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芙蓉文章网 随手札记 自卑与超越 读书笔记3500字

自卑与超越 读书笔记3500字

收录时间:2021/9/28 13:48:51

关键字:自卑  阿德勒  孩子  家庭  

阅读:199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自卑与超越》,现代社会人类必读个体心理学经典。作者阿尔弗雷德,个体心理学的开创者,通过深入剖析与研究每个人生命中的一系列自卑/不足情结,提供了克服自卑心理,从而化自卑为动力、不断超越自己、追求优越、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自我的不满足/自卑,是可被认知的,可被超越的——认知自我,发展自我,最后超越自我,改善生活,在工作、事业上有所突破,完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促进亲子教育、人格培养、婚姻与爱情、职业生涯、家庭建设、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的长足发展,成为人们了解心理学的经典读物。

自卑与超越 读书笔记

阿尔弗雷德,被人称作“个人心理学之父”。跟弗洛伊德、荣格并成为二十世纪心理学界的三巨头。他曾经跟弗洛伊德一起做研究,后来两人因为学术意见不合闹掰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这本《自卑与超越》。这本书英文名叫《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所以也可以看出来,不单只是讨论自卑的书。首先阿德勒先跟wǒ men描述了,生命对wǒ men意味着什么。如果人生是一场打靶。阿德勒的意思是,那么生而为人,wǒ men有三个重要靶子:一份有职业感的工作,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生活。阿德勒的主要建议是:小孩出生,最先建立联系的是孩子他妈,作为母亲应该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和爱护关系。接着,再引导孩子接触父亲,建立起家庭整体联系。最后,由父母引导其建立和获得家庭以外的喜欢和爱。良好的社会关系,需要跳出家庭之外去完成。然而有些孩童的遭遇可能会将其一直限制在狭小的家庭空间了。不喜欢和外面的世界接轨,也很难得到家庭以外的爱。其中,三种小孩在长大后最容易出问题。有生理缺陷,父母溺爱,或者被忽视的小孩。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在生活上更易遭受别人的嘲笑而面临心理压力。更容易得出结论:别人都不喜欢我,我是错的。我没什么用,别人都是冷漠的。被家庭溺爱的孩子,从小就觉得世界应该围绕他转。在他长大过程中,把自己当主角,但学校和社会不会陪你演配角戏,必定会不断遭遇失望与失落。最后他可能得出结论:老子天下第一,你们理所当然对我好,不然错的是你们。对于被忽视的儿童,他们很少得到关爱,很少有跟人合作成功的经验。也更有可能由此得出结论:我很难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别人是冷漠的,世界是冷漠的。如果儿童时期的结论后续没有被纠正过来,最后所呈现的现实可能是:对于爱的阅读理解是负分的,对于合作共赢缺乏体验。在小小的自我世界里翻来覆去,郁郁寡欢。然而,任何经历都好,决定孩子行为,影响其一生的,是他们从这些经历得出的那个结论。就像同时有两个孩子,同时看到父母总是争吵不幸福的婚姻。其中一个长大后,认为婚姻的争吵理所当然,也陷入无休止的争吵。另外一个,知道自己小时候不好受,极力避免跟他的父母一样,努力学会处理冲突,维护家庭关系的和谐。对于这两个孩子来说,同样的遗传因素,同样的家庭环境,长大后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关键是他们领悟的结论。孩子都是敏感的,但又因缺乏全面判断力,受到打击很容易丧失信心。所以阿德勒认为,家长和学校任务重大。如果孩子表现有不寻常的行为,那么要试着分析和找到背后的结论,看看他们的结论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拨乱反正。