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无心之失,伤害了一个中学女生——我甚至不能确定这是不是“失”。
她是女儿小年的同学,看到我,摘下口罩,露出腼腆的笑容,跟我打招呼。我定睛一看,脱口而出:“你有习惯张口呼吸的问题,来,我告诉你怎么解决……”
故事要从很久之前说起:小年上小学二三年级时,我无意中发现她有龅牙,而且睡觉偶尔会打呼噜。大家都说不要紧,我还是不放心,带她去耳鼻喉科看看。耳鼻喉科的医生说:“她有腺样体面容,平时有张口呼吸的习惯吧?不纠正的话以后会得鼾症的。”
我大吃一惊。
我舅舅就有鼾症,睡觉时鼾声震天,还会呼吸暂停,医生说他有可能会因此猝死。
已知后果如此严重,我哪里还敢掉以轻心。我买了相关书籍,请教专科医生,试了各种止鼾胶布与训练方式……我用了三四年時间,才成功地让小年“闭上了嘴”。
在这过程中,我见过无数本来一脸稚气的小朋友,就因为习惯张口呼吸,面容渐渐向不好的情况发展,而且驼背、咽喉炎、胃炎等很多问题也伴随出现。
很自然地,我因为这件事变成一个碎嘴子阿姨:身边有年轻朋友当了妈妈,我会反复叮嘱她要注意孩子的呼吸习惯;路遇有这类问题的陌生小孩,我也大为踟蹰——他家长在哪里?我一定要提醒他们!
所以,当我遇到小年的同学,我几乎是下意识地说了出来。
过了很久我才知道,那女生因此受到很大伤害。她事后哭了好久,一边哭一边跟小年说:“我很不喜欢你妈妈。她干吗要那么说我?就算我丑,关她什么事?”
我能理解她的愤怒,她听见的“问题”两个字,像迎面而来的寒风,简直是刀声猎猎。她感觉她整个人都被否定了,被伤到了骨子里。
而我……无比抱歉。是的,我太冒昧了。
青春期是很艰难的,难在这一时期的孩子很难看到自我认知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巨大落差:知道的越来越多,能做的还是那么少;渴望冒险,但根本没有机会;渴望证明自己和同龄人不一样——但青春期最大的特征,大概就是自以为的“wǒ men不一样”。
如果让我重回青春期,只怕也没法在那个年纪把对某一件事的理性批评和人身攻击清晰地分开来。
但是,说“你这次没考好”,真的不意味着断定“你是坏小孩”;说“你没有绘画天赋”,也不意味着“你将一事无成”;同样,说“你有习惯张口呼吸的问题”,不意味着“你丑”,也不意味着“我不喜欢你”。相反,我最喜欢年轻人,我乐意看到你们人人都有明亮的未来,我希望能为你们略尽绵薄之力。
是的,人都不喜欢听批评。你的长辈、你的师长如此,我也是如此。但无谓的、不走心的赞美毫无意义。
《红楼梦》中南安太妃给贾母庆寿,见到大观园中诸姐妹,“夸赞不绝”。“太妃因一手拉着探春,一手拉着宝钗,问几岁了,又连连夸赞。因又松了她两个,又拉着黛玉宝琴,也着实细看,极夸一回。又笑道:‘都是好的,你不知叫我夸那一个的是。”——其实“都是好的”和“都是不好的”是一样的,用处都不大。
只有真诚的、有建设性的批评和赞美才是wǒ men需要的。后者是灯火,照亮前路;前者则是路牌,告诉你“前方施工请绕行”。
如果有机会,我还想跟那位女生说:“你可以不喜欢我,因为对你来说,我不是一个重要的、需要被喜欢的人。但我希望,你能改掉张口呼吸这个小毛病,在它影响你的美貌与健康之前。”
你应该有明月一般的美貌,有壮阔山河一般的健康体魄,才不辜负你对自己的爱。
选自《读者·原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