才有可能掉包。
“乾隆嫖妓说”质疑
乾隆六下江南,许多人认为是寻找民间美人,乾隆因此背上好色的名头。别史中记载:乾隆第二次南巡,“微服出巡”去秦淮河嫖妓当夜不归,皇后伤透了心而截发。乾隆每次寻花问柳,皇后天天和他吵架。乾隆一气之下,便把皇后遣送回京。在江南节次照常膳底档中确实有记载,头一天晚上还有皇后的名单,第二天便没有了,可见确有其事。乾隆第四次南巡时,将皇后遣送回京确有其事,这在乾隆三十年《春季档》中就有记载。
不过,此事真假难分,存疑待考。这种事情,正史是避讳的。即使有,也不会是乾隆六下江南的主要原因。2018.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