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有关寡年的说法有很多种,其中,流传最为普遍的一种是,寡年无春,不宜结婚。
所谓寡年,也就是农历当年没有节气“立春”。2005年的“立春”正好赶在了农历猴年的岁尾腊月廿四,俗称年前打春;而2006年的“立春”是在农历狗年的正月初七,导致整个农历鸡年中没有“立春”,因此民间将今年的鸡年称为“寡年”。
最初人们只是把这种年份简单地叫为“无春”,也叫为“寡年”,后来又根据“寡”的字意,演义为“寡妇年”,这样便有了“寡妇”意思。旧俗认为,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男欢女爱的象征,“无春”之年是无法怀春的,故有“寡年”不宜婚嫁之说。
寡年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要从历法上来分析。节气实际上是种“阳历”: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过黄经15度为一个节气,一回年360度合24个节气。因此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都基本固定,“立春”一般总在每年的2月4日。
但节气在夏历农历中的日期就不固定。我国传统历法夏历是种阴阳合历:“阴”是指其历月以朔望月平均长度29郾5306天为基础,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日;“阳”是指其历年基本根据回归年,以每年“立春”前或后的一个朔日为岁首正月初一即春节。夏历平年12个月只有354或355天,有闰月的年份13个月则有384或383天,可包含25个节气,这样年首年尾就各有一个“立春”,成为“双春年”,而它的下一年必只有23个节气,就没有“立春”,成为“无春年”。例如今年猴年有个闰二月,是“双春年”,明岁鸡年就成“无春年”了。
由此可知,“双春”后“无春”,完全是历法按一定规律编排的结果,而且经常出现。
全年无“立春”的情况,在19年中便会出现7次,例如1991年、1994年、1997年、2000年、2002年、2005年、2008年都是“无春”年。
由此得知2007年不是寡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