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苏轼不能不写苏轼的诗词,苏轼一生以诗为伴,以词为侣;以诗为魂,以词为魄,写尽了风流,写尽了潇洒,写尽了大江东去,写尽了人间悲欢,令人高山仰止,让人荡气回肠。 然而,对苏轼的诗词,我好像偏爱苏轼的词,尤其是那两首脍炙人口的词。一首是他在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时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另一首却是他任密州太守时写的《水调歌头》。一首写得豪放雄奇,而另一首则写的婉约缠绵,但是,历史却给了这位大宋文坛巨匠冠以豪放派词人的头衔,可见历史有时候也很偏颇。
我喜欢《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因为这首词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滔滔飞泻的大江与传世千秋的历史人物紧紧地联系起来,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历史时空,既让人们的眼前展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们意欲见识风流人物的卓越不凡,从而唤起人们对历史、对人生的思考,可谓气势恢宏,笔大如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我喜欢苏轼笔下的周公瑾,nǐ kàn他“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遥想东汉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之职,并会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迎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其后十年他才指挥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此时的周瑜,虽文质彬彬,风度翩翩,但他成竹在胸、稳操胜券,谈笑风生之间,曹操的八十三万人马便遭到灰飞烟灭的惨败。寥寥几笔,苏轼就将一场百万大军对垒的赤壁大战写得淋漓尽致,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但是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苏轼的那首缠绵婉约《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虽然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然而却露出了他此时内心的拘谨和恭敬。倒不如李白的《把酒问月》的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来得直爽痛快!二人都为历史上豪放派的文学大家,李白停杯问月,多了一分潇洒;苏轼把酒问月,少了一分从容,可见二人的性格仍有着明显的差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后来被称为借月抒情的千古名句,无疑将这首词整体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这也是我特别喜欢这首词最根本的原因。朋友虽然天各一方,远隔千里,但只要彼此敬爱,息息相通,就可以共对明月,了却相思之苦。唐代诗人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张九龄也在《望月怀远》中咏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意味深长、传为佳句的诗作,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无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喜欢这首词的并不是我一人,当有人为这首词谱曲之后,每年的中秋来临之时,都能听到这首《水调歌头》的歌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过去邓丽君唱过这首歌,唱得十分缠绵;后来王菲也唱过这首歌,不过她唱得非常冷清;今年又听到费玉清唱了这首歌,顿觉得百感交集!一个男人的歌声才能唱出一个男人的坎坷的经历和宽广的胸怀。
写苏轼不能不写苏东坡的诗词,写苏东坡的诗词,既要写他“大江东去”的豪放雄奇,也要写他“人生悲欢”的婉约缠绵,当然,更不能不写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豁达。