同样,自我教育也一样重要。客观环境难以改变,但看待现实的方式是由wǒ men选择。同样,争取幸福的力量在于wǒ men自己手中。阿德勒确信,在五岁之前,孩子就会形成完整的行为模式,并且对其一生有深远的影响。孩童时代对其未来人生影响深远而无可厚非。但我认为影响未必有那么大。想到自己和身边的很多人,基本都是放养型的,也没出什么幺蛾子,都这样稀里糊涂的长大了。哪里需要一套套的理论去分析,小心翼翼关注每个环节的成长。后来再想想,一路走来,纯属幸运。以前wǒ men的父母可能忙于生计,根本无暇关注孩子,但不代表wǒ men没有吸收营养。无论五岁之前是否有形成不好的行为模式,关键在五岁之后wǒ men有很多机会得到纠正。也许是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也许会遇到不错的老师,也许没有家庭和老师鼓舞,但生命中遇到非常重要的朋友。又或者可能是某个人,某件事,或者一本书,书里面的人物,给你最开始的小宇宙充了电。小时候一些好的表现,可能恰好得到父母,或者老师的关注。点亮了你的信心,靠着那股小火苗照亮前程。靠着最初的一点先发优势,像滚雪球一样,靠着努力和岁月的加持。越滚越大,最后滚成了雪球,成了wǒ men现在的样子。但是你回过头看看。你小学三年级的同学,六年级的同学,初三的同学,高一的同学。很多人,他们哪里去了?他们现在都怎么样了?他们中有没有人,没那么幸运,被自己得出的结论画地为牢,围困至今?我相信是有的。阿德勒另一大理论,是关于自卑和优越感补偿行为。wǒ men每个人多少都会有自卑情节,当自身条件或环境不尽人意都会触发这种感觉。整体上来说,自卑情节对进化是非常有用的。人类能够适应环境不断变化,得益于wǒ men不满足的自卑的感觉。自卑会带来压力感,正视不足,保持勇气,采取行动去改变现实是消除这种自卑感的唯一正确方式。然而,当个体认为现状难以改变,为了消除自卑带来的不快,很可能会采取补偿性的行动,争取虚幻的优越感。wǒ men会听到有些小朋友说,要不是我比较懒,我也能考高分。或者干脆说,我不喜欢那个老师,所以我的功课才那么差。考高分和做好功课都一样,光动嘴皮子是不能完成。小孩子的目标是:获得聪明的认可。正常的方式是,提高学习成绩。如果他没办法达到,但他发现辩解是一条捷径,通过辩解给自己建立心理上的优越感。阿德勒曾经遇到一个病人。他的父亲和哥哥非常注重为人诚信,并且名声不错。然而一个人的诚信很难在生活中突然得到突出体现,也给他的内心形成了自卑压力。在他七岁时,有次哥哥帮他做了作业,但他告诉老师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后来,这次撒谎带来的不诚实感一直折磨了他好几年。最后终于忍不住跟老师坦诚,老师早已忘了这件事。同时他哭着向父亲忏悔,结果得到了父亲的表扬。这个男孩因为微不足道的过失而严厉自责,目的是希望跟父亲和哥哥一样保持高度的诚实。但这次经历让他找到了一个获得优越感的捷径。到了后来,每每都因为小事进行大动干戈的自我谴责。强烈的负罪感成了他获得优越感的工具,也帮助他逃避了真正解决问题方式——通过积累品质去获得别人对他诚实的评价。后来,那人发疯了。学校里总是跟老师对着干的学生,可能是为了得到老师的注意。家里又哭又闹的小朋友,不过是想得到父母的重视。一工作就会发作的偏头疼,可能是为了隐藏对于困难工作的恐惧。他们无需努力改变自己或者环境就能获得优越感,抵抗自卑的不愉快的情绪。他们发现了自卑,不是想办法去超越,而是选择了忽视。自卑的唯一真相是:它是wǒ men成长的发动机,超越自卑直接方式是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不足现状,而不是另求优越感作为补偿。最后,套用一下那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如果生活也可以看作一种主义的话,那就是看清自卑的真相后选择超越自卑。

自卑  阿德勒  孩子  家庭  

精彩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芙蓉文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19821号     豫公网安备410322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